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全国总决赛成绩揭晓
我市选手获得6个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陈伟华)近日,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全国总决赛成绩揭晓。我市师生获得6个一等奖,分别是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的《阿土列尔》、黄岩区实验小学的《采蒲台的苇》、三门县实验小学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玉环市环山小学天河路校区的《归国》、黄岩区实验中学的《吹号者》、台州市教师朗诵艺术团的《等待》。
据悉,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经过全国各省选拔推荐,2022年共有3754个作品入围全国复赛,1370个作品入围决赛,330个作品进入总决赛。我市除了这6件作品获一等奖之外,还有1件获二等奖,4件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在小学组比赛中,作品《阿土列尔》介绍的是在四川大凉山,有一个叫阿土列尔的悬崖村,自古以来,村民们上下山只能依靠藤梯。2016年之前,该村没有水电、没有网络,也几乎没人上学。2016年,悬崖村钢梯搭建工程正式启动,钢梯的出现,让他们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参加诵读的6名孩子音色自然纯真,朗诵情感丰富,画面淳朴,让听众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期盼和欣喜。
《采蒲台的苇》歌颂了勇敢的抗日英雄们,孩子们在演出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用自己的声音,传递英雄们的坚毅与忠贞。《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女作家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诵读者在诵读中全情投入,营造出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归国》讲述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历经艰险,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故事。学生们以深情的朗诵,重温了钱老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在中学组比赛中,黄岩区实验中学的参赛作品《吹号者》,是艾青的一首现代诗。演员们用扎实的朗诵功底、真挚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吹号者和血色铜号的形象,讴歌了革命年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个作品的呈现,对于陈柳妤、夏馨逸两名初中女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此,她们付出很多努力,也在经典作品诵读中获得了力量。
台州市教师朗诵艺术团的参赛作品《等待》,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事迹。生动感人的诵读表演,使该作品荣获教师组一等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