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海月广场夕阳红秧歌队
一曲秧歌舞 舞动民族和谐情
本报记者 林林
11月24日晚,在海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省七届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暖场表演上,一场由50名“候鸟”老人表演的秧歌节目引人注目。活动现场,老年演员们随着锣鼓音乐的节奏,尽情地扭、转、跳,将跑旱船、赶毛驴、抓河蚌、舞扇子、反串秧歌等秧歌民间游艺演绎得淋漓尽致,尽显“银龄”风采,博得现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我们团队的名字叫‘海月广场夕阳红秧歌队’,成立于2002年,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候鸟’老人组成,平均年龄超过65岁。”海月广场夕阳红秧歌队队长陈莉介绍,秧歌队成立之初,主要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活动比较简单,既没有锣鼓,也没有彩妆,但就是这么一支小秧歌队,却成了每晚海月广场上众人翘首以盼的“保留节目”。“我们每晚7点半到9点都会到海月广场进行秧歌表演,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游客来观看,一起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82岁的王金玉是秧歌队年纪最大的一员,也是此次开幕式表演演员中年龄最大的演职人员。“我觉得此次体育盛会,不仅是年轻人的舞台。只要爱健身、爱运动,我们老年人一样可以魅力无限、活力四射。”王金玉说。
“很荣幸能参与到这次省七届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的暖场表演,心情很激动。”海月广场夕阳红秧歌队队员常生莲告诉记者,她今年77岁,来自青海,为了演好这4分钟的暖场表演,她和秧歌队一起准备了很久。“从观众反应来看,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海月广场夕阳红秧歌队以海纳百川和博采众长的精神,从海月广场跳上省七届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在得知此次表演机会后,大家的热情很高,纷纷报名参与。”陈莉表示,秧歌覆盖人群广泛,群众自娱自乐活动丰富,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舞蹈活动。她也希望通过省七届民族运动会的平台,提高市民对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增强大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