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过六成 主产区绘就农田好“丰”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15 15:3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李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秋粮已收获64.3%,进度同比快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秋种正陆续展开。

分地区看,黄淮海和西南地区秋粮收获过七成半;西北地区收获过八成;东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过半。

10月10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二安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大型收割机在金色豆浪中穿梭,一颗颗金黄色的大豆被卷入机仓,脱粒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种粮大户徐永齐喜笑颜开,“晒”起了丰收成绩:“今年种植面积发展了300多亩,大豆产量300多斤/亩,玉米产量1300斤/亩,总产量就是1600多斤/亩,总体算下来,新法子的总收入比之前提高不少。”

徐永齐所说的“新法子”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高级农艺师杨广军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宽窄行种植,将过去的单一品种种植转变为玉米大豆高低作物搭配间作,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在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同时,也能让农户实现一亩土地双份收入。

近年来,黄淮海粮食主产区不断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细,持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破解了耕地资源制约,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从而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稳产增收目标。

数据显示:2024年,内黄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3000余亩。眼下,大豆已全部进入成熟收获期。“按照当前市价估算,每亩大豆玉米间作收益可达1500元以上。”杨广军说。

今年,农业农村部大力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推广合理增密、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带动了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亩穗数普遍增加。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表示,从全国层面看,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特别是以玉米为主的高产作物面积增加。

“另一方面,各地通过组织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高产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增加种植密度,夯实了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朱娟介绍。

粮食生产一茬接着一茬,秋收过后,各地秋种也陆续开始。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两成。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预计未来10天,西北、华北、黄淮和江淮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墒情适宜,利于玉米等作物收获晾晒、棉花吐絮采摘和冬小麦适时趁墒播种。

专家建议,北方秋收地区要抓住有利天气加快秋收进程,做好粮食收晒和存储工作,确保颗粒归仓;西北、华北、黄淮等已完成秋收的地区应及时腾茬整地,适时趁墒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要着重做好蓄水保水工作,降水较为集中的地区要注意田间排水,确保后续秋播工作不受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秋粮收获进行时:农户抢收忙 “丰”景美如画
...国秋粮收获近六成。眼下,全国秋粮收获加紧进行,粮食主产区抢农时、赶进度,全力以赴抓好秋粮收获,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行走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广润坡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收割机带着隆
2023-10-12 15:01:00
...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超2000万吨,粳稻、玉米、大豆等将于11月集中上量。秋粮收获分秒必争,粮食收购储备紧密跟进,在全力投入让
2024-10-19 10:02:00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1月22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6000万吨。截至目前,南方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在六成左右;东北、华北地区玉米正在集中上量,
2023-11-30 12:07:00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过四成 主产区已进入收获高峰
...生产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主产区收获进入高峰期,进度过四成。分区域看,西南地区收获近七成,黄淮海和西北地区过半,长江中下游和华南过四成半,东北过两成半
2024-10-08 13:55:00
又是一年收获时 多地共绘秋收好“丰”景
...除了玉米,北方水稻也进入收割期。作为辽宁重要的水稻主产区盘锦,当地165万亩水稻开始大面积收割。大型水稻收割机正开足马力驰骋田间,割稻、脱粒一气呵成。 广东:千万亩晚稻开镰收
2023-10-18 12:58:00
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已过六成 麦收总体进展顺利
...,占全县小麦种植总面积的97%。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小麦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1
2024-06-08 15:46:00
全国秋收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目前,全国秋收已过七成,部分主产区秋收工作基本结束,进度快于去年同期,秋种也正有序展开。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总体来看,今年秋粮播种以来,天气条件较
2024-10-21 00:43:00
秋粮收购超1.4亿吨
...记者刘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透露,截至目前,全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1.4亿吨,整体收购进度约七成。目前,东北、华北地区秋粮正在集中上量,进度在六成左右;南方旺
2024-02-07 05:42:00
...平稳有序。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7月2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超3800万吨,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的六成左右。当前小麦收购进展总体顺利,市场购销较为活跃,
2023-08-04 10: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敏感肌用什么洗面奶温和不刺激?适合男生用的洗面奶推荐
《2025中国皮肤健康产业白皮书》(中国皮肤科协会与某电商平台联合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敏感肌人群已达2.5亿,其中男性占比40%
2025-11-05 11:41:00
告别色斑用什么产品好?2025年十大祛斑品牌测评
每天早上化妆时,看着镜子里那些顽固的色斑和暗沉,费尽心思用粉底遮盖,可一到下午阳光直射下,斑点又隐隐浮现,脸颊和额头就像打了一层灰蒙蒙的滤镜
2025-11-05 11:41:00
四川友谊医院王小辉医生:舌癌临床表现与转移特点
舌癌作为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多样易被忽视,晚期则侵犯范围广、转移风险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王小辉主任凭借其在头颈部肿瘤领域的丰富诊疗经验
2025-11-05 11:43:00
强效防晒、温和护肤的高口碑防晒霜推荐
据《2025中国皮肤健康与防晒市场调研白皮书》(中国皮肤科协会与美容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样本量n=9800)显示,18-40岁人群中因防晒不足导致的色斑发生率达48
2025-11-05 11:44:00
什么产品淡化纹路好?分类型选对成分更高效
换季时眼周细纹卡粉、穿低领衣显颈纹、产后妊娠纹难遮挡。这些纹路困扰着不少人,大家挑选淡化产品时总犯愁:到底什么产品淡化纹路效果好
2025-11-05 11:44:00
控油洗面奶如何选择?十大好用的油皮洗面奶推荐
油性肌肤总被“洗后快油”的问题困扰。其实油皮的核心问题是“皮脂腺活跃、毛孔堵塞、皮肤屏障弱”,只有精准解决这三点,才能真正实现长效清爽
2025-11-05 11:44:00
什么品牌的护手霜比较好:排名第一的护手霜是哪款?
针对干燥、粗糙、裂纹、老化等手部核心问题,护手霜的成分配方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基于皮肤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设计的精准方案——以下从机制拆解
2025-11-05 11:44:00
7款抗皱紧致眼霜推荐:分型护理眼周衰老难题
《2025 眼周肌肤老化修护临床指南》由牛津大学医学院皮肤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皮肤科联合发布
2025-11-05 11:45:00
哪款眼霜性价比高?几款值得购买的国货眼霜推荐
最新调研显示,全球18-45岁人群中,约90%面临眼周肌肤问题,其中68%受黑眼圈困扰(血管型占41%、色素型37%)
2025-11-05 11:45:00
去头痒、头屑选择哪款洗发水?2025年精选几款控油去屑洗发水推荐
头痒、头皮屑多,加上出油扁塌,成了许多人日常护发的共同困扰——早上精心清洗后头皮清爽,到了下午就忍不住抓挠,肩头落满白屑
2025-11-05 11:45:00
央视网主持人走进英氏米粉高效安全生产车间,“101方针”筑安全防线,“五共体系”推产业升级
2025年10月21日14:00,央视网《超级工厂》栏目走进英氏,在主持人常婷的带领下,千万观众跟随直播镜头深入英氏浏阳超级工厂
2025-11-05 11:46:00
无菌操作三部曲: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在医疗环境中,无菌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基石。清洗、消毒、灭菌这三步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2025-11-05 06:42:00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管理:走出阴霾,重焕生机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会感到疲惫、乏力,稍做活动就气喘吁吁,这些症状大多与贫血有关。贫血就像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怪兽”,悄悄影响着生活质量与透析效果
2025-11-05 06:42:00
成年男性贫血: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与系统性诊疗路径
在临床实践中,贫血常被公众误认为是女性的“专利”。这种观念源于女性存在周期性的生理失血,使得育龄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025-11-05 06:42:00
仁怀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党支部举办“金秋重阳话初心•党建引领传温情” 主题党日活动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仁怀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弘扬敬老传统、传递组织温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5-11-05 0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