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姜维九伐中原,若联合此人必能一统三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16:34: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太监最猖獗的时期之一。特别是东汉后期,皇帝与太监一道盘剥百姓、卖官鬻爵,使得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酿成了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埋下了东汉灭亡的导火线,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

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归附蜀汉后曾先后四次随诸葛亮出师北伐,立下了许多战功。诸葛亮逝世后,他从容镇定,有条不紊地整顿军马安全撤退。费祎死后,他总揽军权,曾先后多次出兵北伐,决心完成前人未竟事业统一天下。直到刘禅投降,西蜀灭亡后,他还想利用钟会复兴蜀汉,可见出他忠于蜀汉的坚定信念。

姜维九伐中原,若联合此人必能一统三国

就姜维的军事才干来说,他属于三国后期第一流的军事统帅,丝毫也不比魏、吴两国的将帅逊色。虽然北伐战争的战绩并不理想,但却不能因此而贬低他的军事才能。因为他面对的敌人是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都几倍于他。而且他的军事对手邓艾也是当时第一流的统兵将领。更为困难的是姜维历年征战都是在克服重重内部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北伐初期,他受制于蒋琬、费祎。费祎认为:“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

姜维九伐中原,若联合此人必能一统三国

有次,他向后主启奏,建议除掉黄皓,后主说了一句:“皓趋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他马上就“惧于失言,逊辞而出”。后来后主叫黄皓来向他赔罪,他竟要求去沓中种麦,“以避内通”。结果更助长了黄皓之流恶势力的发展。

刘备死时,刘禅已经16岁了。在古代,这样的年龄已被视为成年人。照说,诸葛亮辅佐起来,应该比较轻松。然而并不是。诸葛亮一方面要着手准备北伐,处理军政大事;一方面又要悉心照顾刘禅,事必躬亲。很明显,诸葛亮对刘禅是不放心的。最大的不放心,就是担忧他“亲小人,远贤臣”。这里是“小人”,指的就是心腹太监一类人物。

对皇帝来说,宦官比任何势力都值得信赖,原因很简单,太监政治上可靠-----政治上可靠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太监没有生育能力,这样就会出现两个结果:第一,没有子孙就没有野心。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核心,没有孩子,他们就用不着费心劳神;所以,他们不会搞曲线救国第二,没有子孙就不可能通过血缘培养势力;

姜维九伐中原,若联合此人必能一统三国

黄皓受刘禅宠爱,史载其“便辟佞慧”,是个聪明、阴险的家伙,害人还不显山露水。诸葛亮心腹董允,一身正气,为黄门侍郎、侍中,经常责备黄皓,因此黄皓不敢为非作歹。公元246年,董允去世,黄皓开始有权力;到258年,黄皓开始独揽朝政,排挤姜维,蜀汉朝纲败坏,5年后亡国。

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带兵迎战,前锋被邓艾打败,情况紧急。邓艾劝降诸葛瞻说:“若投降,必上表封你为琅琊王。”诸葛瞻悲痛地说:“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又不能守国土,有何面目回去呢?”遂与邓艾决战,兵败身死。易言之,姜维要想除黄皓,就应当争取执政的诸葛瞻、董厥支持,而双方的主要分歧点便在于北伐。从攘外必先安内计,姜维应放弃连年北伐,与尚书台达成共识,实现除黄皓之目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9: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他有3个欠缺,如能克服,必能统一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智慧的象征。人们提起他,总会想起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和智慧,以及那句悲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然而,尽管他倾尽一生,策划了六次
2024-11-03 09:36:00
韩信若来到三国,有机会取得胜利吗
...国时期,以他丰富的战例和过人的用兵智慧,指挥蜀军北伐,必能建功立业,使蜀汉国力日渐强盛。相较而言,诸葛亮则擅长谋士之术。他善于部署,平日里也勤于学习各种兵法策略。但毕竟缺乏实
2023-10-12 16:20:00
史料记载诸葛亮上朝带一百甲士随扈 ,他在防备谁?
...诸葛亮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临终嘱托:“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刘阿斗)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听后百感交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跪地答道:“臣敢
2023-07-16 06:22:00
...中,临终又将后事托付给他,并且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此托付后事,重情重义的诸葛亮又怎会不鞠躬尽瘁呢?《三国志》中记
2023-08-24 13:48:00
甘肃有一姜维墓,枯草遍地、至今无人祭拜,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放弃。他呈书于刘禅道:“祈望陛下忍数日之辱,臣姜维必能令社稷化险为夷,江山由黯复明!”力量缺失,他便借力使力;机会未临,他就自行缔造;总之,为着往昔的承诺,姜伯约断不会坐以待
2024-08-25 10:45:00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如何?他为何不阻止刘备进攻东吴?
...正放心。白帝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话和诸葛亮后来的“鞠躬尽瘁”,既不是刘备首创,也不是仅仅只发生
2023-05-16 18:22:00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让他辅佐刘禅。 荆州的失去,意味着蜀汉失去了进取中原的最佳通道。刘备和诸葛亮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设计了夺取荆州和西川,然后两路出兵,进取中原的想法。此时,荆州的丢失不但毁
2023-06-14 10:29:00
为何说此人不死,诸葛亮必能一统三国
...上历史舞台。于是时至今日,不少人说此人不死,诸葛亮必能一统三国,甚至可能篡夺刘备江山!想来大家一定都知道“大意失荆州”的故事,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
2023-05-15 11:27:00
为什么诸葛亮执着于北伐?真的是简单的忠诚于汉室吗?
...采取“联合东吴、对抗曹魏”的策略,等时机成熟再北上中原。这个策略虽然听起来宏大,但实际上背后藏着蜀汉生存的“必修课”。蜀汉的地理位置虽有险山保护,却也意味着一旦没有发展空间就
2024-11-03 0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