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陈乃彰 威海报道 通讯员 夏丽萍
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培养产业人才的重要路径。以“匠心”育“匠才”,威海职业学院工匠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成为了工匠人才培育的“摇篮”。
威海职业学院工匠学院目前拥有校内实训室(基地)276个,实训工位1579个,涵盖基本教学型技能实训室、产教融合生产型实训室、开放共享型实训室、技能鉴定及技能大赛型实训室和科研创新型实训室五大类,搭建了学生成长的平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储备了人才。
威海职业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了一支专业技术精、服务能力强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同时聘任校外劳模工匠和一线优秀职工担任校内兼职导师和兼职辅导员。为全方位培养能工巧匠,学院依托谭建正齐鲁大师工作站,宋天利齐鲁大师工作站、谷伟技能大师工作室等10余个工作室,参与课程开发、日常教学、竞赛指导、技艺传承等活动,针对威海市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及工匠人才成长特点,设置钳工、焊工、车工等10个以上相对固定的专业技能培训科目,构建了智能制造、数控技艺、智能焊接等高技能人才特色课程体系,让大师走上讲台,成为讲师。
除了校内培训,威海职业学院还擎起社会培训大旗,面向社会培训职工15000人次以上,并先后承接了威海市总工会、高区总工会、环翠区总工会等单位的职工技能培训6000余人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威海职业学院还常态化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劳模工匠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深入校园、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讲好工匠故事、传授工匠技能、厚植工匠文化。
工匠学院不仅是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技术创新的基地,更是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展示、交流转化的重要载体。在创新创效方面,威海职业学院工匠学院不仅邀请内外部专家、员工分享专业知识、行业趋势、技术创新等,而且通过促进知识交流和学习、创新产品展示、企业间交流访问等形式开展创新交流,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为进一步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学校还建立“竞赛、展示、互动、体验”一体化办赛模式,先后组织承办各级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比武29场,为职工切磋技艺、提升技能搭建平台。
不仅如此,工匠学院积极与企业进行应用型科研课题开发,助力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获专利授权20余项,立项企业横向课题34项。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现实的需求。威海职业学院工匠学院将继续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更多的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