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在南海深处建设中微子望远镜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5 07: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中国在南海深处建设中微子望远镜

可通过地球自转实现对不同方向中微子的无死角观测

中国在南海深处建设中微子望远镜

中国在南海深处建设中微子望远镜

2022年底

在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交通大学支持下,“海铃”一期项目启动,拟在选定海域建设10根线缆,并通过长距离海缆连接南海某岛基地。

2026年

预计成为世界首个近赤道的小型中微子望远镜,开展对银河系内外的天体源搜索,并完成建设大阵列的全链技术验证。

2030年前后

“海铃计划”的终极大阵列形成,预期超越目前世界最大、最灵敏的中微子望远镜“冰立方”,成为国际最先进的中微子望远镜。

本组文/综合新华社客户端、解放日报、中新网报道

本组图/据解放日报

我国正在南海建设世界首个近赤道的中微子望远镜,被命名为“海铃计划”,并计划在后期大规模建设中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从贝加尔湖到地中海,再到南极冰层深处“冰立方”,加之我国的“海铃计划”,各国纷纷扎进大洋大海大湖,在深水中侦听并捕捉宇宙中的“幽灵信使”——中微子。

“海铃计划”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宣布“海铃”中微子望远镜完成概念设计,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自然·天文》杂志。“海铃计划”首席科学家徐东莲为论文通讯作者。

为何要捕捉中微子?

携带大量宇宙奥秘 可通过其知晓天地

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基本粒子,中微子不带电,质量极其微小,只参与物质间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

在宇宙中产生的中微子可轻松穿过黑洞等各类致密天体环境,而且不改变方向,携带大量天体物理信息,不远“亿万光年”光临地球。人类已知3类中微子,包括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科学家对其的研究已屡次刷新人类对基本物理规律的认知,并多次获得诺贝尔奖。

在“海铃计划”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看来,通过“幽灵信使”直接回指源头,探索无穷宇宙,不仅可以解开太空中宇宙射线起源的世纪之谜,还能检验时空对称性、寻找量子引力并间接寻找暗物质。

中微子如幽灵般难以捕获,必须在极深处、无人区建立超大体积、超级灵敏的粒子探测器,才能更精确地定位遥远神秘的中微子源。据了解,目前世界最大的中微子望远镜为美国在南极建造的“冰立方”,该设备埋藏在南极冰层以下1.5千米到2.5千米处,由5000多个探测舱组成。其2013年发现银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开启中微子天文学新时代。

探测中微子除了可“上知天文”,还能“下知地理”,因为中微子可以穿越整个地球,利用这些粒子就能为地球做CT,真正透视全球。

“海铃”长啥样?

1200根垂直线缆 串起2.4万个探测球舱

据悉,“海铃”中微子望远镜台址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深约3.5千米的深海平原。由于位于赤道附近,“海铃”中微子望远镜可以通过地球的自转探测360度全天域的中微子,实现对不同方向中微子的无死角观测。这与南极“冰立方”以及北半球的其他中微子望远镜,形成了完美互补。

该中微子望远镜的探测器阵列由1200根垂直线缆组成,每根线缆长约700米,间距70米至110米,垂直锚定于海床上,并搭载20个高分辨率光学探测球舱,各条线缆共搭载2.4万个探测球舱。“海铃”阵列直径约4千米,总占地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可监测高能中微子反应的海水体积约7.5立方千米,设计寿命为20年。它们如同深海中的一串串铃铛,静待高能中微子的到来。

2021年,由徐东莲担任航次首席科学家的“海铃探路者”项目团队完成首次南海海试,共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向阳红03号科考船等的近80位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此次任务验证了候选海域作为“海铃”中微子望远镜台址的可行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二代中微子望远镜扎堆深水,在南海、南极、贝加尔湖、地中海捕捉宇宙幽灵信使
...里?从“贝加尔湖实验”、“地中海望远镜”到“太平洋中微子实验”,再到我国科学家参与的南极“冰立方”二代、我国科学家主导的“海铃计划”南海中微子望远镜,在世界各大洲的湖海深处,
2023-09-12 13:51:00
...闻网10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正式发布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蓝图。“海铃计划”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发起并牵头,旨在探索建设中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项
2023-10-11 16:19:00
在3.5公里深的海底,中国2030年将建成国际最先进中微子望远镜
...远镜,它可以朝下看,是反直觉的。”10月10日,在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的蓝图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卢征天这样形容,“它看的是穿过整个地球的中微子,它们来自遥远
2023-10-12 15:19:00
...水里?从“贝加尔湖实验”“地中海望远镜”到“太平洋中微子实验”,再到我国科学家参与的南极“冰立方”二代、我国科学家主导的“海铃计划”南海中微子望远镜,在世界各大洲的湖海深处,
2023-09-11 06:06:00
中国打造水下高能中微子望远镜:样机精准投放水下1600米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器的协助下,顺利完成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HUNT)探测器单元样机的布放任务。此次布放的探测器设备,包括4个新型探测器单元、1个LED光源刻度单元等。它
2025-02-05 14:42:00
在深海聆听“幽灵粒子”
...镜利用整个地球作为屏蔽体,捕捉从地球对面穿透而来的中微子,通过地球自转实现360度全天域探测“中微子是非常神秘的宇宙幽灵信使,也是研究极端宇宙的利器,是连接宇宙中极大和极小完
2024-01-09 16:37:00
...旭)人们靠什么了解宇宙?除了看得见的光,还有神秘的中微子。它们几乎不与物质发生反应,可以从致密的天体环境当中逃离出来,是研究极端宇宙的利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学者
2024-01-09 00:03:00
...,并通过南极冰层发现了来自其他星系几乎无法探测到的中微子。然而如今,由于基础设施问题和电力供应有限,两个大型新项目建设可能会推迟数年。据《科学》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
2023-06-27 05:44:00
...称,研究人员提出了证据,检测到迄今发现的最高能宇宙中微子,其能量估计比此前检测到的任何中微子高约30倍。这一粒子物理学研究重要结果由欧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远镜(KM3NeT)合
2025-02-14 14:2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