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乐业群众放下“老饭碗”乐享“生态餐”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16 07: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天然氧吧养生 山水美景引客 有机蔬菜畅销

乐业群众放下“老饭碗”乐享“生态餐”

乐业群众放下“老饭碗”乐享“生态餐”

乐业县充分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图为该县大石围天坑群的“云海天舟”美景。

本报记者 凌 聪 通讯员 黄瑞玲 韦明甫 文/图

乐业县山雄、水秀、洞奇,森林覆盖率达83.49%。过去,当地传统农业比重大,工业基础薄弱,群众守着绿色“厚家底”发展传统种植业,靠天吃饭。近年来,该县聚焦“绿水青山”保值增值,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改革集成试点工作,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新举措、探索低碳高效农业新模式、打造绿色经济发展新引擎,在生态产业化的路径上持续发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多元化“生态餐”。

放眼今日乐业,融入现代科技的有机农业朝气蓬勃,融入低碳理念的绿色工业生机盎然,融入特色文化的康养旅游引领时尚,该县依靠生态优势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猕猴桃、刺梨、蔬菜等特色产业规模超30万亩,一批风电项目、光伏项目并网发电。今年截至2月20日,全县接待游客49.06万人次,同比增长145.08%;实现旅游收入39885万元,同比增长133.98%。

A 护绿增绿用绿 “氧吧”释放红利

在雅长乡尾沟村密密麻麻的山林中,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不时传出,一条土路蜿蜒曲折延伸。“这条路是护林员走出来的,巡山一次大约要半天,野猪、蜂、蛇等野生动物很常见。”尾沟村林长吴兴隆说,通过常态化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不受破坏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习惯。

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是乐业的宝贵财富,该县制定自然保护地范围区域“一张图”,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林长制,科学划分护林网格、划实管护面积、划清管护对象,聘请1400多名生态护林员,坚持防火与病虫害防治“两手抓”,以生态“含绿量”谋发展“含金量”。

行走在乐业的城镇、乡村,满目皆绿,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植被资源优势,为乐业空气负氧离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连续5年排在广西前列。这里大部分区域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万个,宛如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向往大自然的游客慕名而来。

众多游人到“天然氧吧”打卡,居民从好空气中尝到了“甜头”。乐业打造龙云山故事小镇、大石围“云海天舟”、牛坪地质公园等一批休闲养生基地,推出“高山有机空气+生态有机茶+有机大米”养生套餐,受到游客欢迎,很多人专程前来休闲养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天然氧吧”持续释放红利。

B 打造户外乐园 生态资源“变现”

节假日,在乐业马坪攀岩广场、罗妹广场健康步道以及各景区的登山步道,一批批户外运动爱好者结伴而行,一边领略大自然美景,一边锻炼身体。“我们不定期邀请全国各地的攀岩运动员和探险爱好者开展山地绳索技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挖掘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地心之旅’系列产品。”该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戴建军说。

乐业拥有天坑、溶洞、森林等“奇、秀、幽”的特色景观。该县持续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推出爬山、骑游、徒步、露营、攀岩等健康时尚、绿色低碳的户外运动项目,打造户外运动乐园,发展新兴时尚体育运动。目前,全县已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亚洲攀岩锦标赛、全国徒步大会百色“地心之旅”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

“我们以高颜值的绿水青山作为天然户外运动场,积极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体育与乡村振兴、生态资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潜力。”乐业县委书记冯艺介绍,该县发展“旅游+”“康养+”新业态,加快推进“山水甘田”“奇幻农庄”“地心之旅”等项目,让游客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山水洞天”的景致。去年,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335万人次,旅游总消费35亿元。

在乐业逻沙乡全达村、逻西乡个马村等地,巨大的风车叶片随风转动,与蓝天、白云、花海相映成景。该县利用辖区内高山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建设17.2万千瓦风电项目,目前,一、二期项目50台风机已全部投运。“风车既能发电,又是景观,为我们村持续带来效益。”全达村支书滕德交笑着说。

C 打好“有机”品牌 发展低碳农业

3月13日,位于乐业县甘田镇的高山蔬菜基地,一辆辆大货车停在公路边,菜农忙着采摘新鲜蔬菜。“我在基地里务工,负责管护和采摘蔬菜,每个月收入约3000元。”农户黄氏用说,这里的高山蔬菜品质佳、口感好,很受市场欢迎,不少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

乐业利用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及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优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甘田镇、逻沙乡打造3600亩标准化高山蔬菜产业园,实行“粮菜轮作、一粮多菜”模式,配套建设绿色有机肥料厂、农产品冷链物流、蔬菜恒温加工车间等设施,构建种植、肥料、包装、储藏、冷链物流等一体化高山蔬菜全产业链,带动400多户农户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平均每天吸纳上百名农村劳动力务工。

“乐业高山蔬菜”品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该县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益农链,按“圳品”标准规范种植高山蔬菜,蔬菜采摘后通过标准化农残快速检测室安全检测,实行产品统一打码认证,实现来源可溯、质量可控。目前,全县高山蔬菜基地年产蔬菜1.2万吨,每天有20余吨高山蔬菜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该县启动碳中和低碳农业碳汇研究项目,在盘查农业碳汇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开展猕猴桃、油茶、芒果、刺梨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开辟“绿色经济”新路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游客20多万人次,促进农民增收600多万元,大大提升了群众存在感、幸福感、获得感。
2023-02-21 09:28:00
韶关乳源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治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构筑健康产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多层次融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
2023-03-07 19:13:00
让农牧民群众端牢“生态饭碗”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黎晓刚 摄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牧民都是生态护林员,现在我们既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又能增加收入,环境在变好的同时生活条件也在慢
2023-03-18 08:15:00
巫溪 产业振兴打开绿色崛起之门
...态优势,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目前,已种植太白贝母、独活、党参、重蒌、云木香等各类药材4500亩。其中,“巫溪独活”成功通过国家地理商标认证。为
2023-02-03 03:55: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让“菜园子”鼓足群众“钱袋子”——道真自治县做强做优特色蔬菜产业隆冬时节,在道真自治县河口镇幸民村的蔬菜基地,村民们熟练地将刚采收的花菜、卷心菜进行称重、装车,
2023-01-03 09:44:00
福建屏南“拼经济”:建设三个产业发展基地
...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委书记党帅表示,围绕“建设县强民富生态美的山区发展一流县”这个总目标,全面推动绿色工业、高山农业、乡村文旅康养“三个一流”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速上争当全省山区县
2022-12-22 16:33
一位农村领头雁的心声:让村民在家门口端起“幸福饭碗”
...题:一位农村领头雁的心声:让村民在家门口端起“幸福饭碗”作者 高瑞峰 赵娟让村民在家门口端起“幸福饭碗”,这是王永强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事。“全村7000多人口,人均一亩二分地
2022-12-31 20:53:00
西昌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区“零碳”示范模式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黄水塘村探索建设高山冷水生态养殖基地山林清幽,山泉潺潺,阵阵清风顿感心旷神怡,让人情不 自禁地坐在溪边石头上,放松心情、享受自然。这里就是背靠螺髻山的西昌市黄联
2023-02-13 14:56:00
...立业,是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五指山依托生态优势,加快“六园”建设,推动人才入村下乡引领、指导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村貌改善;通过招商引资、选派“生态科技特派员”
2022-12-15 21:25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