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寻觅闽清会馆筹建功臣刘贵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8 16: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访古探幽

寻觅闽清会馆筹建功臣刘贵才

寻觅闽清会馆筹建功臣刘贵才

刘贵才

坐落于福州台江区的闽清会馆,又称梅邑会馆,闽清人多简称其为“闽清馆”。老人们说,过去,闽清馆不仅是福州闽清商人、船工的家,也是闽清人去福州的家,更是闽清华侨来往南洋的驿站。只要找到闽清馆,就有借宿的地方;一时未卖出的山货土产,还可以临时寄存在闽清馆。

闽清会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经过修缮将于明年3月开放。为寻觅闽清会馆的筹建功臣刘贵才,笔者近年来历经了一番峰回路转的走访与考证。

闽清会馆变迁与现状

据《台江开埠史话》《人文苍霞》两本文史资料记载,闽清会馆位于台江区帮洲新闽街71号,坐东朝西,建于同治六年(1867年),占地约一亩,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250平方米,大门临街,为高大的青砖清水墙,内建有戏台、酒楼和三座品字形鼎立的三层楼房,一座大厅及后两侧边房、厨房等。大厅进深约10米,厅口一对青石龙柱。新中国成立后,为新闽小学使用(后迁走),建筑基本保持完好。另在新闽街4号和道头亭后两处房屋(曾为市纸板厂使用),也属于闽清会馆。闽清会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记述的是原闽清会馆的情况。

现在,闽清会馆位于台江区三保街115-8号,曾是闽清县人民政府驻榕办所在地。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砖木结构。两侧外墙窗户采用“百叶窗”式,颇具西式建筑风格;正面窗户却是石制方框,配以铁柱栅栏,乃传统中式结构。外墙侧面镶嵌有台江区人民政府于1991年10月立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经了解知道,2005年6月,原闽清会馆所处旧街区改造需要拆迁,因其是文物保护单位,故将原建筑物迁至现址,建筑面积由原来约1250平方米缩小到现有的400多平方米。但原建筑物的主要构件、材料均以“标号重装”的方法移植重建,保持了原建筑的风格。如,正面一二米见方的墙基大石板、巨大的石制门框、大门上方镶嵌的“梅邑会馆”青石牌匾、左右小门上方的“护国”“佑民”青石牌匾,还有主体建筑的青砖、石料也大都使用原来的旧材料。大厅内的一对青石龙柱也是原物,非常精致。

青石龙柱上的奥秘

青石龙柱长3.2米,径0.67米,活灵活现的青龙盘柱翻腾,间以如花云朵,龙体龙须为镂空雕,雕刻玲珑剔透,是少见的镂空石雕艺术珍品。两根龙柱上还分别刻有“同治丁卯年”“虎邱黄公建”字样。从中可知“同治丁卯年”是1867年,也就是闽清会馆的建成时间。

既然龙柱上所刻“同治丁卯年”是“闽清会馆”的竣工时间,那么就从龙柱另一边题刻“虎邱黄公建”入手,探究“黄公建”指的是什么人。“虎邱”是指唐末肇基于闽清的黄敦后裔即闽清黄姓人的代名词(今人皆用“虎丘”,为尊重史实,仍按原文作“虎邱”写)。

首先,有人说,可否断读为“虎邱”“黄公”“建”。若是如此,旧时闽清可称“黄公”的就非黄乃裳莫属了。这也许就是有关资料称“1867年,闽清侨胞黄乃裳捐资建成闽清会馆”的原因吧。

可是,经查黄乃裳年表:1867年,黄乃裳年方17岁,还在埋头研修英文,接触和学习西方文化知识。从其当时的社会资历以及经济能力推而论之,龙柱上所指之人应该并非黄乃裳。而且在《闽清县志·人物传》“黄乃裳”条下也无此记录。也就是说,从年代上、资历上以及经济能力上,闽清会馆不可能是黄乃裳捐资建成的。

这样,龙柱题刻就应断读为“虎邱黄”“公建”。这样,理解为闽清黄姓人公众所建,应该较为合理。但是,将捐建者落款于龙柱上,按常理应该指的只是龙柱。闽清民间有传说,其时,闽清会馆由闽清大姓之一的刘姓人主持筹建。待到会馆即将落成之时,闽清的另一大姓黄姓人感到也要有所贡献,遂为会馆打造了一对造价昂贵、雕制精美的青石龙柱。如此而言,断读为“虎邱黄”“公建”,理解为龙柱为闽清黄姓人贡献的,是比较合理的了。

那么,如此建筑精美、壮观气派的闽清会馆又是谁来主持筹建?假设,如民间传说,是闽清刘姓人主持筹建,这具体又是什么人呢?又是一个谜。

寻觅闽清会馆筹建功臣刘贵才

闽清会馆文物保护标志(迁建后的建筑)

民俗专家指点迷津

山重水复疑无路,笔者想到了一个人——闽清民俗专家刘积香老师。后来经电话咨询,积香老师告知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在他小时候,乡间曾盛传六都坂西人刘贵才独建“闽清馆”的故事。他曾写成文章刊登于《梅城报》“梅邑传说”栏目。这个新信息使调查有了大致方向,笔者拟不日前往再访老人,了解详情。没想到次日,年届九旬的积香老师在专人的陪同下,特意送来“梅邑传说”复印件。复印件空白处积香老师还手写了不少说明细节的文字。如此一来,使得探访进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根据刘积香老师的材料整理如下:据传,建“闽清会馆”为六都坂西“贵才厝”主人刘贵才。清代,其因农商兼营而成巨富,乡人称其为“财王”。其时,闽清旅榕同乡会要建闽清会馆,募捐过程中遇到难处,有人推举他出面当筹建负责人。他看过募捐簿上认捐者寥寥无几,遂慨然撕掉募捐簿,说:“索性我姓刘的独建!”他秉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古训,不计数目,倾其家产用于建设会馆。壮观的会馆落成了,他也耗尽了家财。

《闽清县志》里找到线索

经刘积香先生的指点,情况虽然更趋明朗,但毕竟是传说。为征集佐证材料,笔者决定扩大调查面。考虑到时过150多年,当年的知情人已无从查找,遂决定从积香老师材料中提到的“贵才厝”线索入手,查找其后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日,县政协工作人员传来消息:他找到一位“贵才厝”的第六代裔孙刘正优,并附上其手机号码。经联系,确实无疑,唯其年轻,对祖上的情况不甚了解。但小刘又提供了正在筹措“贵才厝”修缮事宜的长辈刘扬轲的联系方法。这件事得到刘扬轲先生的积极响应。与之几次接触后,刘先生收集了族谱、墓志以及口碑资料邮来。同时,刘先生还告诉一个新信息:据前辈口口相传,关于贵才公建会馆的事,《闽清县志》曾有记载。只是刘先生他自己也未见到原文。

听到此言,笔者十分困惑。因为之前为查找闽清会馆资料,曾翻阅民国版《闽清县志》的“建筑志”“名胜志”,1993年版《闽清县志》的“古近代建筑”等章节,均未见这方面的记载。但既有传言,应非空穴来风。遂扩大查找范围至“商业”“交通”甚至“城市建设”,仍未见踪影。

既然“建筑物”方面无果,遂改变方向,拟从“人物”方面查找。但是,民国版《闽清县志》“人物传”未设“目录”,不能检索;且又分成列传、儒林传等12种传体,录入人物近千人;仅容量就有158页,十三四万字。茫茫“人海”,逐页梳理,终于在“独行传”里找到专条记载:“刘鉴贤,字贵才,邑武举人。性骨鲠,有才干。乡有义举,必乐为之倡。闽清会馆久未落成,鉴贤董其事,出纳不苟,人皆服其公正,建筑乃获完竣,规模蔚然可观。”继而,又在“选举志”中找到有关“刘鉴贤,字贵才”清武举的记载。

寻觅闽清会馆筹建功臣刘贵才

闽清会馆(原建筑)

功臣刘贵才浮出水面

千回百转,终有呼应。遂综合上述多方材料,整理成如下文字:

刘贵才,又名鉴贤,号选亭。闽清县六都坂西村人(现坂东镇坂西村),生于19世纪20年代(具体出生年月失记)。其自幼习武,善用重120斤大提刀,武艺超群,清道光武举,例授云骑尉晋赠修职郎,赠武义校尉。

贵才家境殷实,置有大量田产,田租收入颇丰,在福州等地开有米行等商行,成为六都洋大富人家。清道光年间,贵才在坂西村起建大厝,占地面积三四亩,土木结构,雅称“才园”,俗称“贵才厝”。曾以“一时辰扶三十六扇”(2小时内将预制的正座全部36面木构主体框架竖立安装完毕)传为美谈。贵才厝正座建造高大壮观,木雕精美。

刘贵才身体力行“存忠孝心,行仁义事”祖训。时值闽清在福州的商行、船帮筹建闽清会馆,贵才是捐资力倡者之一。但动建后,因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工程难以为继,迟迟未能竣工。后有人请求刘贵才出面主持,意欲再次募资,将会馆续建完成。也正在为闽清会馆建设问题着急的贵才听后,果断表示:不必再去募捐了,让我来做吧!遂当仁不让地接手会馆基建事宜,亲自主持闽清会馆后期建设,并毅然停止老家在建的贵才厝工程,倾其私人资金捐献于闽清会馆后续建设。中西合璧、建筑精美的闽清会馆终于同治丁卯年(1867年)建成竣工。但也因此造成贵才厝横厝无力起建,回照、上座厨房未能隔间,楼上无法铺设楼板等问题。

一户在六都洋有名的大富人家,资财拮据至如此程度,可见其捐献会馆建设的资金数目之多。会馆落成之日,公众特制一块牌匾悬挂馆内,上书“至公无私”四字,以表彰贵才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刘贵才逝于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享寿70多岁。

斯人虽已逝,“至公无私”的牌匾也在岁月中遗失,但千古梅乘的专条记载已为其镌刻下光荣事迹,那熠熠生辉的故事正在默默激励着后来人继承和发扬其公而忘私、乐善好施的高贵品德。当然,被海内外闽清人视为“福州家”的闽清会馆主持筹建人——刘贵才,也从此揭开神秘面纱,与世人亲切见面。

第2178期(全文共3667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乐为媒 闽清大力弘扬非遗文化
...月24日讯(记者 谢敏/文 九野小镇供图)12月23日,由中共闽清县委宣传部、闽清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闽清县农业农村局、东桥镇人民政府主办的“闽清县陈旸音乐节暨非遗体验日”活
2023-12-24 15:34:00
...网1月27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时历一年,陈常飞著《闽清书院探微》不久前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闽清书院探微》分七大章,对闽清古代书院的历史沿革、书院间的关系、名人与书
2024-01-28 01:42:00
闽清云龙西红柿来福州市区多地“打卡”
福州新闻网3月24日讯(记者 谢敏 文/摄)3月24日,闽清网络推介官及网络媒体走进福州三坊七巷、闽江之心、烟台山宣传推介闽清云龙西红柿。现场,身着汉服的青年琴手为观众一展古琴风
2024-03-24 20:11:00
庆丰收展文化 闽清举办橄榄嘉年华
.../文 主办方供图)12月14日,福州市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闽清分会场系列活动——“闽清橄榄活力充能嘉年华”活动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示
2024-12-14 20:35:00
闽清中秋国庆将推出“诚意满满的农文旅大餐”
福州新闻网9月17日讯(记者 谢敏/文 闽清县融媒体中心/图)记者从“福满金秋 遇见福州遇见你”福州市秋季文旅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闽清县将在中秋国庆期间以“闽清・村唱大赛”为核
2025-09-17 22:10:00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闽清县机场奠基?谣言!造谣者被行政处罚福州晚报讯 近日,网络上一条“闽清县机场奠基仪式”的信息引发关注。经查,这是一网民随意编造的谣言,闽清县公安局已依法对他作
2024-05-03 08:57:00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本报讯(黄远帆)近日,南平市闽清商会在建阳举办第二届换届大会,南平市领导、闽清县领导以及南平市闽清商会会员近200人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企业家谢伟为南平市闽清商会
2024-03-01 02:40:00
到上下杭“橄赶时髦”办年货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闽清农特产品展销会后天开启,持续至2月6日到上下杭“橄赶时髦”办年货□闽清特产介绍闽清粉干。闽清糟菜。 闽清橄榄。福州晚报讯 龙年春节将至,对福州市民来说,“
2024-01-24 07:44:00
泡温泉、品美食、观礼乐……闽清这场嘉年华欢乐享不停
...29日晚,第十三届福州国际温泉旅游节暨八闽美食嘉年华闽清专场在闽清塔庄七叠温泉度假村开幕。活动以“清新福泉 好味闽清”为主题,美食引线,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旨在通过品味两岸美
2023-12-30 12: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