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蚕豆病用药须知
韦 宜
蚕豆病是一种由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引起的疾病。G6PD是一种酶,负责维持红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当G6PD缺乏或功能异常时,红细胞对氧化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受到损伤。蚕豆病属于X染色体连锁遗传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源于家族遗传,携带有G6PD缺乏基因的男性,只需携带一个X染色体就可表现出病症,而女性则必须携带两个显示异常基因的X染色体才会患上该病。因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一、概述
蚕豆病主要由进食含有蚕豆素的食物诱发,这些食物中的蚕豆素可以与G6PD缺乏病人的红细胞发生反应,导致红细胞破裂,引起溶血危机。在我国,蚕豆病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等华南及西南地区较为高发。
二、临床表现
蚕豆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和肾功能损害等。
溶血性贫血是蚕豆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蚕豆素与G6PD缺乏患者的红细胞发生反应时,会导致红细胞破裂并释放出大量游离的血红蛋白,容易引发黄疸和贫血等症状,患者会出现皮肤黄染、巩膜黄染,还会伴有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此外,由于溶血过多,造血系统加快代偿,会导致相对贫血。
肝脾肿大也是蚕豆病的常见体征之一。蚕豆病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会使肝脾代偿性增大,因为这两个器官是负责处理破裂的红细胞和分解血红蛋白的重要器官。因此,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且触诊时可感到肝脾的增大和压痛。
蚕豆病还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血红蛋白的大量分解产生大量的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这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溶血还会导致血浆内游离的血红蛋白大量增加,形成血红蛋白沉积物,使肾小球被堵塞,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因此,蚕豆病患者可能表现出尿液异常,如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蚕豆病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进行性贫血、疲劳、食欲下降等,这些症状与贫血和代谢紊乱有关,因为蚕豆病引起的溶血会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导致供氧供不足,进而引起疲劳和食欲下降等问题。
三、用药须知
对于蚕豆病患者来说,掌握正确的用药须知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用药须知的要点:
针对蚕豆病患者,除了需要遵循正常饮食搭配、少食蚕豆等基本饮食建议外,还需要注意中药和西药的使用。目前已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蚕豆病患者应避免使用牛黄、金银花、川莲、珍珠粉、腊梅花等中药或含有上述成分的中成药,这些药物可能含有一些成分或化合物,可能与蚕豆中的神经毒素相互作用,从而增加病情的恶化风险。
在西药方面,蚕豆病患者也需要尽量避免使用某些药物。首先,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异噁唑、呋喃唑酮等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造成进一步的神经损害。其次,降糖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对蚕豆病患者也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干扰蚕豆中毒的治疗效果。此外,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维生素C以及退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也需要避免使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对蚕豆病患者有同样的风险。一些药物相对风险较低,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秋水仙素、多巴胺等药物在患者中使用的风险较低。当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仍然需要慎重,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掌握正确的用药须知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症状发作的风险,因此,患者可以通过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用药计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降低病情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