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寒冬求学路,候车驿站暖
济南市莱芜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学生驿站品牌,296处候车点已落成启用
高庄街道石湾子村学生驿站。
孩子们从驿站出来乘坐校车上学。2023年12月22日,早上6点30分,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石湾子村,气温降至-16℃。王敦科像平时一样,准时来到学生驿站,开门、开空调、烧热水,然后等待孩子们到来。
王敦科原是石湾子村的党支部书记,退下来以后,有了一个新身份——志愿者、学生驿站管理员。
莱芜区地处山区,不少农村孩子需要乘坐校车上学。而乘车点大多位于路边,尤其在冬天,家长和孩子候车又冷又不安全。为改善学生候车条件,莱芜区自2018年起,探索打造了实用、便捷、高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学生驿站品牌。前期试点建成57处“学生驿站”、惠及3500多名学生。自2023年11月13日起,进一步推广,全区广泛发动,运用项目化、产品化、公益化手段,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步实施,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募集资金402.65万元。到2023年年底,296处学生驿站落成启用。王敦科所负责的学生驿站是其中之一,由石湾子村第一书记吴勇捐赠。
16平方米的小屋,干净整洁,图书角摆满书籍。6点40分,冷风还在呼啸,天空还是深蓝色,小屋却暖和了,水也烧开了。家长陆陆续续把孩子送过来。家长们交流着“育儿经”,孩子们交换着班里发生的趣事。“今天恰逢高庄集,校车比平时来得稍微晚一些。有了学生驿站,晚点儿也不会挨冻。”王敦科说着话,不忘给孩子们的水壶里加热水。
“我家小的今年上小学三年级,老大上初中。早上,两个孩子同时起床吃饭,但上学时间却不一样,经常送完老大,就来不及送老二。现在两个一起送,孩子们等车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安心多了!”学生家长徐希红说。
“以前在外面等校车很冷。现在妈妈每天把我送到驿站里,很暖和。”高庄街道中心小学三年级的亓浩茹说。
“学生驿站一落地,就受到了好评。很多家长自发给我们驿站捐赠塑料凳子和书籍。”石湾子村第一书记吴勇介绍。
7点,黄色的校车穿过热闹的集市,来到了驿站门口。孩子们带着温暖登上校车。
莱芜区慈善总会慈善事业促进发展中心负责人朱向杰介绍,“学生驿站”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为保障资金的专项使用,莱芜区慈善总会与第三方莱芜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签订了基金管理工作责任书,建立资金动态监管机制,公布每天的捐款数额,共同进行资金监管。此外,莱芜区在建设学生驿站的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学生数量等因素,确保每个驿站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农村大众报记者 周丹阳
通讯员 武希刚 徐国明
李普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1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