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 林露 通讯员 赵美燕)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商品价格管理科了解到,3月下旬,我市居民主要副食品较3月中旬,猪肉上涨1.73%、蔬菜上涨0.62%、粮食下降1.3%。
猪肉均价略有上涨。监测的4种猪肉2涨1降1平,其中,肋条肉13.73元/斤、肋排29.7元/斤,较3月中旬分别上涨6.6%、1.7%。相较于2月同期,整体猪肉价格上涨了1.74%。“猪肉均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市场对后市猪价看涨情绪较高,养殖端压栏二次育肥积极性高涨。”市发改委商品价格管理科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分析。
蔬菜均价涨跌互现。根茎类、茄果类蔬菜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如土豆2.57元/斤、西红柿3元/斤,较3月中旬分别下降11.1%、6.5%。叶菜类蔬菜受倒茬期影响,冬菜进入尾期,春菜首茬,供应量受限,个别叶菜价格涨幅较大,如空心菜6.49元/斤、上海青3.91元/斤,较3月中旬分别上涨20%、7.1%。整体的蔬菜价格较2月同期上涨3.18%。
粮食均价小幅下降。监测的7种粮食4降3平,其中,面粉2.78元/斤,较3月中旬下降3.5%。整体的粮食价格较2月同期下降3.31%。“粮食价格小幅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面粉销售进入淡季,经销商及食品企业以销售库存为主,购进需求不强;另一方面,原材料小麦供应大幅提升,春节节后,小麦轮出积极,但市场购销热度差成交率低,加之进口处于高位,小麦市场整体供应宽松。”市发改委商品价格管理科工作人员分析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