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西药、中成药、泻药……尽管拥有“三件套”,72岁的严阿姨还是饱受便秘困扰,还因为反复肠梗阻多次住院,有时一周解一次大便,排出时一颗颗像羊粪蛋。
不久前,严阿姨找到浙中医大二院(省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钟继红,后者发现她体形消瘦,营养状况下降,肤色萎黄。严阿姨喜欢甜食,易怒,一生气大便就拉不出来,容易出现腹痛、心悸、手足烦热、口干舌燥等。
钟继红给她做了相关检测后提示为肠动力不足。之后,钟继红在仲景经方小建中汤基础上进行加减处方。半个月后,严阿姨来复诊时,惊喜地说:“大便明显好起来,开塞露都不用了。”
钟继红分析,严阿姨的便秘与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胃肠动力不足有关。用中医的观点就是,荣卫失所有,津液失所行,治疗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补虚与泻实。
浙中医大二院(省新华医院)执行院长、副院长刘英超教授表示,常年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潜在导火索。
长期便秘患者结肠癌风险较常人提升2.4倍,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率增加18%,但只有不足20%患者接受规范的临床评估和系统医疗干预。
很多人认为,便秘就吃泻药。但随着长期用药,传统的泻药会越吃越无效,且长期应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及副作用。刘英超表示,中医中的便秘更多地和辨证分型密切相关,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治疗方案。
“我们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针对不同类型便秘,制订生活干预、治疗方案。”刘英超解释,比如针对最为常见的慢传输型便秘,除了常规药物治疗,还辅以中医经典方、穴位贴敷等疗法,配合饮食干预、康复训练,改善肠道运动功能。
“总的来说,如果家里老人出现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或有排便困难、解之不尽的情况,建议来医院做一个诊断。”钟继红提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