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通讯员 程彩琦 赵靖
“这个家多亏有个好儿媳”“她心眼好、有耐心”……在远安县洋坪镇马渡河村,有一位人见人夸的好儿媳,她就是15年如一日尽心尽责照料瘫痪公公的向长桂。
在孩子眼里,她是“了不起的妈妈”;在公婆眼里,她是善良孝顺的“好儿媳”;在街坊四邻眼里,她是“孝老爱亲”的模范。“15年寸步不离,一般人很难坚持,但她做到了。”马渡河村党支部书记曾群芳说。
向长桂家在宜都,自幼失去双亲,早年离异后,独自一人带着儿子在外打拼。15年前,35岁的向长桂经人介绍认识了陈学胜,当时的陈学胜家庭负担大,母亲患肺气肿住院,父亲中风偏瘫在家。面对现实困难,向长桂没有退缩。
“我就图他人好,一家人在一起,没有过不去的坎。”乐观积极的向长桂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任。
公婆要照料、孩子要读书,向长桂每天要在医院、学校、家之间往返多次。向长桂从未说过一个苦字,她下定决心,即使再难再累,也要竭尽所能地把老人和孩子照顾好、把日子过好。
婚后第一年,婆婆重病在院,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向长桂不离不弃、精心照料,直到老人病逝。之后,向长桂便把生活重心放在照顾中风瘫痪在床的公公身上。
任劳任怨 儿媳胜似亲闺女
“老人只认她,别人谁都不要。”向长桂的老公陈学胜说,这些年多亏有她,自己和两个姐姐偶尔为老人换过尿不湿,但都弄得老人不舒服。他们曾提出将老人送去养老院,却被向长桂一口拒绝,“交给别人照顾还是不放心。”
随着老人病情加重,为了给与更好的照顾,全家人从马渡河村搬到县城,方便去医院就近治疗。后来,为了让老人有一个好的康复环境,向长桂又卖掉了县城的房子,租了一处适合静养的房子,还将宽敞、阳光充足的客厅改为了老人的卧室。
老人一刻都离不了人,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向长桂不得已辞掉工作,全身心地在家照顾。
老人大小便失禁,每天要换四五次衣物,向长桂不厌其烦地帮助擦洗身子、翻身、换洗床单。只要天气好,向长桂就会将老人推到屋外晒太阳。一顿忙活下来,向长桂的衣服会完全湿透,胳膊也疼得抬不起来,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虽然整天忙个不停,向长桂却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清爽整洁,屋内没有一丝异味。
“她就是我的闺女,要不是有她照顾,我早就不在了。”说起儿媳向长桂,公公满面笑意。在向长桂的精心照顾下,十五年来,老人每天穿着干净整洁、面容红润,虽然常年卧床,但从未生过褥疮。如今,公公已经89岁高龄,向长桂坚信,老人虽然瘫痪,但只要悉心照料,一定会有所好转。
言传身教 孝老爱亲好家风
长期的操劳,让51岁的向长桂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许多。前些年,向长桂被诊断出甲减,必须长期服药,一次,她因药物过敏导致眼睛肿得睁不开,公公见了急得直落泪,嘴里一直唤着她的小名。向长桂知道,老人是打心底疼她,自己再苦再累也值了。
向长桂的儿子已长大成人,每逢休息,都会回来主动帮助母亲照顾爷爷,给爷爷刮胡子、剪指甲。向长桂出嫁后,过年只回过一次娘家,但她的五个兄妹都非常理解她。在公公80岁时,向长桂的兄妹都从宜都赶来为老人庆生。
嫁进夫家15年,照顾瘫痪公公15年,向长桂用孝心和责任撑起了家庭重担、诠释了孝道真情。面对大家的称赞,向长桂总是说:“这是我应尽的责任,能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我最大的幸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