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为什么流行厚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4: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丧葬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表现。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的中国,死后如生前的观点根深蒂固,认为死后人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去,灵魂不灭,换一个活法,换一个世界,但是生前的东西还是要带过去的。那么,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唐朝是为什么流行厚葬,对此有反对之声?

唐朝为什么流行厚葬

墓葬

唐朝为什么流行厚葬

考古现场

一、为什么唐朝逐渐有了厚葬之风

初唐时期,经济仍处于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们还没有多余的经济来对亲人甚至自己的身后事进行厚葬安排。所谓经济决定意识形态,随着唐朝经济恢复和发展,民间开始出现厚葬的风气了。这是其一。

第二,厚葬之风与唐朝政府的制度有关系,政府规定不同级别的人去世要有相对应的要求,坟墓的大小与官品高低有关系(这是有详细规定的),要是超越了。百姓的埋葬属于没有要求的,那这些富商们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对着当官的标准埋葬,这也是家族经济和实力的表现,于是出现了向官员攀比、富商与富商之间攀比之风。根源在政府。第三,风水学对埋葬之风盛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唐朝的风水学尤其对墓葬的研究到了一定的高度,有理论水平了,据记载,唐朝初恋的,阴阳葬术达120多种。你想想,风水先生会说什么?选位置+多礼仪+多投入,以上实现对于子孙后代都有帮助。这是意识反作用于经济。其实,在当代,虽然有了火葬,但是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墓葬的风水学已被老一辈人看重。经济能力推动厚葬,攀比之风和风水之术助长了墓葬之说,这些都为唐朝的厚葬问题埋下了一个大雷,这个时代的墓葬成为了突出问题。

唐朝为什么流行厚葬

墓葬

二、厚葬有什么表现呢?

第一:罄竭家产,多至凋敝

厚葬之风的出现,屡禁不绝,导致“罄竭家产,多至凋敝”(唐玄宗《诫厚葬敕》),为了办好亲属的身后事,为了彰显孝子孝孙的天伦孝顺,社会上出现“罄竭家产而修葬仪”、“尽力竭财”的情况,一场丧事办下来,基本家破人亡了。第二:墓葬制度越发丰富唐代中原地区的墓葬的形体以土洞或砖室墓为主,达官贵人一般使用后者。从初唐到盛唐一般流失墓地有壁画,壁画的内容和规格要根据墓室主人的身份有所区别。唐朝的随葬器物也非常丰富,除了实物,还会有陶俑明器,有时还会有死者生前的日常用品。第三:花费越来越大。除了墓葬的费用,还有盛大的墓葬礼仪,送葬、祭奠、“七七斋”佛事、归葬习俗、招魂葬、拜扫等。这些都是需要人力和财力支撑的,一场丧事过后,很多家族就出现衰弱的情况。三、唐朝厚葬有反对之声吗?

我们知道,厚葬作为一种陋习,也受到了上至统治者、下到有识之士的反对,薄葬之呼声也较为强烈。唐代禁止厚葬的诏书就有其实,分别是贞观、龙朔、天证圣元、开元、天宝、大历、元和年代,其中玄宗开元年间就下了2次诏书。统治者决心之大可见一斑。但是,收效甚微。民间的反对之声也较多,如,唐代初期的名相萧瑀(575~648年,字时文,今江苏武进人。唐朝初期宰相,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西梁靖帝萧琮异母弟,隋炀帝萧皇后之弟)遗嘱就要死后一件单衣、一张草席就够了,还叮嘱晚辈不要占卜下葬。又如高宗朝刑部尚书卢承庆嘱咐自己儿子在他死后不要厚葬,并提了一些薄葬的要求。但是,收效也甚微。收效甚微的原因无外乎,少数人改变不好大部分人,一旦风气形成就会挟裹历史的潮流向前,这是历史趋势和唯物主义决定的;此外,还有,厚葬的根本原因是帝王和高官的影响,没有改变他们就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风气。我们研究唐朝的厚葬之风,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是风气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以史为鉴就是历史研究者的最终归属。二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在于找出它的根源,釜底抽薪才可以,唐朝厚葬之风无法改变。三是生前孝顺远比死后奢侈要强上百倍。事死如生,即是如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魏力主薄葬,原因是有了这个随葬品
...而且一些地方的小官吏也是\"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其墓葬往往是\"积土如山,列树成林\";就是庶民百姓和\"边远下士,亦竞相仿效\"。这种现象在考古过程中得到印证;震惊世
2023-04-20 07:15:00
朱元璋修建陵墓时,为何不移开孙权墓
...东麓。可令人疑惑的是,在划定范围内也还发现了孙权的墓葬,朱元璋却并没有将孙权墓移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是个很注重风水的人,负责建造陵墓的官员也因此也极其小心,生怕坏了朱
2024-06-11 19:48:00
为什么姜子牙的墓葬千年来无人敢盗呢
...未停止,历史上很多名人的墓碑都纷纷被盗墓贼光临过,墓葬被破坏的一片狼藉,不免让人感到可惜,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姜子牙的墓葬千年来无人敢盗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姜子
2024-06-21 16:26:00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何北邙会成为古代帝王青睐的埋葬地?
...结束。位于洛阳附近的北邙山,就是中原大地上最著名的墓葬集中区域,各种朝代的各位帝王的皇陵都位于此处,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等众多历史名人的坟墓更是数不胜数。民间甚至有俗话说:“生
2023-10-26 17:26:00
河南考古发现宋代家族墓,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
...本建设考古勘探发掘时,发现了老庄师古墓群,共有22座墓葬。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从东汉延续至明清时期,其中以宋金时期仿木建筑的砖雕壁画墓、清代壁画墓尤为精美,对研究古代建
2023-06-27 15:49:00
姜子牙最后究竟埋葬在哪里
...、道家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他神秘的墓葬更是让人们充满了好奇。那么,为什么姜子牙的墓葬千年无人敢盗?他到底葬在哪里?本文将带您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一、姜子牙墓葬千
2024-03-24 17:05:00
为什么古人下葬的时候要附墓志铭
...听闻的是,个别逝者甚至可以预测出来多少年后,自己的墓葬会被盗,逝者只能在墓志铭上用言辞激烈的诅咒类谶语恐吓、告诫盗墓者,让他们在打开墓葬看到谶语后,好好安葬亡人,否则...苏
2023-06-21 16:43:00
西汉的墓葬“黄肠题凑”,比金缕玉衣规格还高
...“柏木”名贵,有香味,抗腐蚀性强,常被用来打造优质墓葬。因此,能享受“黄肠题凑”绝非一般人。《郝氏续后汉书》就有记载:“汉兴,凡诸帝崩,缠以缇缯,以玉为衣,上襦下札,缀以金缕
2023-05-16 18:52:00
成吉思汗死后为何密不发丧
...不会为外界了解皇陵的任何信息。承德就发现了蒙古皇室墓葬。元朝时期的承德是人烟稀少之地,却是皇陵选择的位置,其前为水,后为山,其山形似巨龙,其水形似弯月,是风水极佳之地。“文革
2023-07-24 2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