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袁 牧
1983年,十六岁的我破天荒成了全村第一个考上无为师范的人,也成了方圆数里农家孩子励志的榜样。
记得第一次跨进师范学校的大门,真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都那么令人神往。尤其是这里随处可见的柔和明亮的灯光,让我心安,也让我想起在农村家中夜晚读书时常常为缺少煤油点灯而犯愁的情景。
入读师范,给我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读书条件的改善。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日光灯洒下光亮,置身其中,顿感一股温暖流过全身。每当夜幕降临,教室窗户透出淡淡的柔光,如天上的星星,绽放着静谧的光亮,学子们的背影映衬其中,如童话里的城堡般温馨迷人。
学校执行严格的作息时间,晚上十点学生宿舍准时熄灯,巡查老师还会拿着手电筒挨个宿舍查看。我那时看书着了迷,睡不着觉就偷偷爬起来,溜到学校食堂门前的路灯下,沉醉在读书的幸福中。灯光昏黄,我静静地坐在台阶上,任灯光、星光和月光倾泻在身上,内心深处刻下永恒的光明。
学校阅览室是另一处让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我如饥似渴地读了四大名著和《静静的顿河》《红与黑》等诸多古今中外名著;阅读了舒婷、梁晓声、王安忆等一大批当代实力作家作品。小时候想读书没书读,如今好书任我读,我要把过去没有书读的时光都弥补回来!
我对书的痴迷,绝不亚于饥饿的人对一块面包的渴求。记得1986年暑假,学校阅览室需要集中整理图书,图书管理员朱老师请我帮忙,我当然十分乐意。那段时间,每天除了汗流浃背地爬楼搬书、码书,就是忙中偷闲地坐下来看书,整个人几乎泡在书堆里。与书为伍的日子,累并快乐着。
按照学校规定,勤工俭学者可以得到一些报酬的。我发现整理过后有一大堆不能上架的破旧图书,于是提出折价抵给我,钱一分都不要了。朱老师知道我嗜书如命,满口答应。我仿佛淘到宝贝一样激动地连声道谢。
那个炎热的夏天,我背了一口袋破旧图书,沿着乡间坎坷不平的小路,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赶回了家。这一口袋图书,像一盏明灯,点亮了我的文学梦;也正是这些图书,开阔了我的视野,引领我走进知识的殿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