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空间站航天员出舱时,穿的3000万元航天服,为何不能带回来?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0 17:03:00 来源:背包旅行呀

众所周知,航天事业是一项十分昂贵的工程,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安全,无论是航天设备还是航天服都非常昂贵,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航天员出舱的时候所穿的航天服居然造价高达3000万元,堪称一件“大宝贝”。

那么,既然航天员在太空中不再使用的航天服为什么不能带回地球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一、在航天事业中,航天服扮演着什么角色?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

作为将人类生存的地球置之脑后,踏上太空之路的第一步,航天事业的发展确实是漫长且耗资巨大的。

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粒种子便是上个世纪的1970年,在这一年里,中国诞生了第一个载人航天工程。

随后在上世纪80与90年代逐渐萌芽并发展,21世纪之初,中国的航天事业便傲立于国际上。

飞船载人航天是航天事业中的关键一环,正所谓“吃水不忘掘井人”。

飞船无法脱离地面直接进入太空,它需要一个能够将其送入地球低轨道的助推器。

这一工作便需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艘能够达到太空的飞船就是在长征一号上成功完成的。

在完成飞行任务之后,航天员需要离开飞船进入太空,为了保护航天员本身所穿的航天服便至关重要。

我国空间站航天员出舱时,穿的3000万元航天服,为何不能带回来?

航天服不仅要承受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高辐射,宇航服内部的恶劣环境,更要保证宇航员在太空环境中拥有足够的生存能力。

其次航天员在太空中所穿的航天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的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多。

我国空间站航天员出舱时,穿的3000万元航天服,为何不能带回来?

为了适应他们在太空中的工作,航天服也是更新换代,以适应新的太空环境和工作需求。

可以说航天服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关乎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死存亡,而它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二、3000万元的航天服为何不能带回地球?

与其他航天装备一样,航天服的制造难度极高,这不仅需要相关机构拥有先进的技术,还需要依赖国家的强大经济实力。

而更难的是,在航天服的制造过程中,还需要面对一系列严苛的检验测试,这些考验旨在确保航天服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完全达标。

可以说,航天服是一根关乎航天员生命安全的“绳命”,而它的每一次出舱活动都是宝贵且不可多得的,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航天服的历史价值,和为什么不能将其带回地球。

从技术上来看,将航天服带回地球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航天服重达130公斤,而且在航天任务中,航天员所穿的航天服还要经受一系列严苛的考验,这使得航天服在经过若干次舱外活动后更是处于磨损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将航天服带回地球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而飞船的空间并不算太大,它还要承载返回地球的航天员和其他航天设备,因此将航天服带回地球显然不太现实。

除此之外,航天服进入太空后,就不得不面对太空环境的一系列挑战,比如辐射,宇宙尘埃等等,这些因素也会极大程度的影响航天服的使用寿命。

笔者认为。

无论如何,航天员们所穿的航天服始终是为了人类航天事业向前发展付出的宝贵财富,而航天事业本身也是一项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事业。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身影也将会更加频繁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迈入了空间站阶段,而三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他们的飞行任务。

可以说,天宫空间站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重要节点,而在未来,天宫空间站将成为中国航天员的家园,我们也相信航天员们依旧能够在太空中谱写属于他们的新篇章。

我国空间站航天员出舱时,穿的3000万元航天服,为何不能带回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航天服的更新换代必不可少,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人的梦想终将实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6艘飞船同时停靠国际空间站,数量史上最多,我们啥时候能追上?
...发展航天技术,并通过国际空间站等项目进行合作。中国航天员与外国宇航员一起工作,共同展开科学实验和空间探索,这种合作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交流,帮助各国加快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
2023-12-01 11:15:00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观察)
...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②: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发,踏上了首次飞天征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③:2023年4月1
2023-10-27 06:30:00
中国登月:选拔中有港澳航天员,外媒却热议,ESA不参与载人合作
这不,我国宣布了第四批次航天员——新一批10名航天员确定,外媒也是公开热议,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的航天任务备受关注。而在热议之外,来自外媒spacenews发表文章指出“中国选拔
2024-06-15 10:45:00
汤洪波创造不止一个历史!神舟十七号4月返回,十八号航天员确定
汤洪波创造历史了!中国第一位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不得不说,航天员汤洪波创造的历史非常多了,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同时,对于整个神舟十七号任务来说,也是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那下面就来
2024-02-28 10:03:00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四选三”?第三批航天员或将进入空间站
随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返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空间站将在神舟十五号在轨期间正式转入全面运营阶段。
2022-12-08 08:00
神舟十六今日发射 登陆月球提上日程
...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中国航天员飞行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据新华社酒泉5月29日电 神舟十六号乘组是中国空
2023-05-30 02:44:00
神舟十七号:将解决中国空间站大问题,神十八待命,神十九在总装
...一样的情况。 对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后,三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继续“太空出差”,而接下来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非常明显,我也多次说明过,要进行中国空间站以来最为
2023-11-14 14:57:00
...00公里的太空轨道,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4 08:53:00
好消息!中国第二个“空间站”来了,天上、地面两个都全球共享
...并且也实现了不少突破,就如还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我可以简单说一点:比如,神舟十七号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后,完成了一些氧气瓶组件的转移,设置了低温存储柜,进行相关性的技能
2024-03-04 10: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