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潮新闻讯 在浙江,新生代企业家正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据统计,浙江省约10%的上市公司董事长、约20%的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主要负责人、约40%的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合伙人是“80后”。
民营经济大省的新生代企业家是怎样一群人?前不久,一个由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组成的百人学习团齐聚温州,共同开展学习交流。
记者在现场感受到一股年轻而强大的力量。与前辈相比,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创业的身法也更加轻盈,对重要精神的学习非常主动积极。
闲谈时的几个故事,或能一窥他们的所思所想。
精于专业,追求极致
“我曾是一名杀猪匠,现在每天研究的是工业美学。”上海华美电梯装饰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内电梯装饰行业的佼佼者,其董事长金立矿是温州永嘉人,听到家乡召唤新生代企业家开会,连夜从上海赶了回来。
从无知无畏的杀猪少年到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这注定是一个励志而坎坷的故事,但在金立矿口中叙述出来又充满了欢乐:“一开始我学的是空调制冷,但由于不会骑自行车,被打入冷宫当了几年杀猪匠。”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于技术实力有执着的追求,后来他又干上了东芝电梯搬运工,从此与电梯结下不解之缘,并逐渐走向创业之路。
在金立矿看来,创业其实源于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理念:少年时向往城市,青年时想从事体面的工作,中年了想要做强主业,渐渐就跑到了行业前列......只不过他很快就找准了锚点,然后坚定的做到极致。
对于他坚持的极致,金立矿这样比喻,“我们要把一平米的面积,做到1000米的深度。”在很多人看来,电梯装饰行业就是“电梯装潢+施工队”,一条不值一提的小众赛道,但金立矿一扎下去就是20年:从基础的电梯安装维护起家,逐步将业务延申到电梯内饰系统、电梯信号系统、电梯人机交互产品等系列解决方案。“哪怕一台电梯,用户也有审美、科技、环保等诸多需求,我们就是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种‘电梯子系统’、‘时尚消费品’。”
20年的追求和坚持,让华美电梯创造了上百项专利,也积累了优质的口碑,与三菱、通力、迅达、奥的斯、日立、蒂升等国际一线电梯品牌达成长期合作。如今,面临房地产市场下行周期,华美电梯依旧保持了稳定的业务增长。
“只要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无止尽,我们就一直具有存在的价值。”金立矿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电梯出货量已占据全球80%的市场,华美在高端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下一步,他们会积极布局高端家用梯业务,以及拓展智能汽车内饰行业,围绕“工业美学”和“个性化定制”继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生意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
当前,越来越多企业体会到了开放的重要性。怎样开放,怎样更好的拥抱世界?
记者曾听到过不少技术上、策略上的建议和启示,但在这次交流中,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孙娒却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爱国。
2013年,陈孙娒开启泵阀制造行业的创业之路,用了10年时间,将一家传统的微小泵阀厂,发展成为行业细分领域的佼佼者。2023年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泵阀界的一匹黑马。
然而创业之初,他却遭遇过一次自尊心的重大打击。当时,他第一次把公司生产的泵阀卖给一家法国企业。由于海运途中的磕碰,对方要求换货。当陈孙娒提出请对方在法国当地修理的建议时,对方不屑地说了一句话:“哪怕你们国家的产品出厂重做,也不够我支付法国当地的修理费。”
这句话,让陈孙娒至今难忘,也让他的好胜心骤然升起。他当即决定,把所有产品召回重新生产。他要让法国人知道,中国企业能做出高价、高质量的泵阀。
“这个决定让我亏了一大笔钱,但这个客户至今仍是我的忠实客户。”陈孙娒告诉记者,自那以后,他时刻提醒自己,走出去就代表中国,不能给祖国丢脸。“这倒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数智化、高端化方向迈进,以品质的提升和客服的稳定性良性竞争。”陈孙娒说。
随着泵阀越做越好,纽顿公司成为国际泵阀展会的常客。每次,他都会包下最好的位置,将展区布置成中国风。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要让中国制造走到世界的舞台中心,让世界尊重我们中国制造。”
“越是开放,越要爱国。越是爱国,越能赢得尊重。”陈孙娒说,不久前,有海外客户甚至在退休前专门带着接班人来中国拜访陈孙娒,并叮嘱“你一定要和纽顿好好合作。”
如今,“纽顿”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还在国际市场上也成功打响了品牌。陈孙娒创业11年,平均每年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
变则通,稳则久
当前, 全球经济波动、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无一不引发新生代企业家的焦虑。但当问到“你对未来企业发展是否有信心”的问题是,大部分新生代企业家给出的答案是:有。
信心来自何处?记者与两位专注企业商务服务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聊了聊,得到两个关键词:变与稳。
企业自身,要变。
全球贸易通董事长陈建旭主要为企业出海提供全球化数字营销和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更简单、高效的开拓全球市场,他的主要客户就是许多正在或将要走出去的民营企业。
“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大部分企业只停留在‘出口’的层面,不具备自主品牌,更不需要和终端市场打交道,如今情况正发生着巨变。”陈建旭观察到:
一方面,“出口”的逻辑发生着变化。随着中国高端制造的发展,越来越多无人机、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主流;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企业能够直接触达到终端用户,从而对产业链中上游进行重塑。
另一方面,从“出口”到“出海”的变化。由于“脱钩断链”政策影响或人力成本的上涨等种种原因,不少企业选择了出海——不仅仅是产品走出去,也包括工厂、产业链、投资、技术走出去。
“只有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才有更强的韧性和活力。无论被动还是主动,越来越多企业家都已在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陈建旭认为,这个过程也许充满风险、痛苦和焦虑,但这是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必经之路。
浙江企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娴给出的关键词是稳,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的稳。
徐小娴创办的企麟科技致力于打造企业服务生态,从企业注册到员工技能培训、法务咨询、纠纷调解等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因此,她能充分感知到民营企业对于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的期待。
近期,徐小娴关注到一些强烈的信号:一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民营企业关切的社会定位、政策取向、法治保障等给出明确指导意见,另一方面,税收、金融等规范性举措正在持续发力。“当法治环境持续优化,不规范的企业将加速出清,而优质的企业则会拥有更充足的发展空间,这对于实实在在想干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来说,是很大的利好。”她说。
她还关注到,近些年不少华侨有落叶归根、返乡创业的需求,她认为,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助于这些需求加速落地。
“接下来,在政府打造的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制度前提下,我们也计划推出外资企业来浙投资等企业服务,希望让更多外资企业感受到在华投资的信心。”徐小娴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3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