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
周日早晨,当我还沉浸在睡梦中,突然妈妈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把我惊醒。想起今天还有校园小记者活动,我赶紧翻身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整理后,便和爸爸匆匆出了门。一夜的春雨,将路旁的樱花打得七零八落,满地尽是缤纷落英,外面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让混沌中的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学校门口,周末的校园里没有了平日的喧闹,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格外清脆悦耳。今天是我们小记者站王老师给我们上课,他可是我们学校公认的“大才子”,大家都非常期待。我迫不及待地爬上五楼,来到多媒体教室,一进门,就看到王老师在忙碌地做着各项准备工作,身后大屏幕上写着这次讲座的主题。虽然是周末,但小记者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甚至还有很多家长、老师也来旁听学习,不一会儿,偌大的教室已经座无虚席。
培训终于开始了,首先是新加入的小记者代表发言,虽然她是校园小记者站的新人,但她的发言自然流利,字字铿锵有力。
紧接着就是我们最期待的环节:王老师的讲座——《校园小记者写作的十大技巧》,这可是王老师精心整理给我们的“干货”,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如“的、地、得”分不清,这可是大家经常犯的毛病。但王老师用了几句简单的口诀,就让我茅塞顿开。再比如外貌描写不用“有”,写说不用“说”,写想不用“想”……一些我们写作时早已习惯了地表达方法,经过王老师深入浅出的举例修改,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还有关于环境描写和动词的用法,这些可都是我的强项,因为我爱看书,自认为积累了不少素材,所以写起来算得上得心应手,还得过老师的夸奖。但我的这些积累大多数都来自于书本,据此写出的文章缺少个人真情实感,读起来难免让人感觉空洞且脱离实际,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不足。
最让我惊愕的技巧是写作少用成语,大家顿时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可是违背常理的“技巧”啊!难道平时老师“教错”了?这时王老师不慌不忙地给我们娓娓道出其中的缘由。听着老师的解释,我深深地被老师的学识折服了。
最后学校党支部刘副书记给我们做了深情寄语:希望小记者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有理想、有责任心的新时代好少年。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的道理。作为一名校园小记者,平时应该多看、多读、多想、多写。我们的文章源于生活,只有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再去仔细整理推敲,加工形成自己的储备,最后厚积薄发,才能写成一篇篇出彩的文章!
市淮河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马馨怡
指导教师 钱光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