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6 17:11:00 来源:VISTA看天下

本文转载自九行Travel(ID:jiuxing_neweekly)

作者|晓洋

编辑 | 道喵叽,校对 | 遇见,排版 | 哈哈

原标题 |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日本最著名的建筑 “光之教堂”,永久对游客关闭了。

这座小教堂坐落于大阪和京都之间的茨木市,周边是一片安静的住宅区。作为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经典,那道从清水混泥土里透出的十字光,30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负责该教堂运营的教会在公告中解释,停止开放是多方压力造成的:长期服务的志愿者均已届高龄,有些已去世,人手无以为继。而维护和运营费用的累加,也让教会承受多年赤字。

与此同时,运营方还承受着巨大的邻里压力。参观者蜂拥而至,也带来了盗窃破损、擅自闯入、乱抛垃圾和随意摄影的行为,给周边居民造成了困扰。为此,这座原本予人安息的教堂,成了邻居口中的“观光公害”。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日本人口中的“观光公害”,也被称为过度旅游,指由于游客增加,导致本地居民生活、自然环境与文物保护等受负面影响的现象。

伴随疫情后全球旅游业复苏,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4年的国际游客人数可能超过15亿,到达历史最高水平。这也意味着今年可能是“过度旅游”最凶猛的一年,小到一个知名教堂,大到一座旅游城市,可能都“难逃其害”。

01

“观光公害”,迅猛回归

刚过去的2月,位于日本中部的合掌村村民,率先感受了一拨热乎的“观光公害”。

由于当地多雨雪,合掌村的房子经常采用人字形结构。在白雪皑皑的冬天里,整座村庄就像水晶球里的童话世界。可是刚过去的2月,当地人却无法保持平静。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2月下旬以来,村里公厕一个星期得疏通三五次。由于当地气温低,很多游客使用暖宝宝取暖。部分人将用过的暖宝宝丢进马桶,造成堵塞。还有不少人把用过的竹签和饮料瓶,塞进积雪里,也不管雪融后满地垃圾。

连小村庄也没能逃过“观光公害”,更别说那些世界级的旅游符号。去年登山季,游人排长队登山,富士山变成“垃圾山”,夜里也亮如白昼。

“京都人怒火一触即发”的词条,一度登上日本推特的热搜。许多京都人反映游客太多,上班上学时等好几辆公交都很难坐上车。

京都祇园花见小路上,不少游客见艺伎走过,就上前围观拍照,造成街巷阻塞。实际上“禁止拍照”的告示遍布街角,违者最高罚款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87元)。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海天一色的湛蓝背景下,绿色和奶油色的老式电车飞驰过道口,游人齐刷刷地举起手机抓拍。作为漫画《灌篮高手》的“圣地”,镰仓高中前站附近的道口深受游客欢迎。

此前《灌篮高手》电影版上映,再次掀起镰仓打卡热,过道口的路段频频出现拥堵。部分游客为了找个好点的拍摄角度,不惜站在马路中间或冲进铁道口内。对此,当地政府从2023年中开始增聘警备员来维持秩序,并增加警车巡逻。

观光公害的现象,不只发生在日本。香港的坚尼地城新海旁,本是维港边上的普通马路,近年却被网友奉为景观绝佳的打卡位。不过,要想复刻一张网图,游人要在车流中左闪右避,展现出令人“钦佩”的胆量和功力。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香港警察发帖劝游客不要冒险打卡,因为该路段并非人行道,非常危险。(图/@西区警区)

当远道而来的游客为新奇体验而甘愿冒险,当地居民却在日益嘈杂的环境中不住烦躁。除了卫生、交通和安全等问题,旅游的巨大流量还可能给房价火上浇油,进一步挤压当地人的生活空间。

去年,雅典的一些社区率先展开了反抗行动。社区居民联手炮制一出“臭虫危机”,以政府名义张贴虚假的“臭虫危机告示”,称由于发现臭虫,游客需立即离开住处,否则将被处以500欧元的罚款。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这一出恶作剧的起因,是当地租户担心游客增多会推高租金,以致自己无法在市中心立足。通常来说,公寓以民宿的形式短租给游客,房东能获得比长租更高的价值。

雅典人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意大利威尼斯老城区里,本地人濒临“灭绝”,很多房东将住宅改造成民宿出租,自己搬到新城区。租不起房的年轻人只能作别家乡,另谋出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超过90%的威尼斯人搬离。这座水都沦为观光专用的主题公园。

有人说,旅游是从自己过腻的生活,去到别人的生活里。而一些人的过度旅游,则是直接干扰、抢占甚至葬送了别人的日常生活。

02

这泼天的流量,谢了

旅游业成了一把双刃剑,在创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影响着当地居民本来的生活。

本不想凑热闹的城市一隅,若意外被流量砸中,受考验的不仅是居民的耐性,更是政府的管理与协调沟通能力。

重庆白象居的居民最近真被游客烦透了,一度挂出“居民住宅,谢绝参观”的告示牌。这小区是近年蹿红的网红打卡地,《火锅英雄》《少年的你》都曾在这取景。

因为自带“24层楼没有电梯”“3个出口通3条街”等魔幻标签,小区连廊上还能拍到长江索道、东水门大桥等重庆地标,白象居流量爆炸。去年夏天,每天进小区拍照的游客就有四五千人。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作为老旧小区,白象居并没有统一的物管。游客增加,伴随乱象丛生。有游客强行进入居民屋内上厕所和拍照,打卡瞬间成为打扰。碰上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居民回自己家,得先在门口排上十几分钟。

“谢绝参观”的牌子挂出两天后,白象居又重新对外开放。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政府出钱,在游客聚集的地方安装了十多台摄像头,及时掌握人流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连夜在地面贴路线引导标识,划定拍照区域;居民也组建了志愿团队,劝导游客文明打卡。

对于一心发展旅游产业的城市来说,“过度旅游”是一道必修难题——如何在居民的平静日常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到均衡点?

最常用的一招是限人。

比如近年世界许多热门港口城市,纷纷限制巨型邮轮停靠。巨型邮轮送来的游客虽然多,但停留时间短,通常不在当地过夜,为经济贡献值少。正因如此,去年10月起,巴塞罗那关闭了北部港口码头,将邮轮活动从城市区域转移出去。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第二招是收费。

拥有世界遗产“严岛神社”的日本广岛县宫岛,去年10月起向登岛游客开征每人每次100日元的“访问税”,约合人民币5元。随后日本多个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地区都计划跟随,收取额度在单人500日元至2000日元之间。

作为过度旅游的代表城市,威尼斯直接多管齐下,治理政策覆盖从个人、旅行团到巨型邮轮。三年前,威尼斯就禁止大型邮轮驶入潟湖。下个月起,这座城市也将开始对一日游旅客收取5欧元的费用。今年6月起,每个进入水都的旅游团,最多不能超过25人。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面对旅游过载,光是“堵”远远不够,于是有了第三招:提升基建,疏导游客。

为了分散交通压力,京都从3月起废止了深受游客欢迎的巴士一日券,改为推出 “地铁+巴士”通票。与此同时,这座城市还计划增设“观光特急巴士”,可从JR京都站直达清水寺、祗园等著名景点,预计今年3月敲定路线和时刻表,6月起实施。

眼见新海旁的打卡热度持续,香港政府不仅在节假日派警察到场维持秩序,而且计划修改《保护海港条例》,在这一热门打卡点增设临海的人行道。只是相关法例还没调整过来,香港媒体发现不少游客已转移到鲗鱼涌的机动车道上打卡。

既然游客迷恋照片的魔力,有些城市就干脆用“丑照”来劝退游客,也算“反向营销”了。

法国马赛附近的卡朗格峡湾公园(Calanque de Sugiton),从2021年起就开始这样做了。园内各沙滩的介绍文案,无不强调面积狭窄、设施简陋等缺点,所用的配图更是一反常规,不放空镜美景,直接上旺季的“煮饺子”实拍图。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法国卡朗格峡湾公园官网的劝退图文。(图/ Parc natinal des Calanques)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全球95%的游客集中在全球陆地面积不到5%的范围内旅游。各大热门旅游国家都在加大对冷门旅游景点的宣传,以图打破游客空间分布严重不均衡的局面。

在游客劝返这件事上,荷兰阿姆斯特丹算是做得比较狠的。他们针对酷爱饮酒,会给城市带来很多没必要的呕吐物的英国游客,精准投放了“劝退广告”。如果有人在英国境内搜索“阿姆斯特丹 廉价酒店”等关键词,网页会自动弹出一个警告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视频。

03

对不起,地球上没有世外桃源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出门自由的宝贵,更愿意背起行囊踏上旅途。人们开具多份人生必游之地的清单,每去一个地方就打一个钩,用打卡照来填补私人旅游地图的空白。

全球旅游人数即将创下有史以来的新高,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说句实话,现在恐怕已没有哪个地方是世外桃源了。

全球火爆景点,游客成灾了

△香港另一个知名打卡点位于篮球场,因游人众多影响打球的街坊,现已禁止游人入内。(图/@香港365)

生而为人,去看一眼世界,本是最朴素的诉求。人人生而有权旅行。但在过度旅游已然成为全球普遍大问题的当下,作为出行的个体,我们其实也可多考虑如何做一个好游客。

比如在制订一项旅游计划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是真心想去了解和爱一个地方,还是只是为了拍一张打卡照,体验被千万网友重复过的二手生活?

给旅行中的自己,多一点沉浸体验的时间。走出游客云集的热门景点,也试着探索景点周边的地区,用脚步丈量出属于自己的旅行路线。必要时来个反旺季旅游,也能收获不一样的舒畅。

别忘了,过度旅游不仅会给当地社区带来困扰,也会让游客自身的体验打折扣。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应该是出门旅游的基本。提前研究,了解风土人情,能让你的旅途有更多乐趣。

请把你去的地方当成另一个家,而不是你花钱去买体验的“世外桃源”。

参考资料:

[1]“过度旅游”困扰下,城市如何应对挑战?环球时报,20240113

[2]日本外地游客创疫后新高,政府设法对付旅游公害 联合早报,20231121

[3]镰仓治理“观光公害”有妙招 日经新闻,20230713

[4]一度“谢绝参观”的重庆网红小区,如今怎样了?央视新闻,20230821

[5]法国出招解“过度旅游”难题!欧洲时报,20230622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一”假期将至 浙江民宿酒店预订火爆
...了,其他几天,就是剩了一两个房间。五一看形势是非常火爆的,我们新添了一个新的民宿,争取在5月1日开业。从去年开始,南浔古镇景区向全球游客永久免票,当地也结合自身特色,抓住“亲
2024-04-20 13:28:00
升级改造、预订火爆、支付便捷 “五一”假期将至 文旅市场热度攀升
...先预约、购票。浙江:“五一”假期将至 民宿酒店预订火爆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浙江多地旅游景点周边的民宿、酒店预订火热。一些民宿、酒店还推出差异化、特色化服务,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2024-04-20 16:26:00
大皖新闻讯 今年“五一”小长假,太湖县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2万人次,同比增长69.0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79.62%,文旅消费潜力充
2025-05-05 21:04:00
长假期间十堰旅游市场火爆,这些景点你去过吗?
...娱”等综合消费,让游客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乡村游火爆 夜间游成新宠假期乡趣体验也备受追捧,茅箭南部山区的特色猕猴桃采摘活动,茅塔河、马家河沿线的躲猫猫民宿“撸猫逗狗”、
2023-10-07 17:47:00
中国双节释放消费加速回暖信号
...对较高水平。“黄金周”激发了国内旅游消费。除了持续火爆的热门景点,旅游目的地更加多元,避开人流的“反向旅游”应运而生,将很多人带到“小而美”的三四线城市和新开发景点,国内游对
2023-10-08 02:11:00
“五一”小长假,连云港渔湾欢乐城火爆出圈
...方”各景区景点,人头攒动,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亲子游火爆出圈。亲子游持续升温“您好,欢迎光临,请有序排队入园......”这个“五一”假日,在渔湾景区、奇幻海洋馆,在花果山西游
2023-05-01 15:38:00
重要景点持续火爆,“演唱会+”强势引流,乡村旅游精彩纷呈……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杭州文旅市场的表现不俗,重要景点持续火爆,“演唱会+”强势引流,乡村旅游精彩纷呈……吸引超千万
2024-05-06 07:54:00
国庆假期接档延续热度,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距离中秋、国庆假期还有十天,有一个细节已经提前透露了热度:部分热门线路火车票“秒光”,12306系统的访问量近日达到532亿次,相当于平均每秒钟有61.6万多人在刷票。为此铁路部
2023-09-20 10:30:00
财经观察|“五一”假期火爆“游量”来济宁,之后咋办?
本文转自:济宁新闻网记者 张夫稳春光无限好,正是出游时。今年“五一”小长假,山东成为“顶流”,游客“说来就来”,蜂拥而至。济宁,文旅资源富集,当然也不例外。5月2日,齐鲁晚报壹点
2023-05-03 15: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规范合理使用关系着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
2025-10-09 15:03:00
【有理有句】大江流日夜,鹿鸣天鹅洲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汤立毅 李砚青统筹:陈俊旺 李川 伍佳佳 董晨旭【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10-09 15:12:00
近日,百年人寿河北分公司分享了一则适老服务案例,展现了其在保障老年客户受尊重权方面的积极实践,为金融行业适老服务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10-09 15:28:00
淄博师专“王一君技能大师工作室”黑陶作品亮相陶琉会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苏清华)9月29日,2025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盛大开幕。本届陶琉会践行“文旅+展会”融合办会理念
2025-10-09 15:50:00
通讯员 翟亚坤近日,省工信厅公布了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景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泰安高新区中科恒信智能科技(泰安)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上甑机器人集成解决方案应用场景成功入选
2025-10-09 16:34:00
骨折伤者被困搁浅货船 无为市多部门紧急求援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无为市西河水域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当日10时11分,无为市公安局刘渡派出所接到报警
2025-10-09 17:12:00
无人机空投物资 潜山市天柱山镇成功营救出两名被困青年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一场历时近四小时的紧急深山救援行动在潜山市天柱山镇展开。两名青年因在未开发的虎头崖景区迷路,其中一人脚踝扭伤
2025-10-09 17:13:00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9日13时17分在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
2025-10-09 17:14:00
在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迎来了成立九周年的重要时刻。九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始终坚守政策性职能定位
2025-10-09 17:34:00
新生儿口吐白沫,山大附属儿医紧急为食管闭锁宝宝抢回“生机”
国庆假期期间,一名新生儿雯雯(化名)出生后即出现口吐大量泡沫,“像螃蟹一样吐沫,而且一吃就吐”,经当地医院食管造影确诊为“先天性食管闭锁”
2025-10-09 17:40:00
近日,中国银行邢台沙河健康街支行厅堂内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正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大厅内一位老年客户突然身体不适,跌倒在地,情况十分紧急
2025-10-09 17:44:00
余干县古埠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诗文朗诵大赛
童声琅琅,诵不尽百年风华;赤心拳拳,咏唱着时代新篇。近日,余干县古埠镇中心小学诗文朗诵大赛隆重举行。25名参赛学子同台竞技
2025-10-09 17:46:00
山海经主题研讨会在吉林动画学院举办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吉林动画学院承办的畅叙·互鉴汇融:山海经主题研讨会,日前在吉林动画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
2025-10-09 17:55:00
凌晨1点,林女士(化名)终于关掉直播间。她揉了揉酸胀的眼睛,习惯性地清了清喉咙——“咳……咳……”然后苦笑了一下,看着滴水不剩的水杯
2025-10-09 18:13:00
鲁医健康说|破除精神疾病污名化,科学认知是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