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人身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出炉: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利于差异化经营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3-18 18:12:00 来源:澎湃新闻

人身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出炉: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利于差异化经营

人身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正式出台。

3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下称《办法》),明确《办法》适用于开业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以上的人身保险公司,金融监管总局可依据《办法》对当年新设立的人身保险公司进行试评级。

《办法》指出,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是指监管机构根据行业数据和非现场监测、现场检查等掌握的相关情况,按照本办法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的监管过程,是对人身保险公司实施分类监管的基础。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根据本办法对人身保险公司进行日常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并每年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整体风险状况进行一次监管评级。

根据《办法》,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监测和监管评级要素包含公司治理、业务经营、资金运用、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管理和其他方面六个维度。另设置“履行环境社会治理(ESG)责任情况”作为特别加分项,对开展绿色保险、普惠保险较多的人身保险公司,给予适当加分。

在风险监测流程方面,非现场监管人员综合考虑监管资源的配置情况、人身保险业的发展情况、人身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系统重要性程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风险监测频率。风险监测频率原则上不低于1次/月。非现场监管人员通过对风险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实现异动预警,并进一步分析异常原因。

就监管程序与方法而言,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结合定期监测情况,原则上每年对人身保险公司开展一次监管评级。评级期间为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应于4月30日前完成。如遇特殊情况影响正常监管评级工作,金融监管总局可以根据影响情况,调整评级的时限要求及具体方式。

年度监管评级程序主要包括:监管评估、结果分析与反馈、督促整改等环节。监管评估包括评价单一维度风险水平、评定综合风险水平等级、特殊情形调整评级三个步骤。

其中,单一维度风险水平评价采用百分制,由基础指标得分和调整指标得分组成,风险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大于等于85分的情形,风险水平等级为低;大于60分但小于85分的情形,风险水平等级为中;小于等于60分的情形,风险水平等级为高。

综合风险水平等级评定又分为六个维度,对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并加上特别得分(如有)后,得到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所属区间确定综合风险水平等级。各维度权重分配如下:公司治理(22%)、业务经营(14%)、资金运用(22%)、资产负债管理(14%)、偿付能力管理(14%)、其他方面(14%)。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将人身保险公司综合风险水平等级划分为1—5级和S级。评级结果为1-5级的,数值越大反映人身保险公司风险越大,需要越高程度的监管关注。正处于重组、被接管、实施市场退出或风险处置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人身保险公司,经监管机构认定后直接列为S级。

同时,《办法》还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对存在相关情形的人身保险公司,监管机构对综合风险水平等级进行相应调整,形成监管评级结果。

例如,出现“两个及以上评估维度的风险水平等级为高”、“公司治理维度、资金运用任一评估维度的风险水平等级为高”等定性或定量风险因素之一的,将综合风险水平上调一个等级,直到5级为止;出现“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关联交易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流动性存在不足”等定性或定量风险因素的,认定为重大风险情形,将综合风险水平等级评定为5级。

年度监管评级工作结束后,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可对监管评级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评级结果运用相类似,人身险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是衡量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程度的主要依据。例如,监管评级结果为1级,表示人身保险公司能够较好地管理各类风险,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较低。监管评级结果为5级,表示人身保险公司为高风险公司,需要限制高风险业务,压降风险敞口。

根据《办法》,监管部门将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结果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在日常监管基础上,根据监管评级结果,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并在市场准入、现场检查等环节加强对评级结果的运用。

对监管评级结果为3级的公司,应适当提高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频率和深度,督促公司控制风险较高、管理薄弱领域业务增长和风险敞口,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对监管评级结果为4级的公司,除可采取上述监管措施外,还应区别情形依法采取下列措施: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增加资本金,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向股东分红,限制增设分支机构,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限制股东权利等。

对监管评级结果为5级的公司,在采取上述监管措施基础上,必要时应制定实施风险处置方案。可视情况依法安排重组、实行接管或实施市场退出。

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评级办法》有助于提升人身保险公司监管效能,促进人身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对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增强人身保险业风险防控有效性。《评级办法》根据监管实践建立了风险信息库,用于对人身保险公司进行日常监测和监管评估,将提高人身保险公司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二是提升人身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评级办法》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引入特别加分项,体现人身保险公司履行环境社会治理(ESG)责任所做出的贡献,引导行业通过绿色保险、普惠保险等,更好服务共同富裕、“双碳”等国家战略。

三是推动人身保险公司差异化经营。监管部门将根据监管评级结果,对各人身保险公司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分类监管的实施,有助于引导人身保险公司形成与其风险水平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推动人身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附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人身保险公司机构监管和分类监管,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质效,推动人身保险公司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年第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开业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以上的人身保险公司,金融监管总局可依据本办法对当年新设立的人身保险公司进行试评级。

第三条 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是指监管机构根据行业数据和非现场监测、现场检查等掌握的相关情况,按照本办法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的监管过程,是对人身保险公司实施分类监管的基础。

第四条 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根据本办法对人身保险公司进行日常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并每年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整体风险状况进行一次监管评级。

第二章 风险监测和监管评级要素

第五条 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监测和监管评级要素包含公司治理、业务经营、资金运用、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管理和其他方面六个维度。另设置“履行环境社会治理(ESG)责任情况”作为特别加分项,对开展绿色保险、普惠保险较多的人身保险公司,给予适当加分。

(一)公司治理维度。细分合规性、股权两类要点,综合评价公司治理风险状况。

(二)业务经营维度。细分合规性、结构类、保障类、品质类、成本类、人员类和责任准备金类七类要点,综合评价业务经营风险状况。

(三)资金运用维度。细分合规性、市场风险类、信用风险类、集中度风险类、投资收益类、内部控制类和其他类七类要点,综合评价资金运用风险状况。

(四)资产负债管理维度。细分合规性、期限结构匹配类、成本收益匹配类、现金流匹配类、财务杠杆类五类要点,综合评价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状况。

(五)偿付能力管理维度。细分合规性、偿付能力充足率和内部控制类三类要点,综合评价偿付能力风险状况。

(六)其他方面维度。细分合规性、战略风险类、声誉风险类、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系统和案件风险类六类要点,综合评价其他方面风险状况。

第六条 金融监管总局可以根据人身保险监管工作需要,修订完善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监测和监管评级内容、指标和规则。

第三章 风险监测流程

第七条 非现场监管人员综合考虑监管资源的配置情况、人身保险业的发展情况、人身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系统重要性程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风险监测频率。风险监测频率原则上不低于1次/月。

第八条 非现场监管人员通过对风险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实现异动预警,并进一步分析异常原因。

(一)指标分析。通过行业数据比较分析和历史数据比较分析,识别各指标的异常变动。

(二)原因分析。根据日常监管获取的信息对异动指标进行专业判断,对确认可能存在的风险进一步收集信息,分析指标异常的原因。

(三)异动预警。结合指标分析和原因分析,确定各公司异常变动的指标,进行异动预警,对风险隐患较大的公司及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四章 监管评级程序与方法

第九条 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结合定期监测情况,原则上每年对人身保险公司开展一次监管评级。评级期间为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应于4月30日前完成。如遇特殊情况影响正常监管评级工作,金融监管总局可以根据影响情况,调整评级的时限要求及具体方式。

第十条 年度监管评级程序主要包括:监管评估、结果分析与反馈、督促整改等环节。

第十一条 监管评估包括评价单一维度风险水平、评定综合风险水平等级、特殊情形调整评级三个步骤。

第十二条 单一维度风险水平评价采用百分制,由基础指标得分和调整指标得分组成,风险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大于等于85分的情形,风险水平等级为低;大于60分但小于85分的情形,风险水平等级为中;小于等于60分的情形,风险水平等级为高。

第十三条 综合风险水平等级评定采用权重法,总分值为100分。对六个评估维度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加上特别得分(如有),得到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所属区间确定综合风险水平等级。

1.各维度权重分配如下:公司治理(22%)、业务经营(14%)、资金运用(22%)、资产负债管理(14%)、偿付能力管理(14%)、其他方面(14%)。

2.人身保险公司综合风险水平等级划分为1—5级和S级。评级结果为1—5级的,数值越大反映人身保险公司风险越大,需要越高程度的监管关注。具体评定标准为:(1)大于80分的情形,综合风险水平等级为1级;(3)大于75分小于等于80分的情形,综合风险水平等级为2级;(3)大于70分小于等于75分的情形,综合风险水平等级为3级;(4)大于60分小于等于70分的情形,综合风险水平等级为4级;(5)小于等于60分的情形,综合风险水平等级为5级。

正处于重组、被接管、实施市场退出或风险处置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人身保险公司,经监管机构认定后直接列为S级。

第十四条 对存在以下情形的人身保险公司,监管机构对综合风险水平等级进行相应调整,形成监管评级结果。

(一)出现下列定性或定量风险因素之一的,将综合风险水平上调一个等级,直到5级为止:

1.两个及以上评估维度的风险水平等级为高;

2.公司治理维度、资金运用任一评估维度的风险水平等级为高;

3.规模保费收入/净资产>5,或规模保费增速>40%,或规模保费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成立时间在三年以上),业务激进扩张;

4.人身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关联方账面余额/净资产大于30%,关联交易存在较大风险;

5.监管机构认定的其他应调整综合风险水平等级的情形。

(二)出现下列定性或定量风险因素的,认定为重大风险情形,将综合风险水平等级评定为5级:

1.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

2.关联交易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3.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4.流动性存在不足;

5.有效资产不足以抵御风险;

6.净资产<0,或其他偿债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形;

7.监管机构认定的存在其他重大风险的情况。

第十五条 年度监管评级工作结束后,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可对监管评级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确保向监管机构提供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监管机构发现数据和信息失真时,应当及时与被评级公司确认修正,并采用修正后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监管评级。

第十六条 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应将人身保险公司的监管评估结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问题,通过会谈、监管意见书、监管通报等方式通报给人身保险公司,并提出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对年度监管评级工作开展情况和评级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级发现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第十七条 人身保险公司在收到监管机构的反馈结果后,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通报内容包括但并不限于:评级结果、监管机构反馈的主要问题、整改要求等,并按监管要求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监测与监管评级线上化开展,收集汇总相关数据,进行评级流程跟踪和管理,增强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加强与派出机构非现场监管人员的信息共享。

第五章 监管评级结果运用

第十九条 人身保险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是衡量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程度的主要依据。

监管评级结果为1级,表示人身保险公司能够较好地管理各类风险,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监管评级结果为2级,表示人身保险公司风险总体可控、水平较低,风险抵御能力良好,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当持续关注。

监管评级结果为3级,表示人身保险公司存在明显的风险隐患,风险抵御能力一般,应督促公司加强风险管理。

监管评级结果为4级,表示人身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较多或较为严重,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监管评级结果为5级,表示人身保险公司为高风险公司,需要限制高风险业务,压降风险敞口。

第二十条 监管部门将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结果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在日常监管基础上,根据监管评级结果,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并在市场准入、现场检查等环节加强对评级结果的运用。

对监管评级结果为3级的公司,应适当提高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频率和深度,督促公司控制风险较高、管理薄弱领域业务增长和风险敞口,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对监管评级结果为4级的公司,除可采取上述监管措施外,还应区别情形依法采取下列措施: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增加资本金,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向股东分红,限制增设分支机构,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限制股东权利等。

对监管评级结果为5级的公司,在采取上述监管措施基础上,必要时应制定实施风险处置方案。可视情况依法安排重组、实行接管或实施市场退出。

针对公司的具体经营和风险情况,监管机构还可区别情形依法采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管措施。

第二十一条 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结果原则上仅供监管机构内部使用。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严格控制相关信息和资料的知悉范围,对监管评级结果严格保密。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对监管评级结果严格保密,不得将监管评级结果向无关人员提供,不得出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或其他考虑对外披露。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金融监管总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知》还要求,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对监管评级结果严格保密,不得将监管评级结果向无关人员提供,不得出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或其他考虑对外披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2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业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8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为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切实提高人身保险业负债质量,金融监管总局向行业下发了《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
2024-08-02 21:36:00
人身险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怎么建?监管下发文件明确
1月10日,澎湃新闻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险司今日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
2025-01-10 18:42:0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人身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答记者问
...总体原则是什么?答:(一)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相结合。人身险公司监管评级体系以合规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从六个维度分别评价公司的风险状况,最终确定公司整体风险水平。(二)动态监
2024-03-18 19:21:00
预定利率调降节奏加快 保险业“炒停售”降温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已经箭在弦上。近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存款利率接连下调,在此背景下,业内预计二季度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将进一步下调。根据动态调整机制,预定利率调降
2025-05-28 08:28:00
人身险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落地,带来哪些影响?
人身险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已落地。记者了解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各人身保险公司发布了一份通知,明确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这一变化将带
2025-01-14 02:23:00
...世纪90年代至今,调整次数屈指可数。然而自去年以来,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经历了频繁下调。究其原因,就是为了防范“利差损”风险,即在利率下行环境下,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可能会难以覆
2024-08-29 15:11:00
监管差异化 百余项指标为财险公司“体检”
...财险公司“体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继人身险公司分类监管落地后,财险公司分类监管也开始酝酿。记者近日获悉,为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的机构监管,提高监管质效,更好推动财产
2024-11-04 08:20:00
...2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人身险保费收入3.76万亿元,同比增长9.9%。来源
2024-01-29 17:20:00
更好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功能增至94条,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再扩容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下发2024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
2024-04-08 07:5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高永平获批担任长安银行首席信息官
8月11日,陕西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高永平长安银行首席信息官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高永平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的任职资格。
2025-08-11 19:30:00
徐帅获批担任葫芦岛银行鞍山分行行长
8月11日,辽宁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徐帅葫芦岛银行鞍山分行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徐帅葫芦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鞍山分行行长的任职资格。
2025-08-11 19:31:00
矿冶科技集团成立北矿资环科技公司,注册资本6.5亿
近日,北京北矿资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旭东,注册资本6.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企查查
2025-08-11 17:48:00
成都银行大股东增持计划重大调整:取消价格上限 拟增资最高约14亿元
8月9日,成都银行(601838)发布公告,对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资委旗下企业原增持计划进行重大调整。因股价持续突破原定17
2025-08-11 10:52:00
华夏银行高管增持计划进展:窗口期影响暂未实施 承诺将按期完成3000万元增持
8月11日,华夏银行(600015)发布公告披露高管及骨干员工自愿增持计划最新进展。公告显示,受定期报告窗口期及市场波动影响
2025-08-11 10:52:00
三一海洋重工因特种设备违法行为被罚
近日,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因特种设备违法行为,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罚款1万元。公开信息显示
2025-08-11 07:24:00
图解牛熊股军工板块异动拉升,机器人概念股涨幅居前
财联社8月10日讯,本周A股三大指数反弹拉升,其中上证指数周涨2.11%,深成指涨1.25%,创业板指涨0.49%,本周市场成交量继续萎缩
2025-08-10 18:00:00
财联社创投通:消费类智能硬件融资持续领先 消费IPO递表年内新低
《科创板日报》8月10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 李佳怡)7月正式进入暑期,各地旅游度假、文娱活动消费明显增长。 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5-08-10 20:06:00
产品之上,服务先行,全程品控! 中建玖上琅宸引领上海顶豪想象力
8月8日,中建·玖上琅宸举办首发产品发布会,为我们带来大国重器·地标建造者,在房地产行业的又一次示范引领。其意义远超发布会本身
2025-08-10 21:50:00
建行宜春市分行“科企增信贷” 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注入金融动能
“多亏了建行的‘科企增信贷’,300万元贷款当月就到账,还帮我们申请了贴息,扩大生产的资金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近日,宜春市福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望着车间新上的生产线
2025-08-11 04:44:00
险资近期再度积极举牌 银行H股等高息资产仍受追捧
财联社8月10日讯(编辑 冯轶)据港交所披露信息,近日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再度买入郑州银行H股。截至8月5日,该机构已累计持有郑州银行2
2025-08-10 10:37:00
· 免签“朋友圈”扩容 消费“留量”不断增长
央视网消息:随着我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提升旅游服务、环境,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陕西西安览古迹、赏非遗、穿汉服,沉浸式体验西安的独特魅力
2025-08-10 08:41:00
环球下周看点:美CPI报告重磅来袭 联储人事震荡不断
财联社8月10日讯(编辑 赵昊)本周,美股三大指数整体走高,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又回到了刷新纪录高位的节奏,主要原因是由于权重股苹果的强势表现
2025-08-10 07:27:00
旺季未旺!集运美线量价皆跌 业内预计8月运价仍走低
财联社8月9日讯(记者 胡皓琼)集运市场淡旺季节奏被打乱,美线运价已连续两月持续走弱,欧洲航线运价亦走弱。“美线运价由于已逼近平常年份运价
2025-08-10 02:16:00
律师解读:无儿无女去世后 房产归谁所有?
中新网上海8月8日电 (张践 狄权)近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均出现了无儿无女、未婚未育的人员去世后,房产归国有等情况
2025-08-09 0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