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12月22日,合肥最低气温-11.7℃,打破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低温纪录。然而,天气越冷,公交修理工就越忙。“低温经常导致车辆抛锚,必须及时排除故障才能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合肥公交集团保修公司第二保修厂机电组大班长刘忠果几乎24小时待命,特别是雨雪天气,常常要躺到车底抢修,弄得全身都是泥水。
早晨5时,天还没亮,刘忠果就来到位于大蜀山旁的保修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寒风凛冽,室外滴水成冰。为了检修方便,刘忠果不能穿厚实暖和的羽绒服,只能在工装内穿个棉马甲,“穿太厚了行动会不便,检修速度就慢了。”接到检修任务后,刘忠果要钻入车底寻找故障点。
“现在的新能源车辆底盘低,大概离路面二三十厘米,这样的设计给市民乘车带来方便,但检修车辆底盘时只能躺在车底下进行操作。”刘忠果说。很快,地面的冰冷穿过衣物传至全身,体感温度骤降,刘忠果的关节被冻得有点僵硬,手指也有些麻木,他简单搓手哈气后,又集中精神投入到故障维修中。
“其实干起活来,感觉不到冷。”刘忠果说,因为全神贯注在检修上。“最难是雨雪天气,车辆在外面抛锚,需要赶紧修好,哪怕再冰的雪地、再脏的泥水也要躺下去修理。”刘忠果说,前几天下大雪,他接到任务,一辆新能源汽车在路上抛锚,检查发现是分管气路的阀门被冻住,刹车抱死无法起步,必须更换阀门。为了尽早修好车,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躺在了车底的雪中。“那会就躺在雪地里,雪水融化流进嘴里,混着汗水,尝起来味道是咸的。”等到车辆修好,刘忠果来不及回家换衣服,因为还有其他车辆等着抢修,他只能穿着浸湿的衣服赶往下一个地点。
这几天,车辆出故障比较多,刘忠果要从早上五点工作到晚上五点,中午只能花十分钟简单吃个便饭。他所在的班组一天大约要检修三四十台车。如果碰到连续的雨雪、降温天气,车辆容易出问题,基本上一两个星期都没办法回家,有时候甚至要通宵达旦地干活。听起来虽然辛苦,但刘忠果笑笑说,这就是他的职责所在,“作为公交车辆维修人员,每修好一辆车都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感觉心里甜甜的。”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彭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