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借“凉”生金 六盘水民宿经济“热”出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01 03:0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随着盛夏的到来,热浪席卷全国多地,六盘水凭借“19℃的夏天”这一天然禀赋,筑起一片清凉绿洲。凭借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排行榜第1名的硬实力,吸引各地避暑“大军”纷至沓来。

人流奔涌之下,水城区野玉海景区的民宿经济随之“火热”升温,凉资源高效转化为看得见的“热经济”。

“这两天,酒店40个房间全住满了,民宿的56套房入住率也达80%。”7月30日,肖雄笑着和记者分享着喜悦。这个夏天,他家今年才刚开业的酒店和民宿生意火爆。

借“凉”生金 六盘水民宿经济“热”出圈

图为:酒店前台客人正在咨询入住。

43岁的肖雄是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居民,年轻时一直在外干工程。去年回家过火把节,目睹家乡游客如织,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于是,今年5月16日,主打短期游客的沐楠酒店在野玉海景区门口开业;7月初,专攻长住避暑游客的沐岚楠舍民宿也在景区彝族风情小镇迎客。在外奔波多年的肖雄与朋友合伙,在“家门口”做起了避暑生意,找到了事业新起点。

“从7月初,酒店和民宿的订单量就在持续攀升。为了迎接避暑季,我们也提前做足准备。”肖雄说,在硬件设施精益求精的同时,酒店和民宿还对员工进行了系统化的培训,让游客有一个更好的入住体验。

借“凉”生金 六盘水民宿经济“热”出圈

图为:酒店房间窗外正对景区美景。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不断提升的服务品质,肖雄的民宿和酒店虽然今年才开业,依然赢得了众多外省游客的喜爱,吸引了大量来自湖南、四川等地的游客,订单量已到8月中旬。预计仅7到8月,营业额就近90万元。

“我们是从成都来的,这边气候非常凉爽!虽然是第一次来,但已经订了1个月的民宿。”游客苟成基的满意溢于言表,“明年还要来!”

游客的赞誉如同种子播撒,为肖雄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得益于景区避暑游热度的不断上升,已有旅行社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目前酒店和民宿已与3家旅行社达成稳定业务关系。

借“凉”生金 六盘水民宿经济“热”出圈

图为:彭益粉打扫房间卫生。

肖雄的创业故事,不仅是个人事业的成功转型,更成为带动乡亲就业的引擎。酒店客房部的彭益粉就是受益者之一,过去在外务工难以兼顾家庭,如今在家门口工作,负责客房清洁工作,月入3000余元,实现了“省钱顾家两不误”。为迎接避暑高峰,肖雄团队还扩招了员工,目前酒店和民宿共提供31个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在家乡收获稳稳的幸福。

其带动效应不止于此——酒店和民宿租用了社区集体经济的房屋,每年直接为社区创收35万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真金白银的动能。一业兴则百业旺,小小民宿正成为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支点。

据统计,野玉海景区内现有成规模民宿酒店18家,总计提供客房705间、床位1319个。随着避暑游热度持续走高与彝族火把季系列活动的全面启动,景区民宿预订与接待量正稳步迈入高峰期。

在热浪中寻找突围之路,六盘水以得天独厚的“凉资源”为笔,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上奋力书写着“热经济”的生动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冰洁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返乡青年的清凉生意火了
...宿迎来“开门红”。酒店前台客人正在咨询入住。肖雄是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居民,曾长期在外务工。去年返乡参加火把节时,看到家乡游客络绎不绝的景象,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今
2025-08-04 12:15:00
民宿平台价格暴涨60多倍商家不知情,到底谁改了价?
...善盟、广东东莞、河北廊坊、安徽宿州、广西贺州、贵州六盘水等地区,今年“十一”假期酒店平均支付价格低于疫情前同期近两成。平台数据显示,目前热门旅游目的地景区周边酒店预订较为紧张
2023-09-27 16:01:00
峡谷民宿:重新定义多彩山居
...生产与文化的窗口。枕宿·枕山河峡谷野奢度假民宿位于六盘水市的国家级古村落陆家寨格所河大峡谷中。陆家寨是个已有千余年历史的布依族古村落,村寨至今保留着古朴的建筑,和一整套纺纱、
2025-06-23 22:54:00
听雪落的声音……冬游贵州这份赏雪指南请收下
...往右依次为锅巴粉、绿豆粉、盘子粉 铜仁抹茶及其制品六盘水梅花山滑雪场六盘水梅花山滑雪场有三级赛道,无论是滑雪小白还是滑雪达人,在这里,都能尽情徜徉,感受冬日里的速度与激情。
2024-11-28 21:33:00
【新数据 新看点】文旅“热” 消费“兴”|六盘水前三季度旅游消费增势显著
水城古镇人气旺。 尚宇杰 摄今年六盘水旅游有多火?这些数据带你直观感受——前三季度六盘水接待过夜游客482.2万人次,增速11.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8989人次,增速64%;文
2024-11-06 16:42:00
“邮”笔绘就文旅画卷 黔地山水浸染金融新色
...展。邮储银行客户经理了解花舍锶锂温泉酒店资金需求在六盘水市水城古镇,尚客优精选酒店负责人指着焕然一新的客房介绍:\"邮储银行的100万元贷款让我们赶上了今年夏季旅游旺季。\"
2025-07-02 15:50:00
民宿弹唱、酱油酿造师等特色岗位丰富贵州 “民宿+”故事
...学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冉婷婷对于知名民宿品牌匠庐将在六盘水新开的民宿很感兴趣,“之前的专业课上,老师们会把贵州知名民宿品牌作为教学案例,所以我对贵州民宿行业有一定了解。最近几年
2025-06-24 16:38:00
兴义义龙:康养胜地引客来 避暑旅居迎旺季
...舒服、很愉悦、很放松,晚上也睡得很舒服,很宁静。”六盘水游客张进说。“服务很好,饮食也适合我们、里面提供的中医康养项目非常适合我们这个群体,对我们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一个关爱和关
2024-08-08 14:54:00
去平潭追“蓝眼泪”,去义乌体验进货游!县域游、反向游因何而火?
...均增长36%。飞猪的数据显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六盘水、阿里地区、嘉峪关、陵水黎族自治县、乌兰察布、海南藏族自治州、安顺、景德镇、朔州等目的地旅游预订量同比平均增速达2
2024-05-07 08: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沧州海关在全省率先实行远程视频核查核查时间压缩50%以上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日前,石家庄海关在所属沧州海关进行试点
2025-10-07 08:29:00
为营造浓厚中秋节日氛围,山东省招远阜山镇在中秋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中秋故事阅读活动。活动以“品读中秋故事,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
2025-10-07 08:35:00
记者走基层丨新河县南马庄村:田间菌飘香 村民日子甜
10月6日中午,新河县南马庄村村民孙良合一家在吃团圆饭。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10月6日,中秋佳节。记者走进邢台市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
2025-10-07 08:36:00
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盛装归来 助力阿坝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文旅+生态”“文旅+文化”深度融合,9月29日,达古冰川4860咖啡屋焕新启幕。同时,主题为 “最孤独的咖啡屋
2025-10-07 08:36:00
城墙根下、石板路上、古树旁……老门东流动舞台带来独特“消费引力”别开“声”面 街区客似云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通讯员郁培媛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7 08:41:00
月圆阅江楼
10月6日,中秋月圆夜,南京阅江楼与圆月相映成趣。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2025-10-07 08:41:00
长江引航中心今年前8月引航船舶4万余艘次,其中引航南京港船舶4298艘次引航出海“新航道” 通江达海向全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近日
2025-10-07 08:41:00
中秋佳节,市民游客纷纷出门赏明月、品民俗、看焰火此月同辉 家国共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夏思宇刘全民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假期
2025-10-07 08:42:00
“先看金陵图,再逛南京城”打开游玩南京新方式一键“入”古画,穿越千年游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0月5日晚
2025-10-07 08:42:00
江南东延线已穿过城门,江北主线桥顺利贯通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持续推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吴春霞“我们已成功下穿仪凤门
2025-10-07 08:4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通讯员李青“中秋快乐!”10月6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
2025-10-07 08:42:00
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
志愿者假期组织精彩演出、送上温暖关怀爱心不放假 助老度佳节10月6日,志愿者在悦华延龄护理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我和我的祖国
2025-10-07 08:42:00
三羊里社区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科普培训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环保教育,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10月5日,大兴区亦庄镇三羊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团队
2025-10-07 09:05:00
平安月饼庆中秋
10月6日,保定公安交警在西大街向游客赠送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10月6日保定市公安交警在西大街为游客送上印有交通安全提示语的平安月饼倡导平安出行共庆中秋佳节10月6日
2025-10-07 09:22:00
播州区:红色文旅掀起假日热潮 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多彩贵州网讯 “今天来到这里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并铭记这段历史。”10月4日
2025-10-07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