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朱玉:那些带着心意的细节 都是帮他们对抗病魔的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9-10 17:3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监护仪的声音、担架车轮的滚动、家属焦急的询问或是哭泣声,医生和护士果断而急切的医嘱声,是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的急诊大厅一年到头、从早到晚的常态背景声。护士长朱玉脚步带风地穿梭其间,她在一个做完头部包扎,正在留观的80多岁老人床边俯下身,拿起听诊起前,她自然地握起听诊器金属头,捂在掌心暖了几秒,才轻轻贴上老人冰凉的皮肤。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朱玉:那些带着心意的细节 都是帮他们对抗病魔的光

这个细微到近乎本能的动作,是朱玉十五年护理生涯的折射——这瞬间的温度,比说十句“别紧张”都管用。

2009年,年轻的朱玉第一次穿上白大褂,在铜仁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开启护士生涯。2019年底,人才引进政策将她带到万山区人民医院。从内科到急诊科的跨越,如同从宁静的湖泊一头扎进汹涌的激流。这里汇集了内外妇儿所有急危重症患者,每一次警铃都是未知的考验。她逼自己成为一块海绵——参加全国急诊年会、省级急救培训、上级医院短期进修,每天下班后,都要用休息时间把今天的工作复盘,向医师和其它高年资护士请教,或者向和患者病情相对应的专科医护请教,正是这样的好学与日益精进,让她从普通护士,一步步成长为急诊科护士长。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朱玉:那些带着心意的细节 都是帮他们对抗病魔的光

听懂“沉默的呼救”是护理工作者进阶的必修课

2020年的初春,朱玉护理的一位老人,下肢瘫痪,恶性肿瘤已全身转移,而且几乎不怎么说话。因为之前在家护理的不足,老人后背褥疮深可见骨。朱玉每日俯身床头,动作轻如拂羽:温水软化伤口结痂,浸透药液的纱布小心填塞清创。喂营养液时,一滴一滴耐心如哺育婴孩。

印象最深是老人肿瘤破溃引发败血症那晚,浓痰堵住气管,吸痰管刚插入就引发带血痰液的剧烈呛咳,喷得护目镜模糊一片。朱玉跪着清理近一小时。老人挣扎着想推开她,眼里盛满歉疚。

二十多天后,老人的褥疮一点点愈合了。一天,当朱玉再次来到老人身边是,老人枯瘦的手突然攥紧她,一遍遍含糊重复:“丫头……我娃忙……没你……我早烂透了……”朱玉回忆说,也不知道虚弱的老人怎么一下子这么大气力,那力道勒得她手都有些痛了,但心里自己当时只有感动,酸酸的,也暖暖的。

朱玉说,护士面对的大多数人群,都是可以用语言沟通的,这也是绝大多数护士都能做好的。但是这么多年的护理经验,让她觉得,一个新手护士要“进阶”,成长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护士,就一定要学会发现和处理一些“沉默的病人”的问题。

朱玉护理过的另一个老年病人,也是听力丧失了很多,而且由于生病,大多数时候都是晕沉沉的,但朱玉总觉得他能听见。每天给他擦身时,会边按揉他的手心边数“一二三四”,像做游戏似的:“爷爷,咱们握个手,今天也要加油醒过来呀。” 给他翻身时,故意把窗帘拉开条缝,让阳光照在他脸上,轻声说:“您看,今天太阳多好,等您醒了,咱让家属带您晒晒太阳。”这些“小动作”其实是赌——赌他的潜意识能捕捉到温度和声音。护理从来不是冰冷的操作,而是用“人”的温度唤醒生命的感知。哪怕对方无法回应,这些带着心意的细节,都是帮他们对抗病魔的光。

不光是老年患者,其它年龄段的患者,也会有不怎么沟通的情况,这种时候,更是考验护理工作者的经验和能力。曾有一位患者小小宇,是名13岁的少年,因为呼吸系统感染入院。这个小男孩给朱玉的第一印象,就像一只拒绝世界的小刺猬。他不肯吃饭,对治疗沉默抵抗。朱玉没有急着劝食,而是开始了五天“走钢丝”般的试探。

“前四天的沟通像在走钢丝。第一天递漫画书,他瞥都不瞥;第二天说‘我侄女跟你一样大,也总偷偷藏零食’,他翻了个身;第三天讲病房窗外的花开了,他手指蜷了蜷。直到第五天,给他换输液贴时,我盯着他手腕上没来得及遮的几道浅痕,轻声说:‘你是不是觉得,只有让自己疼了,才有人真的看见你?’他猛地抬头,眼里全是惊惶。那天下午,他终于肯小口喝营养液。”朱玉回忆到,“他第一次主动张嘴喝营养液时,我手差点抖得洒出来。不是轻松,是心里又酸又软——这孩子终于肯给自己留条路了。”

“平常遇到这类病人,我总先做旁观者,看他们藏起来的药瓶、反复摩挲的旧物,从这些沉默的线索里找沟通的钥匙。强硬的关怀像钝刀,唯有蹲下来看他们的世界,才能让紧闭的心门透出光。”她说。

带团队:要以身作则,更要有同理心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专业能力过硬,朱玉肩头多了一重担子——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当了护士长以后,带团队和带实习护士、新手护士,这些都是朱玉的新功课。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朱玉说:“以身作则给人的模范作用,是我还是一名小护士时,从当时带我的老师身上深切感受到的。没想到自己也有带团队的一天。从带团队第一天开始,这条铁律就是我一直要求自己的。”

采访前的三四天,万山区人民医院的120急救车刚拉回一名掉进乡下旱厕,浑身污物,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独居老人。恶臭熏得出诊的年轻护士本能后退,带着哭腔打电话给朱玉。朱玉一边电话和她核对处理流程,一边殷殷嘱咐,“你就把他想成是你的爷爷,外公,这是救命的时候,你会因为他脏而嫌弃吗?”出诊护士哽咽着答应,一边强忍不适,尽量在急救车上为病人进行清洗。等急护车一到院,朱玉戴好手套,口罩,马上接过手开始处理。吸引器吸出数百毫升污物,擦身、洗头、开放静脉通路……当老人被送入手术室,朱玉才发现自己已蹲着清理了近一小时,双腿麻木得几乎站不起来,一直在旁边学习和做帮手的出诊护士,用力扶起朱玉,轻轻说,朱老师,我学到了,下次会做得更好。

还有一次,她发现年轻的轮岗护士小陈给肝衰竭患者换床单时,下意识屏住呼吸,面露难色。朱玉没说什么,只是端来温水,一点点给患者擦腋下、擦脚踝,连脚趾缝都用棉球蘸着碘伏仔细清理。小陈站在旁边手足无措,朱玉递过去一块新纱布:“你看,擦干净了,异味就少了大半。” 那天,小陈没上手,但第二天一早,朱玉进病房时,看见她正蹲在床尾,给患者剪指甲,动作生涩却很认真。

后来,小陈成了科室里最会照顾重症患者的护士,总说:“那天看着您擦到第三遍时,突然懂了——护理不是躲着困难走,是迎着难走过去,把患者当亲人待,就啥异味都闻不见了。”

对于正在成长的新人,朱玉说,医德医风,是我们从读书老师就在给我们强调的。在我的团队里,我会把这四个字的内涵融入平常的工作中去影响和引导她们。比如说一些微小的习惯,天冷时给患者做护理时先搓搓自己的手,拿听诊器贴向病人皮肤时先捂热金属头——这些动作微小到常被忽略,却藏着最实在的善意。新人常急于练技术,却容易漏掉这些“非医疗细节”。其实患者记住的,往往不是你扎针多准,而是你递水杯时先试了水温,帮他翻身时轻轻托住了腰。这些藏在动作里的对病人的善意和上心,就是护理工作最不能忘的初心。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朱玉:那些带着心意的细节 都是帮他们对抗病魔的光

除了以身作则,朱玉强调,我要求同事们她对患者像亲人一样,同样,对我的同事,我也希望能做到这样。

科室里除了手机上小程序里的排班表以外,还有一份在护士站的特殊“排班表”。朱玉说,那是“弹性排班表”,表的旁贴有“心愿便利贴”。夜班护士可以写下“想陪孩子参加家长会”、“母亲化疗需要陪护”,白班同事看到了,会主动在便利贴上画勾换班。

“这个制度没写进规章,却比很多条款都管用。急诊室的忙乱里,谁都有牵肠挂肚的事。让大家知道‘身后有支撑‘才能在面对患者时,更有底气说‘别担心,有我们’。先暖了身边人的心,她们才有余温去温暖患者。”朱玉说。

回望初心:急诊室的灯长明照亮的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

十五年的护理生涯,从青涩到成熟,从普通护士到“三八红旗手”、“最美劳动者”,再到肩负重任的护士长,朱玉尝尽了这份职业的“酸甜苦辣”。像很多人一样,十几年的工作,难免有低谷的时候。说起如何面对那些低谷,朱玉告诉记者,自己觉得沮丧的时刻就翻护理记录里那些细碎的“完成项”:帮老人理了凌乱的头发,给昏迷患者擦汗时他睫毛颤了颤,临终前一直握着没有亲人陪伴的患者的手直到体温变冷……

“曾经有位肺癌晚期患者,最后那几天已经不能说话,却总用手指窗外的梧桐树。我每天推他去树下坐会儿,捡片叶子放他手心。他走的那天,家属红着眼框对我说,他昨晚攥着叶子说,谢谢你们心疼他。”

这样的话,这样的故事,这些具体的瞬间,这些具体的人,是让朱玉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工作的动力。“急诊室的灯是长明的,照亮的不只是抢救台,还有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医学目前仍是有局限性的,但我们能做的,是在能力边界内,把‘尽力’这个词掰开揉碎,变成一个个具体的动作。接受‘救不了’的遗憾,却不放弃‘能做好’的每一件事——这大概就是医务工作者应该拼尽全力去守护的初心。”朱玉的一条朋友圈里,这样配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俊超 卢奕林 张蕾秋泓

编辑 赵鑫

二审 肖阳 卢奕林

三审 邬建玲 周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0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 —— 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程永鹏:一位“心疼自己患者”的肝胆外科医生
清晨7点多钟,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室已里,科室主任程永鹏套着30斤重的铅衣,铅衣内侧早已被汗水浸出深色印记。无影灯下,一台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手术正在进行。十
2025-08-28 20:08: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 —— 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贵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牙齿,更是群众的自信微笑
在贵阳市口腔医院,有一支23人的白衣队伍,他们是守护千万人口腔健康的“微笑卫士”——贵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口腔科普基地)。从诊室里的耐心问诊,到田间地头的健康宣讲;从为孤残儿
2025-08-26 17:06: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张顺:毫克与脚印,白大褂上的泥土香
\"大爷,这个白色药片早餐后吃,黄色胶囊睡前服。\"张顺将分装好的药袋递出窗口,又特意抽出一张手写卡片:\"我都给您标好了。\"老人眯着眼看了看卡片上工整的字迹,褶皱的脸上露出安
2025-09-11 16:59: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涂贵兰:做好检验人,把好质量关
...烈的较量。他们,就是贵州省临检中心检验检测科的医务工作者--涂贵兰和她的团队,他们用专业与坚守,生动诠释了“做好检验人,把好质量关”的深刻内涵。职能职责:检验报告守护患者健康
2025-09-03 17:1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谭畅:针尖上的“生命纽带”守护者
贵州省血液中心采血室内,明亮的灯光下,献血服务二科副科长副主任技师谭畅微微前倾着身子,指尖轻轻托起年轻献血者的手臂。\"血管条件很好,就像你的爱心一样完美。\"她温柔的话语伴随着
2025-09-15 22:02: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张骥:“组团式”帮扶 为基层群众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有一位贵州省人民医院派来帮扶的特殊医学人才,他不同于以往医院派来的帮扶专家,主要为当地百姓看病、提高当地医生的诊疗能力,而是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防管
2025-08-21 16:4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单竹周:34年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检验科科长单竹周的手指划过一排排试管,动作轻柔却稳定,移液枪重复着机械的动作。灯光下的单竹周扶了扶眼镜,转身走向嗡嗡作响的检测仪。门缓缓合上,
2025-09-12 15:55: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韦荣常:三个村医,三代人 一个甲子,一件事
“第一天晚上和寨老们吃饭时,他们说,荣常啊,你回来吧。你给我们大家看病,积大功德啊。你可能本来活65岁的,神仙能让你活75岁呢。”。2010年那个春节,让村医韦荣常永生难忘。听着
2025-09-05 17:16: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俯身在实验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梁博士,您又这么早?\
2025-09-04 23:3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