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施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目前,医疗机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既面临着科学研究层面的挑战,也面临着产业化及临床应用的困难。21家北京市属医院2000年至2013年共有科技成果587项,已转化进入市场57项,转化率9.7%,其中中医类仅占全部总成果的10.4%,亟需深入探索并寻求解决之道。
北京市政协委员刘清泉提出三点建议:
一、完善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组建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北京市属的企事业单位、医院、研究院为核心,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研发中心。引领各类创新要素向中医药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集,坚持“全链条”发展、"全要素”整合、“全社会”协同,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核心技术落地转化,搭建中医药成果转化平台。同时,加强院校企合作,探索创新转化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利用名中医经验方、医院制剂等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提升药品生产企业落地转化的信心。
二、加大对中医药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中医药成果转化的物化基础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大对中医药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参与研究,让市场化、产业化的概念植入科研课题,结合临床需求进行选择。对于基础性研究课题则可以通过申请横向项目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医院将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对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进一步释放医院的创新活力。
三、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支持、鼓励、指引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成果转化
一是完善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规,健全关于中医药研发、生产、销售流程的政策指引,为中医药成果转化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明确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的指引,为研究者指明方向。三是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参与中药制剂成果转化。医疗机构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主战场,也是中医药科技成果的主要供给方,医院应设有专责部门事业拓展部负责医院成果转化工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