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气数已尽”是古代封建王朝灭亡的时候,一个非常好的说辞。这个说辞,为那时候的很多人,解决了问题。
比如,他为那些造反者们解决了问题。那些造反者们得以理直气壮地造反,他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谋逆的事情。因为之前的那个王朝“气数已尽”了,江山要换主人了,而且,自己正好就是这个大好河山的新主人。因此,造反者们的腰杆会挺得非常直,脑袋也高高地昂起来。然后,然后,他们就利用这个作为宣传口号,理直气壮地号召天下人都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顺应“天道”,推翻旧朝廷,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再比如,这又为古代的读书人解决了问题。古代读书人向来是要讲究一点气节的。“忠孝节义”这些东西,他们是必须要遵守的。要遵守,首先就得忠于旧有王朝的皇帝,毕竟只有旧有王朝的皇帝,才算是正宗皇帝。这是这些读书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如果不遵守,那就是造反,就是当强盗。
比如梁山上的宋江和李逵,就是有两种世界观的人。李逵不是读书人,因此他心中没那些东西,于是天天讲的就是“杀到东京,砍翻宋朝皇帝,让宋公明哥哥当皇帝”。而宋江是读书人,他要做的,是当一个“忠臣孝子”,要拥护朝廷,忠于皇帝。他反对的只是那些奸臣佞臣、贪官污吏。皇帝的问题只是他比较昏庸而已,只是他把身边的人看不清楚而已,只是受了蒙蔽而已,本身的地位是根本不用怀疑的,是不可能受到挑战的。
但有了“气数已尽”这句话,古代读书人就解脱了。他们想造反,通过造反获得更大的利益,就有理由了。到那时候,他们所做的,就是一项正义的事业,而不是祸乱天下的事业。
《史记》当年记载“周武王伐纣”的时候,认为周武王之所以有资格取代商纣王,获得天下,就是因为商朝气数已尽。周武王把商纣王推翻,是顺应天道。而所有那些跟随周武王的文臣武将,也都是正能量的人。
清朝出了一部小说叫《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不仅让天下的读书人都顺应天道,帮助周武王灭掉商朝,而且让天上的神仙也来干这个事情。并且,《封神演义》还完全颠覆了价值观,把那些忠于旧朝廷,帮助商纣王的人,认为是违背天道的人,把他们当成反派角色来写。
古代某个王朝之所以灭亡,除了认为是“气数已尽”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朝代出现了“昏君”。
由于昏君做了很多昏庸无能的事情,特别是被那些道德品质低下的奸臣所包围,因此,好端端的国家,就被昏君和奸臣折腾光了。在这种情况下,上天才会非常生气,才会把江山收回去,重新交给有道之人。
这样的观点,不仅是古人的一种想法,同时还是现代人的一种想法。
比如关于清朝为什么灭亡,很多人就认为,这是因为清朝出现了昏君。
但是另有一些人又认为,清朝比明朝好,清朝几乎没有昏君。
前一部分人就不服气了,没有昏君,清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因为在这些人的逻辑中,正是出现了昏君,清朝才会“气数已尽”。于是,他们就去着力寻找昏君。只有找出了昏君,才能证明自己的结论。
其实,要在清朝找昏君,其实是非常容易的。比如,乾隆皇帝就是一个昏君。乾隆皇帝符合昏君的一切特性,比如他“六下江南”,这明显就是一种贪图享乐的表现。和历史上的著名昏君隋炀帝修大运河,是同一个模样。比如乾隆皇帝重用奸臣和珅,这也符合昏君的那些特性。比如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为了追求十全武功,发动了好多场战争,不仅在西北打仗,也在西南打仗。战争很多,打得也很狼狈,包括大小金川之战、清缅战争等等,都打得极为糟糕。
当然了,乾隆虽然是昏君,但是他还不算是亡国之君。真正的亡国之君应该是慈禧太后。而且慈禧太后的作为,在历史上似乎也是可以找到佐证的。比如东汉王朝最后的灭亡,就是因为当时出现了不少小皇帝,朝政掌控在太后的手里。在古人眼里,女人掌权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慈禧掌权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事。可以说,慈禧是促成清朝灭亡的一个最重要的昏君。
但事实上,用这种方式来解读清朝灭亡的原因,是非常片面的。
清朝肯定有昏君,但所谓的“昏君”,并不是促成清朝灭亡的最本质的原因。清朝也是“气数已尽”,但这个“气数已尽”,和历史上其他朝代的“气数已尽”,并不是同一个“气数已尽”。用之前朝代灭亡的规律来解释清朝的灭亡,是有一些解释不通的。
事实上,清朝之所以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清朝没有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那时候,西方国家经过大航海及工业革命之后,强势发展起来,并且试图把全世界都纳入他们的历史发展进程的体系之中。他们特别想要拉进来的,就是清朝。
清朝当时是很不愿意的,因为清朝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还在按照封建社会的那一套来运行,而且清朝认为行之有效。事实上也确实行之有效,就算到了清朝晚年,曾出现过太平天国运动,但是清朝并没有因此四分五裂,并没有出现有军阀势力借“气数已尽”这个口号来推翻清朝。可见,按照传统的说法,清朝气数并没有尽。
而列强仗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强行干预清朝发展的进程,最终清朝的发展,改变了轨道。取代清朝的,再也不是原先的那种新王朝,而是实行“共和”的民国。也就是说,就算是“气数已尽”,这个“气数”,也是另外一种解读,和原先的解读不一样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18: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