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百亿镇为产业项目创造『空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30 07: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仪征刘集镇创新实施三个『工作法』盘活闲置或低效土地——

百亿镇为产业项目创造『空间』

百亿镇为产业项目创造『空间』

百亿镇为产业项目创造『空间』

刘集镇盘古工业集中区。

通讯员 王杰

记 者 赵磊

一边是用地紧张,好项目无法扩产、落地;一边是经营不善或因“圈地”,造成土地长期“沉睡”。这是众多乡镇、园区发展中遇到的“共性烦恼”。近日,记者在扬州西郊工业强镇仪征市刘集镇采访,见识了该镇的破解之法。据介绍,刘集镇近年来以20%的年均增速提升规上工业产值,2023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仪征第一家工业开票销售破百亿元的乡镇。刘集镇于2003年设立盘古工业集中区,目前,园区集聚优质企业,形成了化纤纺织、电线电缆、机械制造“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园区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除产业集聚带来优势之外,土地的高效利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刘集镇副镇长王彦介绍,园区土地、厂房都是宝贵的发展资源,面对新增建设用地不足、存量用地产出不足等问题,他们创新实施“化茧成蝶”“借鸡生蛋”“腾笼换鸟”三个工作法,一批闲置或低效土地“华丽转身”。

1

“化茧成蝶”,引导支持企业改造,助力亩均效益提升

何谓低效用地?低效利用土地是指虽已动工开发建设,未达到闲置土地认定标准,但是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未达到投资协议、土地出让合同等约定的投资强度、建设进度、产出效益的建设用地,或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建设用地。位于刘集镇的仪征鼎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该镇低效用地处置“化茧成蝶”的例证。

5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刘集镇盘古工业集中区的鼎盛机械,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随着各种机械手臂灵活自如地抓取、翻转、码放,一件件锻压机械配件有序生产。鼎盛机械是专业生产锻压机的企业,2003年,该企业来到刘集投资兴业。最近,该企业完成了生产性数据采集器的安装,近年来,在“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工业数据采集逐渐成为众多企业产能升级的“必选项”,生产性数据采集器可助力实现生产制造系统的感知、计算和决策,解决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出现效率、质量、成本、能耗、维护等问题,从而保证工作精度,让制定决策更科学。

2023年以来,鼎盛机械逐步淘汰原有工厂老旧设备,升级智能化新设备,使生产效率和产能比原先提高了5倍。今年以来,该企业围绕淘汰传统机床进行数控改造,促进企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提升亩均效益。

“我们公司通过数控机床生产性改造,预计今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左右,新增税收近500万元。”鼎盛机械负责人李叶飞告诉记者,改造后,将彻底扭转低效用地企业的局面。

“按照亩均税收的评判标准,2023年鼎盛机械亩均产值低于3万元,被列入低效用地企业。”刘集镇副镇长王彦介绍,类似于鼎盛机械规模较大,但产值和税收不佳的企业,镇里加强监测,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以“智能化”“数字化”推动亩均效益提升,“刘集镇鼓励符合规划、环保、消防、安全等条件的企业进行增资技改、技术更新,通过厂区内部空间布局调整、生产线的更新改造、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提升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

为鼓励企业技改增效,近年来,刘集镇专门出台产业激励政策,按照企业实施技改项目的大小,一方面为企业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另一方面镇财政每年还拿出近5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让有想法的企业动起来,让没想法的企业“醒”过来,让旁观的企业看过来。

2

“借鸡生蛋”,帮助企业将低效闲置厂房再招商

除了“化茧成蝶”,“借鸡生蛋”也是刘集镇解决发展问题又一招。“借鸡生蛋”的“鸡”即为企业的闲置厂房,“蛋”即为新招引企业产生的开票和税收。

低效用地企业顺通工艺公司总占地15亩,已建厂房3000平米,闲置土地5000平米以上。“2023年,在政府部门帮助下,我们将厂房租赁给扬州天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将闲置土地重新利用起来。”顺通工艺公司负责人崔小天介绍。

记者了解到,2023年,扬州天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准备来刘集投资兴业,但苦于没有土地提供,企业迟迟不能落户。刘集镇想到让两家企业联姻,一方面解决企业落户难,另一方面解决原来企业效益低。

“两家企业见面后一拍即合,刘集政府迅速为天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办理施工手续等前期工作,目前项目正加快建设,正在新建厂房,预计到7月份即可正式投产,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开票销售5000万元,新增税收250万元。”王彦介绍,政府协调以租赁方式盘活利用顺通工艺公司的闲置土地,这样一来,顺通工艺原有开票及税收加上天永建材的开票税收,已超过低效用地最低标准,一举摘掉了低效企业的帽子。

5月27日,记者在顺通工艺公司看到,公司厂区内一幢钢结构厂房正在吊装,这便是扬州天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新建厂房。新建厂房和顺通工艺公司厂房毗邻,双方各自忙生产。据悉,刘集镇近年来在整治提升产业用地工作中,鼓励土地使用权人拿出空置的土地或厂房,二次招商引入新项目或自主开发利用,实现多方共赢。2023年以来,该镇采用“借鸡生蛋”处置镇内可用闲置土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2.4万平米,招引了天永新型建材、深通光电、嘉德齿轮等一批特种电缆、机械配件类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和刘集镇主导产业相匹配,还形成了协同发展、区域集聚优势,助推了刘集镇化纤纺织、电线电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3

“腾笼换鸟”,更换经营主体、盘活低效用地、创造更大价值

客观来说,企业类型多样,发展现状不一,随着时间的发展,会产生诸如“僵尸”企业、濒临淘汰落后企业、停产闲置等企业,这些企业会直接导致低效用地产生。记者采访获悉,刘集镇创新“腾笼换鸟”方式, 通过引入新产业、新行业,优化整合一批老企业,通过收购、法拍等方式使企业闲置资产重新恢复利用,创造更大价值。

何谓“腾笼换鸟”?就是将低效土地和厂房,通过更换经营主体的方式,招引高产项目和企业。以锦绣包装为例,这是一家生产包装材料的企业,2021年以来一直处于不连续生产状态,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刘集镇经济发展局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工作,动员企业负责人“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后经多次协商把关,锦绣包装将厂房土地整体出售给仪征市未来机械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签订协议。2024年1月,锦绣包装原来厂区入驻永芳业纤维、鑫旺达新材料2家企业,预计年开票达到8000万元左右。通过“腾笼换鸟”引进用地集约、投入产出效益明显的优质企业,锦绣包装的厂房土地由此换了一种“活法”。

刘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创新实施“化茧成蝶”“借鸡生蛋”“腾笼换鸟”三个做法,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4月底,处置低效用地31宗564亩,盘活僵尸企业3家,为13家新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沉睡”的土地被“唤醒”,经济也跟着“活”起来。2023年,刘集镇有供地规上企业亩均产值、亩均销售收入、亩均税收较上年度分别提升50.8%、40%、37.6%;一批闲置或低效土地完成“华丽转身”,为刘集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今年一季度,刘集镇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比增33.3%,工业增加值比增7.7%。

4

把好项目准入关,坚持“亩均论英雄”

“有好项目,却拿不出地”,这是众多乡镇、园区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何破解这一“成长的烦恼”?

近年来,刘集镇树立“亩均论英雄”的发展观念,对占地工业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动态评价,并实施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向亩均要效益”,刘集镇设置了亩均固定投资不少于260万元、亩均开票不少于400万元、亩均税收不少于15万元的“2415”门槛,提升园区发展质态的同时,也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重大项目落地,我们将提供‘标准地’、培育‘优等生’。‘亩均税收’高的项目,就是我们高看一眼的‘优等生’,更会优先保障项目建设的‘标准地’。”王彦介绍,“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就像一把标尺,测出企业发展动能、绘出企业发展方向,用高质量发展逻辑激励企业唯实争先,放出“质效双升”的“大招”。

王彦告诉记者,对达不到“2415”要求的企业,园区也没有“一刀切”地“拒之门外”,而是对项目的发展潜力、科技含量、土地利用强度等指标进行考量,专门为这类企业项目打造了三个创业孵化园。

目前刘集镇强化源头管控,坚持“亩均论英雄”,严把项目准入关,结合招大引强攻坚。今年以来,刘集镇梳排16家企业用地情况,梳理出200亩富余可出租用地,并积极招引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目前在谈机械制造、聚酯纤维材料扩建等8个项目,待签约入驻后,开票均在亿元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固镇县刘集镇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要求,持续强化“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实干为先”工作导向,全力做好基础配套更“全”、政务环境更“好”、政策扶持更“优”
2023-03-08 10:53:00
拼经济 让企业家“站C位”“当主角”
...集团董事长徐厚军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东 刘集镇党委书记陆伟伟位于仪征市马集镇的百汇园科技产业发展集团。 人勤春来早,实干开新局。2月19日上午,仪征市春节后第一
2024-02-22 07:58:00
仪征首个“工业百亿镇”诞生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2023年,刘集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03亿元仪征首个“工业百亿镇”诞生本报讯 (通讯员 邢雪飞 记者 赵磊) 1月12日下午,仪征市召开“全市首家乡镇(刘集镇)
2024-01-14 07:58:00
...貌一年比一年新,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3月15日,刘集镇兰冲村村民兰秀安在自家门前和邻里拉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近年来,兰冲村以镇政府帮扶政策指引、村“两委”共建、
2023-03-18 07:48:00
安徽五河东刘集镇:“软硬兼修”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静态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动态的效益提升?安徽省五河县东刘集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软硬兼修”驱动乡村振兴。练出硬实力:激发产业振兴内生动力提前谋划,为企筑巢。五蒙高速公路东刘集段主
2024-01-15 15:02:00
协商面对面 发展实打实
...铜山刘集协商面对面 发展实打实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党委坚持把基层协商民主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相结合,围绕发展堵点、民生痛点、社会热点,通过基层协商精准掌握群众需求,
2023-09-07 06:15:00
安徽固镇:一根甘蔗“吃干榨净” “甜蜜产业”一路飘香
...三宝茶、红糖玉米酥、红糖麻花……深秋时节,在固镇县刘集镇举办的第三届红糖文化节上,各式各样的古法红糖产品摆满展架,“渡口红糖”在众多特色农产品中C位出道。学用“千万工程” 一
2024-11-15 10:29:00
瓜果熟 腰包鼓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瓜果熟 腰包鼓——刘集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助农增收■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本报通讯员 李爱明5月23日,东阿县刘集镇恒丰绿色生态家庭农场,一棵棵碗口粗的樱桃树上挂满
2024-05-29 17:08:00
扬州近郊“白羊山”成为致富一方的“金山”
农历烟花三月,春意正浓,扬州西郊仪征市刘集镇白羊村特色产业——林下赤松茸迎来采摘期。4月2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白羊村走访时看到,村民们穿梭在林间地头,将赤松茸采摘下来集
2024-04-22 15: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