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2024年,车市还将如何“卷”?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1-17 09:42:00 来源:盖世汽车

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上,“价格战”从年初打到了年尾。

好消息是,在此前民众消费明显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车市却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车企之间的价格“血拼”,很好了刺激了终端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带来了2023年全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再次繁荣。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销售规模再创新高,累计批发销量达到2,553.1万辆,同比增长了10.2%。

但价格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二手车市场直接入冬,不少产品的保值率都成为空谈;其次新车市场的价格体系也直接拉爆,已经出现过多次新产品刚刚上市,就不得不被动调整售价,终端用户如同熟“韭菜”一般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之后,手上的钱袋子肯定会越捂越紧。当用户不敢轻易出手下单,购车的考虑周期被拉长后,对大多数品牌而言,营销工作量肯定要大幅度加重,成交的困难程度也将被不断放大。

经历过“残酷”的2023年之后,接下来的2024年,国内车市又将如何发展?车企还可以在哪些领域继续开“卷”呢?本文我们就来预测下,接下来一年,车企可能会深耕的领域。

价格战继续升级

第一个基本可以肯定会发生的事情,就是价格战在2024年还将继续升级。

为什么会打价格战?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竞争烈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为了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出一个比竞争对手更低的售价,而当大多数品牌都开始用这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时,大规模的市场价格战就随之而来了。

2023年第一波被大家普遍关注到的价格战,首先是在油车市场上开打的,在新能源车持续压缩油车市场规模的背景之下,市场行情本就不太理想的部分油车品牌率先扛不住市场压力,开始大幅度的下调旗下车型的终端售价。随后,新产品不断井喷的新能源车市场上,价格战也全面启动,不少中大型的电动车型售价都拉低到了20万元以内,战况也是相当惨烈。

进入2024年之后,以上市场行情还将继续延续。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目前,多数主流合资车企的燃油车,售前毛利还存在降价空间,这些产品在2024年肯定还将承受新能源车进一步的市场挤压,终端售价将会进一步下探。其次,对新能源车而言,随着电池成本降低,也会带来更大的调价空间。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降到了10万元/吨,对电池降本而言是利好消息,电池降本,也将比将助力车企继续下移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定价。此外,盖世汽车整理的2024年车企规划显示,新的一年, 多数车企均有推新车的计划,且新车价格降维已经成为趋势,预计市场竞争将更激烈。

超快充加速市场渗透

国内新能源市场正在迅速壮大,相关的配套业务也在持续完善。

对电动车用户而言,补能的便利性是大家普遍都会关注的核心问题,补能焦虑甚至都已经替代续航焦虑,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率的关键一环。

如何快速补能呢?

行业内目前有两条主要的路线:换电和超快充。换电路线目前的难度是基站投入、运营成本、电池成本还比较大,愿意加入“换电联盟”的企业相对有限,目前主要是蔚来“领头”,宁德时代、吉利、北汽等也有相关业务。超快充路线呢?超快充设施不用重新建设,在目前快充站的基础之上做升级就能够实现,所以从投入成本的角度考虑,超快充路线明显会更受欢迎,一众整车和电池企业,都已经在布局超快充。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此前曾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超快充渗透率将达到16%,到2030年将达到68%。

还有一个问题,到底什么速度才算是超快充。2018年美国能源部有过相关的定义,0-80%充电用时在10分钟以内,就是超快充。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的官方定义,大家普遍的认知中,超过3C以上的都叫超快充,也就是0-80%充电用时在15分钟以内的,都可以叫超快充。

L3开始普及

喊了多年的L3,在2023年年底阶段,终于迎来了落地应用的曙光。

首先是政策“开闸”了,11月17日,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基础上,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L3及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开展准入试点。

政策一出,已经准备多年的相关企业迅速开始行动,短时间内,宝马、奔驰、智己、极狐、长安汽车等多家车企都官宣了获得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消息,此外还有一大批车企也都在申报相关资质。

一场关于L3的产业布局,迅速就轰轰烈烈起来了。热闹背后,大家肯定都会关心一个问题,L3真的已经具备量产的技术前提了吗?在自动驾驶领域,L3可以算作是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的重要分水岭,也是把驾驶权从“人”移交给“系统”的关键转折点。

可问题是,在转折点上,权责的界定相对就比较模糊了,这应该也是L3此前迟迟没有获准上路的关键原因。L3以下车辆控制权完全属于驾驶员,L3以上绝大部分由系统主导,那L3阶段呢,驾驶员和系统究竟以谁为主,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此前甚至已经有车企宣布过要跳过L3,直接去攻坚L4,这么做可不可行不好说,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时间成本太高了。从这个角度看,L3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接下来的2024年,在政策和产业的双重助力之下,智驾领域新一阶段的厮杀,肯定将更具看点。

城市NOA加速落地

城市NOA也是智驾领域的一环,之所以把城市NOA单独拎出来做预测,是因为这个话题目前的热度实在是太高了,几乎所有主打智能化的企业,在推新品时,城市NOA都已经是绕不开的核心话题。

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NOA功能渗透率已经接近3%,较去年同期提升近一倍,该领域当前快速崛起的发展态势,可见一斑。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2024年NOA的渗透率还能继续保持翻倍增长,有望突破7%。

特斯拉是率先在国内开启NOA功能的企业,2019年特斯拉推出此功能之后短短3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内NOV领域就已经全面爆发,蔚来、小鹏、理想、长城、华为等国内厂商都在持续发力NOA,由此也带动了一系列的关联企业迅速冒尖,如不少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云服务等上游产业链企业,体量都是迎风而张,禾赛、速腾聚创、地平线等都已经是国内科技圈的新贵企业。

相较于高速路段,实现城市NOA的难度更大,路况更复杂,不可预见因素更多,对算法、感知硬件、计算平台等都会带来更大的挑战,相应的投入成本肯定也要水涨船高。但随着自动驾驶产业的持续向前推进,打通城市NOA又是必须要完善的部分,而且城市NOA对终端市场巨大的吸引力,也是车商不可不考量的因素。

目前,随着高速NOA功能逐渐进入规模量产的阶段,城市NOA的赛道也将加速。2024年城市NOA肯定会是主流车企重点布局的领域,接下来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无非就是具体的技术路线之争了(例如轻地图重感知等)。但从整体上看,一场围绕城市NOA的市场“卡位战”,即将在2024年达到高潮。

“挤爆”出口市场

2023年的国内汽车领域有两大主要特征,其一是新能源市场大规模跑量;其二就是出口市场全面起势。中汽协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汽车出口再创新高,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妥妥的世界第一,遥遥领先。

当前的国内汽车出口市场上,自主车企在集体发力,奇瑞和上汽乘用车是出口市场上的领头羊,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等也都有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

目前奇瑞在出口市场上主要依靠油车冲量,瑞虎系列、欧萌达5等车型,都是出口市场上的主力车型,在独联体国家和拉美市场上,比较受欢迎。

上汽乘用车也有多款车型在海外市场上持续热销,而且是油车和电车都有畅销款,其中电车主要出口欧洲市场,油车则已经在大洋洲市场、中东以及墨西哥等地区形成规模。

比亚迪也是近期出口市场上比较受关注的中国车企,2023年比亚迪的出口销量突破24万辆,较之上汽和奇瑞肯定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比亚迪这两年海外扩张的速度却是有目共睹。2023年比亚迪的出口销量突破24万辆,较之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布局海外市场的上汽、奇瑞,比亚迪的汽车出口绝对量肯定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比亚迪这两年海外扩张的速度却是有目共睹。其中元PLUS已经热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澳大利亚、泰国、以色列和欧洲市场上已经逐步站稳脚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在国内市场上持续承压的合资品牌,也已经把战略目光更多的投向了出口市场,内销转出口,已经是不分合资车企在华重要的“续命”手段。年初,北京现代公布了2023年的出口数据,突破1万辆,这家合资车企还表示,力争三年内达到10万辆的出口量规模。悦达起亚则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经重新定位,官方此前曾宣布将盐城工厂打造为全球出口基地,2023年悦达起亚的出口销量达到8.6万辆,同比增长125%。此外,特斯拉、福特、通用、宝马、本田、丰田等也都有在中国生产,然后“反向出口”的业务。

2024年,车市还将如何“卷”?

图片来源:广汽本田

基于当前出口市场的现状,盖世汽车预测,2024年国内乘用车出口辆或将达到530万辆,其中油车出口350万辆左右,电车出口180万辆左右。

新的一年,油车出口大户如奇瑞等,在不少目标市场上都已经具备不错的号召力,继续扩张的前景不错;现代起亚等日韩合资车企转型发力出口的势头,也将进一步扩大,这些都将是出口市场继续壮大的有利条件。电车市场上,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近期都颁布了加强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对中国新能源车型而言,无疑也会是重大的利好。但在欧洲市场上,部分国家出台了排除中国电车的补贴新方案,欧盟的反补贴调查等,都是潜在的不利因素,国产新能源车出口要承受一定的压力。

明星企业进一步搅局

小米和华为,会是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上,两个重要的变量。

华为不造车,但华为汽车生态的产品定义、技术研发以及商业应用能力,都已经被多次证明过,和华为深度捆绑的汽车品牌,市场上号召力都有了质的提升。目前,长安、赛力斯、北汽、江淮、奇瑞等品牌,都在持续加深和华为之间的合作力度。此外,去年年底,华为还宣布要拆分自己的汽车业务,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并广发“英雄帖”,邀请不同的企业一起参与到这家新公司。

华为的行为也被视作是要在中国汽车圈打造一个超级联盟,这个联盟的成立,不仅可以更好的解决华为汽车业务持续亏损的问题,还将打消车企的“灵魂论”顾虑,大力度的“炸向”汽车供应链产业, 这个联盟一旦成行,中国汽车市场上真正的“团战”时代,或将正式拉开帷幕。

小米汽车同样是2024年被寄予众望的车市变量。

用时三年,在吊足了观众胃口之后,小米汽车终于赶在2023年结束前揭开了面纱,首款量产车型小米SU7,在2023年12月28日正式亮相,此外,小米汽车还首次展示了自己储备的核心技术库,超级电机、9100吨压铸技术、全栈自研的智驾技术等,小米造车的系列成果,都是最近一段时间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2024年,车市还将如何“卷”?

图源:小米汽车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小米首款车型的最终定价了,小米汽车官方透露出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小米SU7不便宜。但不得不说的是,大众之所以格外关注小米汽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期待小米能推出一款低价好车,而且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打价格战的现实,也对小米推高价车不利。到底该如何定价,已经是现阶段考验小米汽车高层的核心问题。以当前的市场关注度看,如果给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后来者小米引爆汽车市场,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增程“扩圈”

过去多年,行业内一直都流行着增程是不是落后技术的讨论,但无论这项技术是先进还是落后,终端用户对此买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抱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心理,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加入增程阵营。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汽车市场上,有销量数据的增程式车型共计14款,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增加到了22款。

2024年,车市还将如何“卷”?

理想汽车是增程电动的坚定拥护者,旗下目前在售的产品,主打的也是增程动力。理想汽车之外,问界、哪吒、零跑等新能源品牌也都切入到了增程领域,长安系目前也逐步显露出了要深耕增程市场的企图心,长安深蓝已经有两款增程式车型在售,长安启源推出了A07的增程版本,近日,阿维塔在自己的2024年新车规划中也表示,要推出4款增程式动力车型。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2023年的广州车展期间曾做过展望,在其看来,中国自主品牌还在坚持多档PHEV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都转换成增程式技术路线。李想还表示,这个判断可以在2025年来验证。

2024年,车市还将如何“卷”?

对此,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判是,增程式乘用车市场目前确实具备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短时间内,高压充电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被视作动力电池终极方案的固态电池,大规模普及也尚需时日,增程式产品在续航和成本(较之纯电车)方面都还具备比较强的竞争优势,再加上新能源市场仍在快速扩张的前提条件,一段时间内,更多企业会“卷”向增程市场,是可以期待的行业趋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龙年车市十大猜想
...市场的持续高增长表示过担忧,但考虑到出口的高增长、新能源消费巨大潜力和惯性,似乎乐观派还是占据了上风。谈及今年车市发展预期,中汽协预测,今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
2024-02-18 09:14:00
价格战、反向合资、洗牌、裁员等,十大车圈关键词贯穿2023年
...占率持续攀升、中国汽车出口创造新纪录等等。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掀起新一轮新造车风潮,与此同时,威马、恒驰、天际和广汽三菱等
2024-01-09 10:10:00
2024中国车市的十大悬念
...元。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1.6%,比2022年提高5.9个百分点
2024-01-22 11:36:00
易车发布《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洞察报告》 “十大关键词”复盘2024车市风云
...,占当年新车的20%,新车数量持续攀升。从能源类型看,新能源车系不断增多,燃油车逐渐式微。2024年新车里,新能源车系占比达45
2025-01-26 13:14:00
4月新能源车市:传统车企冲高,新势力狂堆“量”
...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和长城等品牌发布产销数据后,新能源车市场整体格局和排名已经浮现。乘联会根据月度初步数据综合,预估4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0万辆,同比增长33%
2024-05-08 17:49:00
比亚迪又卖疯!理想反弹,5月销量榜单公布
...迪之外,奇瑞集团5月也有亮眼表现,尤其是在出口以及新能源领域。根据奇瑞控股集团发布的销量快报,5月份奇瑞集团销售188
2024-06-04 13:40:00
中国SUV全球销冠花落他家 这家车企为何如此勇猛?
...车销售SUV车型超过143万辆。纵观车市,在存量竞争加剧和新能源浪潮汹涌而来的背景下,奇瑞汽车成功无疑更加值得关注。黑天鹅与灰犀牛齐现 车市欠缺“务实”精神正如开篇提到的,中
2024-04-11 13:57:00
...、4.43%。注:汽车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2024年5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回暖。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
2024-06-03 11:13:00
车市内卷的本质是竞争,下半场将以技术战和价值战决胜
...、卷速度、卷流量,甚至卷老板的氛围之中。一边是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另一边则透过数据传导出市场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
2024-06-09 19:16: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颜值价更值,标配即高配,艾力绅焕新上市真“一部到位”!
在中国汽车市场,MPV的角色已完成转变。它不再只是商务接待的符号,更成为多元家庭生活的核心载体,既要满足三代同堂的出行刚需
2025-09-04 22:04:00
2025第三十二届东营(秋季)汽车博览会开幕
大众网记者 王丽臻 东营报道为进一步激发秋季汽车消费市场活力,9月4日,“2025惠享东营消费年”汽车促消费活动——第三十二届东营(秋季)汽车博览会在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2025-09-04 18:09:00
赠票!网红车模揭晓!2025青岛秋季国际车展9月11日开幕!
开幕倒计时7天!9月11日,2025第二十四届青岛秋季国际车展将于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崂山区)盛大启幕。以“向新而行 智联无界”为主题
2025-09-04 18:35:00
近日,为答谢广大客户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信任,富德生命人寿石家庄中心支公司举办了一场VIP客户尊享荟活动。本次活动以“骏驰人生 共驭尊享”马术为主题
2025-09-04 16:45:00
大众网记者 吕雯雯 泰安报道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
2025-09-04 10:15:00
大皖新闻讯 国际豪华汽车展、两院院士云集一堂、安徽首届汽车宝贝才艺秀、“美食+老字号”展现……9月4日,记者从合肥市了解到
2025-09-04 10:2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9月2日上午,特斯拉南京禄口交付中心顺利完成南京地区首辆ModelYL的交付仪式,标志着这款备受期待的六座智能SUV正式进入本地用户生活
2025-09-04 07:41:00
五年前多花十几万升级豪车配置 二手评估却发现估值更低
五年前买进口保时捷被要求多交十几万元升级车轮和内饰,如今想过户给他人经二手评估却发现,价值竟然比原装车还低了5万元左右
2025-09-04 07:46:00
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里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举行阅兵式
2025-09-03 18:16: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孙上修 马瑞制作 范欣卓
2025-09-03 20:22:00
最新国际标准发布,全球轮胎行业有了潍坊诸城标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 通讯员 王凯近日,由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修订的ISO 16650:2025《胎圈钢丝》国际标准正式批准发布
2025-09-03 22:14:00
2025齐鲁秋季车展“薅羊毛”攻略来了!
9月4日-8日,2025齐鲁秋季车展暨第五十二届齐鲁汽车展览交易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可爱“云咩咩”空降车展现场,组委会联合各大展台为消费者提供云咩咩限定玩偶
2025-09-03 15:32:00
朱广权喊风神放手一搏,风神L8限时置换价11.39万元起 扫码阅读手机版
.wordContentCss_17568880821501{ font-family:微软雅黑; font-size:12pt
2025-09-03 16:32:00
至好臻品挚爱共鉴!吉利全新博越九江上市品鉴暨交付家宴圆满落幕?
当“新一代家用SUV首选”遇上九江的烟火温情,一场融合品质品鉴与家庭欢聚的盛会,在这座江南名城温情启幕。2025年8月31日“至好臻品挚爱共鉴——“新一代家用SUV首选”吉利全新博越上市品鉴暨交付家宴”在九江圆满举办
2025-09-03 11:09:00
长城皮卡1-8月全球累计销售12.3万辆 同比增长4.8%
日前,长城皮卡公布8月销量数据,长城皮卡8月全球销售13322辆。1-8月,长城皮卡全球累计销售123322辆,同比增长4
2025-09-02 1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