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指的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当个体的血压持续地超过正常范围时的状态。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通常由两个数字表示,即收缩压(心脏收缩时的压力)和舒张压(心脏舒张时的压力),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高血压通常指的是:
收缩压等于或大于140毫米汞柱(mmHg)
舒张压等于或大于90毫米汞柱(mmHg)
多次测量血压,如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均符合上述数值,则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两大类:
原发性(主要)高血压:也称为基本性或本质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90%以上,其确切原因通常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由其他已知疾病或状况引起的血压升高,比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或使用某些药物。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疾病。
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并非单一,通常与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其中包括:
1. 家族史:高血压往往在家族中遗传。
2.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风险也会增加。
3. 肥胖:体重过重将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4. 不健康的饮食:高盐、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
5. 缺乏运动:缺少规律的身体锻炼会减弱心血管系统。
6. 酒精和烟草使用:过度饮酒和吸烟都是已知的风险因素。
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但它会对身体产生潜在的严重影响:
1. 心脏病: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2. 中风:血压过高使得血管承受更大压力,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中风。
3. 肾脏损伤: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
4. 视网膜病变:眼内微血管受损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1. 头痛:特别是后颈部的压迫感或钝痛,通常在早上更为严重。
2. 视力问题:包括视力模糊和双眼视物不清。
3. 胸痛或不适:高血压可能加剧心脏负担,引起心绞痛。
4. 呼吸困难:由于心脏功能受损或心衰引起。
5. 耳鸣或听觉变化。
6. 鼻血:频繁或严重的鼻出血可能与高血压有关。
7. 心慌、紧张或焦虑。
8. 疲劳或混乱:可能由于大脑供血不足。
9. 血尿:表明肾脏可能受到了损伤。
10. 面部或四肢的肿胀:可能是心脏、肾脏功能异常的标志。
这些症状不一定都是高血压所独有的,也可能是其它健康问题的迹象。此外,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长期的高血压也可以损伤心脏、大脑、肾脏和眼睛等重要器官。
1. 健康饮食:
遵循低盐饮食原则,减少钠的摄入。
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
选择全谷物、富含纤维的食品。
减少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摄入。
控制饱和脂肪和总脂肪的摄入。
2. 保持体重正常:
若超重或肥胖,应致力于减轻体重到健康范围。
腰围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应尽量维持在理想的范围内。
3. 定期锻炼:
至少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包括力量训练在内的全面锻炼计划。
4. 限制酒精摄入:避免过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标准酒精饮料,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5. 戒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壁,提高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6. 管理压力: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术。
7. 遵医嘱用药:若医生开具了降压药,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8. 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在家测量血压,记录并在医生随访时报告。
9. 定期检查: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测试。
以上建议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实施,并针对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1. 调整饮食:采用健康饮食习惯可以对高血压起到积极的影响。建议减少盐的摄入量,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的摄入。此外,限制红肉、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也是有益的。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血压。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来说,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减重会带来好处。
3. 增加身体活动: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控制血压。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4. 减少饮酒和戒烟:过量饮酒和吸烟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因此,减少饮酒量并尽可能戒烟是必要的。
5. 控制压力:长期暴露在高压力环境下可能导致血压上升。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包括规律锻炼、深呼吸、冥想和寻求支持等。
6. 遵医嘱服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生活方式改变可能无法单独控制血压。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降压药物来帮助控制血压。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和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患有高血压。请咨询医生的建议。
高血压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基础,结合科学合理的医疗干预。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共同关注血压,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河畅通无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