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 □张欢
当宝宝出现高烧时家长会用退烧药给宝宝退热,市面上有很多退烧药,宝宝发热该用什么药才是最安全有效的呢?
一般认为,小儿肛温在38.5℃以下为低热,中等热在38.1-39℃之间,超过39℃为高热,超过40℃为超高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当小儿肛温高于38.5℃时应采用安全的退热药物治疗,而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时主张采用物理降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安全、有效的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栓、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其次是布洛芬(如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颗粒、布洛芬片等)。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退热药,但两者在分子结构、作用机制、作用持续时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宝宝发热时该如何选用呢?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区别
1.作用机制
对乙酰氨基酚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中枢体温调控点下降,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
布洛芬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刺激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和黑细胞雌激素,增加散热过程,并使体温中枢的调控点下移而达到退热效果。
2.适用人群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儿童和成人。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儿童和成人。
3.儿童用药剂量
对乙酰氨基酚用药剂量:10~15mg/kg,每4~6小时服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每天最多不超过75mg/kg。
布洛芬用药剂量:5~10mg/kg,每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每天最多不超过10mg/kg。
4.起效时间
对乙酰氨基酚30分钟至1小时内起效。布洛芬1小时左右起效。
5.作用持续时间
对乙酰氨基酚作用持续时间4~6小时。
布洛芬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
6.作用强度
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更快,作用更温和。布洛芬起效稍慢,但作用时间更长,作用更强。
7.禁用和慎用
对乙酰氨基酚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轻至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应慎用;如果出现黄疸症状需立即进行肝功能检测。
布洛芬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的患者应慎用。布洛芬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故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禁用。脱水或水分补充不够等低血容量的患者使用布洛芬退热会增加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药师温馨提示
1.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联合用于儿童退热。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均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同类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对乙酰氨基酚勿与任何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其他药物一起使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品种较多,比如酚麻美敏混悬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此类复方感冒药也可以起到退烧作用,因此用药前要仔细查阅药品主要成分,避免重复用药摄入对乙酰氨基酚超量,导致肝细胞的损坏和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
3.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可能比单用任意一种对退热更有效,但尚不明确这种降温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时间间隔是4小时,如果对乙酰氨基酚使用最大剂量后2小时仍持续不退烧,可以改用布洛芬退热治疗,不推荐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
4.蚕豆病即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盐脱氢酶缺乏症患者首选物理降温法,退烧药可选布洛芬(如美林混悬液、芬苏颗粒等)进行退热,但应该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有可能加重或引发蚕豆病患者的急性的血管内溶血,导致严重后果。不可使用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药物退热,以免产生溶血。
(作者单位:贺州市人民医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