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但凭一腔热血 坚守壁画临摹修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5 18:44:00 来源:新疆网

但凭一腔热血 坚守壁画临摹修复

赵国洁在克孜尔石窟采风。

但凭一腔热血 坚守壁画临摹修复

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新疆石窟壁画泥坯临摹技法——克孜尔石窟》。

但凭一腔热血 坚守壁画临摹修复

赵国洁在临摹壁画。

在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明屋达格山上,闻名于世的克孜尔石窟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在这座绵延3000米的石窟中,有着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约1万平方米的壁画,壮丽而神秘。

新疆工艺美术大师赵国洁及合著者刘菲,以这座石窟壁画中的精华篇章为临摹范本,将整理出的线稿和泥坯壁画制作技法集于一体,编著成《新疆石窟壁画泥坯临摹技法——克孜尔石窟》。近日,该书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对于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学习古代灿烂文化艺术,掌握壁画技艺要领,具有非常精准的指导意义。”中国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对该书如此评价。

“百年来,克孜尔石窟艺术的魅力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众多探索者,我也是其中之一。”赵国洁说,自己在壁画作品的复制中,体会到了只有在泥土这个载体上,石窟壁画才能淋漓尽致地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璀璨光芒,呈现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如果通过这本小小的册子,将这份独属于中华文化的魅力普及开来,让更多的新疆石窟壁画及绘画爱好者能够通过这本书的技法指导,完成精美的泥坯壁画临摹作品,弘扬优秀传统工艺,那我们的心愿就达成了。”赵国洁说。

用敬仰,与古代艺术家的心灵沟通与对话

曾有人说,新疆克孜尔石窟是失落的“第二敦煌”,事实上,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始凿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100多年,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而在龟兹壁画中,以克孜尔石窟建造最早、现存规模最大的壁画最为珍贵。

《新疆石窟壁画泥坯临摹技法——克孜尔石窟》一书,由历史、材料、技法、图例、资料篇共五个部分组成。

历史篇中,赵国洁对克孜尔石窟的历史渊源及壁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制作工艺作了简洁、概括、清晰的论述。

在材料篇里,她对矿物颜料进行了科学的排序与分析。

技法篇则是赵国洁在多年对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临摹实践与研究之后,总结出了一整套临摹仿古的经验,并通过严密的分解呈现出古法传承的程序与步骤,集成详尽的工艺制作流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料篇中,赵国洁根据壁画原作整理绘制的克孜尔石窟23个洞窟中的39幅壁画线稿,是她对壁画原作长期研究、整理、汇集的心血之作。

“我仔细对照了每一幅壁画原作的图片,再观看赵国洁的每一幅线描图,达到了造型准确、神情如一,一个眼神、一个嘴角、一个手势、一个动态都是精心比对过的。”何鄂感叹,这些线稿如此用心,充分表明赵国洁学习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虔诚和对古代大国工匠的敬仰,且能真切感受到她在整理壁画原作画稿时,与古代艺术家的心灵沟通与对话。

十年研习,只为恢复石窟壁画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致电赵国洁时,她正在江西景德镇自己的工作室,忙于新疆民族风图案的绘制、壁画修复和土陶制作的相关工作,这三项新疆传统工艺传承工作,是她全部事业的主要内容,而每年频繁往返于新疆各地与景德镇之间,已是她的日常。

赵国洁自小就对民间工艺、传统工艺情有独钟。1997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2005年,赵国洁和同学自驾前往库车,与在克孜尔石窟工作的大学同学相聚。“同学带着我们把克孜尔石窟从上到下,里里外外,都参观了一遍,当时特别震撼。”赵国洁说,克孜尔壁画融合了多种文化的艺术特色,从构图、用线,从人物、动物、风景、建筑、图案等都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画风,令她目不暇接。

但最让赵国洁无法忘怀的,是这座国宝级的石窟壁画,大部分都残破不全,令人触目惊心。在历史的沧桑中,克孜尔石窟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使得石窟残存壁画已是凤毛麟角。

“眼前残缺的壁画,无声而悲壮。我立刻萌生一个想法,要用自己的所学,修复和还原克孜尔石窟壁画里的精华内容,让人们看到这座石窟里,那些象征着绚烂的中华历史文化的绝美图案。”赵国洁说。

这一腔热血,持续涌动了近20年。从花季少女至人到中年,赵国洁的事业与壁画临摹修复紧紧维系在一起。

从那时起,赵国洁工作之余,继续深造美术学专业,连续进入清华美院“全国陶瓷艺术设计高研班”和清华美院“新疆工艺美术大师高等研究班”学习,且专程到宜兴向工艺美术大师学习紫砂技艺,到景德镇向国家级技能大师学拉坯等工艺。

此外,赵国洁用了近十年时间,研读、整理克孜尔石窟相关历史资料,在前辈考古及艺术家们的辉煌成就之中,以高山仰止之心,潜心学习。

“每年都会去一趟克孜尔石窟,除了实地临摹采样,还要对泥坯岩壁上绘画的材料及技法进行长时间、多方面的专门研究和模拟还原。”赵国洁说,这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仅以泥坯制作工艺举例,她和学生们在无数次的煅炼实验中,才最终有效解决了临摹过程中坯体变形的技术难题,成功复制出石窟壁画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以苦行僧精神坚守壁画修复事业

所谓壁画修复,实际是对流失到海外的大量艺术珍品壁画的图片进行临摹之后,通过特殊工艺复制下来,让普通人在自家门口也能看到这些艺术珍品的原貌。

每一次去克孜尔石窟修复采风,赵国洁都会带6到8名学生,这些学生年龄在30岁左右,精力体力都相对旺盛,他们都怀揣着对修复古老壁画艺术珍品的一片赤诚,热情参与其中。

“大家的目标一致,就是努力想办法,把修复好的艺术作品留下来,并且长期保留下去。”赵国洁说。

壁画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琢磨当时画匠的手法和技法——需要亲自去当地采集黄土,研磨晒后加入细沙、稻草等和泥,再用古代用的糯米胶揉和好后,用很繁琐的工序打制成厚薄一致的泥坯,再晾晒十天,泥坯才算完成。

这只是工序之一,之后,泥坯需要做白,将样稿拷贝至泥坯上,再进行绘制。绘制过程如同画工笔画,每一种颜色都要调得很淡很细,之后一遍一遍地往上叠加,这样才显现层次和效果。

“所有颜料都是矿物质材料,还要加上明矾和用鱼泡或是牛皮熬制的胶,如果胶加少了,颜色可能就不能凝固,会掉色,矾如果加多了,画面会开裂。这道工序非常繁琐,需要反复试验,且必须有长期经验。”赵国洁如数家珍。

修复一幅两三米的大幅壁画,需要好几个月,如A4纸大小的小幅壁画,基本上也要十来天才能完成。但无论大小,工序一点都不能少。赵国洁笑言,做壁画修复工作,是需要秉持沉下心的苦行僧精神,才能最终完成:“时间长了,这项事业已经是一种坚持和信仰。”

矿物质颜料中的很多材料如雄黄、朱砂等,对身体有害,都不能过量。赵国洁说,虽然现在的矿物质颜料基本都是购买成品,但对身体多少有害,可是只要进入壁画修复工作状态,大家都是早晨睁眼就到工作室画,甚至画到晚上三四点钟都是很正常的事,修复师加班加点都已习以为常。沉浸其中之后,连饥饿感都没有了,一天下来不吃饭,也是常有的事。

在赵国洁的努力下,自治区文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给了赵国洁与新疆工艺美术家同行们很多展览展示的机会,积极推动传统壁画的宣传。现在,赵国洁的工作室有一部分壁画已开发成文创产品推向市场,而她和同行们也在尽力扩大技能技法培养力量,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一行业当中。

“一个人带徒弟近十年,但总觉得以自己的力量,普及壁画艺术的力度和广度都不够,修复的数量也有限。”赵国洁说,这也是她最终决定以出版书籍的方式,将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深入到大中小学校美术教学当中,带动更多人了解喜爱壁画艺术的初衷。

“完成《新疆石窟壁画泥坯临摹技法——克孜尔石窟》最后一稿的修改时,我的心情一如克孜尔湛蓝的晴空,透明旷远,那天穹上,就是一幅幅千年壁画的盛大景象。”赵国洁说,她希望,这本书会对曾在一百多年前遭受列强掠夺、破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修缮、复原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千年文明重获新生。(文\蔡俊 图\受访者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14日电 (苟继鹏)“探元计划2024”克孜尔石窟烟熏残缺壁画的智能识别、补全与复原项目14日在乌鲁木齐启动。该项目将借助AI等技术创新修复克孜尔石窟壁画。克孜
2025-02-14 19:53:00
克孜尔石窟艺术——探寻佛教文化进入中国的起点
...佛教文化艺术进入中国是一场诗意而久远的旅程,那么,克孜尔石窟就是这场旅途的零公里界桩,也是最古老、最初始的中国佛教文化宫殿。克孜尔石窟,就是佛教文化东渐的最早见证。三位一体的
2024-10-30 11:06:00
比敦煌莫高窟早不少的克孜尔石窟,为何“没落”
...浸式体验展正在展出。展览用当下最流行的数字技术,把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五大石窟,分别做了艺术化的呈现。其中,作为中国石窟开端的克孜尔石窟要比
2024-10-30 11:05:00
克孜尔石窟艺术有三大特点,女性被画得健美
...化的黄金时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东南悬崖上的克孜尔石窟,被称为“西域的卢浮宫”,它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艺术的鼎盛。远早于敦煌莫高窟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克孜尔石窟,壁画特点主
2024-10-30 13:51:00
龟兹的辉煌历史与文化震撼
...法之志,终成一代宗师。据说拜城县的便是他动议修凿。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其中心柱窟的形制对敦煌有很深的影响,克孜尔壁画也是一绝,创作年代比敦煌还早三百年。克孜尔千
2023-09-15 01:32:00
热爱克孜尔的人都会铭记他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霍旭初先生追思会举行热爱克孜尔的人都会铭记他本报乌鲁木齐12月17日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海峰报道:一位学者的离去,让热爱克孜尔艺术的人们备感痛惜。16日,
2022-12-18 09:00:00
...公司打造的世界文化遗产龟兹文化数字文创IP,灵感来自克孜尔石窟。广东华昊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划总监李丽婷介绍,“龟兹宝宝”提取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形象、颜色及曲铁盘丝画法等共性
2024-06-25 09:30:00
国宝画重点丨“碳水”美食的快乐,古人这样实现
...勤劳作下谷物种子将在大地上开始美妙而奇幻的旅程新疆克孜尔石窟中的两幅壁画生动展现了古人的劳作场景农夫右手扶犁高举左手驱使两头牛拉犁耕田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工作人员张光民介绍约
2024-04-29 10:31:00
...穿越剧一样神奇。”阿克苏是新疆文物大区之一,境内有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苏巴什佛寺遗址3处世界文化遗产,有各类古文化遗址673处。为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从2018年起
2023-05-29 09: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姜静通讯员周新华)“我们做到了!”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名本科生组成的代表队,出征2025牛津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
2025-11-11 08:02:00
水稻测产“四大高手”浦口同台竞技卫星竞技无人机,“画圈割稻”战遥感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高空,看不见的卫星默默记录着稻田“肤色”变化
2025-11-11 08:03:00
南京涌现一批“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点滴善举汇成河 大爱无声润金陵□通讯员马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那些善意像一束光
2025-11-11 08:03:00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策略与实践路径。文章指出,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11 07:09:00
在医学领域,孕妇的健康直接关系胎儿的健康与成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产前检查项目日益丰富,其中GBS(B族链球菌)筛查成为保障母婴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5-11-11 07:09:00
“城市特质+群众基础”引力十足——顶级赛事频频落户,南京超“体”面□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秋日的南京,体育激情与城市活力持续碰撞
2025-11-11 07:29:00
相爱相“髓”!南京女子献爱心挽救丹麦患者
我市首例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相爱相“髓”!南京女子献爱心挽救丹麦患者南京的爱心志愿者杨艳。通讯员 周海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摄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罗玉丽)昨天
2025-11-11 07:29:00
华商网讯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官网于2025年11月7日公布重庆市石柱自治县万宝铅锌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2024年9月30日
2025-11-10 14:20:00
临沂职业学院成功获批2025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名单,临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申报的“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成功获批
2025-11-10 14:35:00
告别“死记硬背”,有道自然拼读&阅读与表达课助孩子开启自主阅读新征程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英语学习的词汇量与难度逐步提升,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高效地掌握单词、突破阅读瓶颈,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
2025-11-10 14:40:00
天津一高速公路未批先建,致一企业被迫关停损失上亿元,申请赔偿9年未果
图片来源:新黄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绕城高速汉蔡路段一侧,有一座停业多年的大型厂区,由于长期闲置,内部早已荒废破败,杂草丛生
2025-11-10 14:55:00
近日,平安人寿邢台中心支公司完成一笔意外身故理赔,赔付金额达109.14万元。8月,客户吴先生(化名)在家中打扫高处卫生时不幸失足坠落
2025-11-10 15:00:00
《鲁砚谱》一书出版发行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鲁砚协会首届常务副会长蒋洪深先生撰写的《鲁砚谱》一书由西冷印社出版发行,受到广大制砚爱好者和市民们的一致好评
2025-11-10 15:10:00
2025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邯郸大名举办
图片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网近日,以“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共赢——国际视野下古城墙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邯郸市大名县举办
2025-11-10 15:13:00
近期“麻醉鱼”视频引发关注。视频内容为水产商户用“鱼麻药”使活鱼安静,从业者称长途运输用丁香酚等麻醉剂可降低活鱼损耗,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保活保鲜手段
2025-11-10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