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通讯员 梅鹤然)“这是骗子的套路,不要被上当受骗了。”近日,庄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员收到某公司的来电咨询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发现其即将落入骗子的圈套。
该公司工作人员程先生收到了一位微信名为“A企业不良记录修复”发来的信息,声称自己是做行政处罚记录修复的,并向程先生发送了其公司在信用平台上显示的行政处罚记录。“网站上都显示了我公司的处罚信息,如果不修复的话,我公司生意还怎么做。”将信将疑的程先生,见到对方发来了自己公司在大量信用平台上显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后,有点慌了。
随后对方还向其发送了自己给企业修复成功的案例,表示经过自己的修复,处罚记录都是无法查询的,只要支付四千元,自己就能帮程先生的公司进行信用修复。
就在程先生焦急与对方进行联系的时候,突然想起庄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员给他送达的《信用修复告知书》,随即程先生立刻联系执法队,在看过程先生发来的对话截图后,队员立刻告诉程先生这是骗子的套路,利用企业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借机收取高额代理费用。程先生在得到执法队员的答复后,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多留了一个心眼。
根据《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于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满三个月/一年并完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规定的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登录“信用中国”、“信用浙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浙江)网站申请信用修复。
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醒广大企业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虚假宣传,企业不良信用记录的修复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任何声称能够迅速、简单地修复不良信用记录的机构或个人都是不可信的。如有疑问可向属地执法中队咨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