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赣州银行IPO迷局:数据指标差额达百亿,对房地产依赖度较高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1-29 19:05:00 来源:微信公众号“猛犸资本局”

历经6年,赣州银行的上市谋划有了实际性动作。

近期,赣州银行官网发布信息显示,该行对采购上市保荐人及主承销商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根据要求,投标人作为保荐机构至少有1例银行A股IPO成功上市的项目经验。

早在2017年,赣州银行就已剧透了其上市计划,如果赣州银行能成功上市,则成为继江西银行和九江银行之后,江西第三家上市银行。在谋划上市的几年中,赣州银行的总资产从2017年的1217.9亿元增长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2758.48亿元;收入也翻了一番,从2017年的25.7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4.23亿元。

规模扩容之下,赣州银行的一些问题开始暴露。据时代周报记者研究发现,赣州银行的财报编制不规范。如在同一份现金流量表中混用单季度数据和当年累计数据,现金流出科目中新增贷款数据采用了单季度数据,现金流入科目中新增发债数据采用了当年累计数据,科目计算方式存在低级错误。

在财报编制会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下,赣州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贷款规模增加额与现金流量表的客户贷款及垫款现金流出数据出现严重偏离,至2023年第三季度两个数据指标差额已高达104亿元,偏离度达333%。

针对资产负债表贷款净增加额与对应的现金流出规模大额不匹配的情况,赣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3年三季报披露的现金流量表为季度报表,“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为第三季度数据,非年度累计。但是时代周报记者发现,该现金流量表中债券发行数据采用的是年度累计数据。

也就意味着,赣州银行该份现金流量表同时出现第三季度数据和前三季度数据,同一份报表的数据会计口径(周期)不一致。对于出现的巨额数据差异,赣州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行已意识到部分报表项目的取值口径不统一,并将重新梳理,统一报表取值口径。”

同时,赣州银行2023年三季度和2022年三季度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分别为-460.6亿元、-476.9亿元,数额庞大,同一张报表中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录入标准不一致。且在计算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时将现金流出作为现金流入进行计算,犯低级错误。

另外,赣州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度较高,在房地产行业和整体经济环境下行之时,一连串的问题开始暴露,贷款不良率上升,还因业务合规问题面临多项处罚。

135亿新增贷款只流出31亿,百亿差额背后的财报差错

据官网,赣州银行为赣州市委、市政府直管的地方国有商业银行,于2001年1月18日成立。成立以来,赣州银行加快机构延伸步伐,不断完善服务网络,着力拓宽发展空间,服务网络不断延伸,服务群体日益扩大,实现规模、营收、利润的快速增长。

一路高歌之下,赣州银行的问题逐渐暴露。在吸收存款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不断增长的贷款规模导致了较大的现金流出。

2021年开始,持续增长的贷款水平,使得赣州银行的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据赣州银行2021年财报,2021年全年,该行因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而流出的现金规模为279.48亿元,同比减少7.87%;但同年,因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而流入的现金规模只有62.44亿元,同比减少85.54%,减少了369.51亿元。

存款新增与贷款新增的规模不匹配,导致其2021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5.91亿元,而上一年为118.39亿元,由正转负。2022年也是如此,新增存款和贷款的规模不匹配,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26.59亿元。

至2023年,其经营性现金流有所改善,据赣州银行2023-01、02、03会计季度现金流量表,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4.21亿元、-0.36亿元、51.96亿元,三季度实现回正。

值得注意的是,赣州银行2023年二季度末贷款规模较期初增加了104.57亿元,但对应的现金流出规模只有60.66亿元,偏离度高达72.39%;三季度末贷款规模较期初增加了135.39亿元,但对应的现金流出规模只有31.24亿元,偏离度高达333.39%。

对比国有四大行的数据,其现金流出均大于新增贷款规模,且偏离度的绝对值都低于4%。

时代周报记者向赣州银行发去了采访函,询问关于上述数据出现超百亿元偏差的原因。赣州银行回复表示,“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贷款新增规模与现金流出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不存在可比性。我行现金流量表是按照季度发生额进行统计,贷款规模是按照资产负债表当年累计发生额进行统计,二者的减项基数不同,所以存在差异,若按照同口径计算,不存在较大偏差。”

针对赣州银行表示的现金流量表为第三季度单季度数据的说法,时代周报记者进行核验。从债券发行的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赣州银行2023年每季度发布的债券发行现金流入数据,与公开信息统计的债券发行数据量级匹配,所以该项现金流量数据为当年累计数据,并非如赣州银行所说的“我行现金流量表是按照季度发生额进行统计”。

赣州银行IPO迷局:数据指标差额达百亿,对房地产依赖度较高

也就意味着,赣州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现金流量表是按照季度发生额进行统计”存在事实性错误。

为何同一个报表中,有的数据会计周期为第三季度,有的数据为前三季度,赣州银行的财报编制是否合规?针对上述疑问,时代周报记者再次发去采访函。

赣州银行在回复函中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次对外披露的现金流量表为季度报表,‘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是按照每季度发生额进行统计,而非年度累计。即三季度‘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为客户贷款及垫款项目的三季度期末余额减去二季度期末余额,因此不等于资产负债表贷款1-9月的净增加额。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累计‘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实际应等于一至三季度的‘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的汇总数。”

而对于债券数据,赣州银行回复称:“而报表项目‘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考虑到当期可能有债券到期,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可能包含当期已到期债券支付的现金,无法真实反映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因此‘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取值口径设置为贷方累计发生额。我行系统在判断取值口径时,季度报表涉及期初余额时,会默认为减去上期余额,取值口径没有涉及期初余额,只有累计发生额时,会自动累加本年度贷方所有发生额。”

按照赣州银行的回复,该行贷款年度的净增加额与现金流出之间并无较大的差额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赣州银行在披露的三季报的现金流量表中,既采用了第三季度单个季度的数据(贷款数据),又采用了前三季度年度的累计数据(发债数据)。

一位不愿具名的财务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按照财报编制原则,需要保持口径一致;银行口径混用,说明报表编制存在低级错误,同时看出银行内控复核流程缺失,内控制度沦为空谈。

如果有大额现金流出的科目就采用单季度的数据,有大额流入的科目就采用当年累计数据,那么最终可能将导致现金水平大幅度虚增。例如,赣州银行第三季度单季度的贷款现金流出有31.24亿元,而前三季度的累计额为146.27亿元,中间差值为115亿元。在假定其他数据准确的情况下,存在使赣州银行现金水平虚增115亿元的可能,从而达到美化财务报表的效果。

赣州银行也认识到报表口径不统一的问题,并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我行已意识到部分报表项目的取值口径不统一,并将重新梳理,统一报表取值口径。”

上述问题只是赣州银行财报问题的一个缩影。据时代周报记者研究,该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的计算方式,也存在问题。

据赣州银行2023年三季报的现金流量表的计算方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但在处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采取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采取差额的计算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该计算方式,将全部的现金流出项目取负号就直接与现金流入相加,这种操作是错误的。正确的算法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赣州银行IPO迷局:数据指标差额达百亿,对房地产依赖度较高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赣州银行2023年三季度财报的现金流量表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460.6亿元,而上年同期金额为-476.9亿元。诡异的是,在该报表中,支付利息、职工及各项税费等均采用正数,体现为现金流出,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则用负数,体现为现金大额流入。

上述不愿具名的财务专业人士表示,如果将会计业务方向进行修正,该行经营现金流净额应为大额为负。该人士进一步补充,正常财报编制,每一个会计科目均应按照实际业务发生进行分类汇总,但在财报编制实操方面,不排除会采用“挤差”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将有具体业务含义的科目进行核算汇总后,发现最终数据存在差额,进行“挤差”处理,记“其他经营活动支出”。“挤差”一般存在于数据差额较小的情况,如出现“挤差”规模非常大,说明银行的具体业务科目数据存在巨大差错的可能,反映出财报编制水平极低,侧面说明业务数据系统混乱,数据可靠性存疑。

资金多数投向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据赣州银行2023年三季度财报,截至2023年9月30日,赣州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为2758.48亿元,净资产规模为173.17亿元。据官网,截至2023年2月底,该行已在新余、宜春、南昌、厦门、萍乡、吉安、抚州、上饶、九江、景德镇设立10家分行,机构总数达到164家。

赣州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为40.71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利息净收入占收入的比例为89.9%,而在2020年,该比例仅为35.17%。2021年该比例跃升至86.87%之后,占比持续增长。这也使得赣州银行的净息差有所上升,据同花顺iFinD数据,其净息差由2020年的0.8%跃升至2021年的1.68%,2022年为2.29%。

在2021年的财报中,赣州银行做了前期差错更正,同时开始将债券投资列入利息收入中,一系列操作直接推高了利息净收入水平及其占收入的比重,也使得其净息差跃升。

不过,会计差错更正并非全部,来源于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水平和比重确实也在提高。2021年-2022年,来源于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分别为68.8亿元、74.48亿元;利息收入中,来源于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比重分别为65.66%、69.31%。

虽然赣州银行2023年三季度的财报并未披露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数据,但从资产占比数据中也可以看出,贷款业务的比重正在上升。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中期的这3个季度末,发放贷款及垫款的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3%、64.78%、66.35%。2023年中期的利息净收入也同比增长11.29%。

在业务收入结构不断调整之下,持续增长的贷款业务比重和利息收入,也使赣州银行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2021年开始,房地产行业景气不佳,这对有着大量房地产贷款的银行来说并不是好事。2019年,赣州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中,房地产贷款的占比从2018年的9.36%跃升至26.83%,接下来两年的占比虽然有所下滑,但房地产仍是公司贷款业务的第一大投向行业,2022年该占比与第一大投向行业的占比基本持平。

赣州银行IPO迷局:数据指标差额达百亿,对房地产依赖度较高

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内,赣州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余额在持续上升。持续增长的贷款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2021年的不良贷款率,但是在房地产行业风险全面出清的2022年,赣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至2.27%,而行业的平均不良率只有1.63%。

据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评级报告数据,截至2022年末,该行前十大不良贷款中有4户为房地产行业的客户,金额合计为15.46亿元;前十大关注类贷款中有3户为房地产行业的客户,金额合计为11.37亿元。

该评级报告认为,房地产业、建筑业等行业贷款客户存在信用风险加大的可能,赣州银行资产质量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另外,时代周报记者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仅3月份以来,赣州银行就因为业务合规问题受到监管部门的多个公开处罚,涉及20多名相关责任人,处罚金额近500多万元。在2021年、2022年赣州银行也因业务违规等问题多次受到监管部门的公开处罚。

对于谋划上市的赣州银行而言,其IPO征途仍存不确定性,系列问题待解,不仅需要使得财务报表更加规范化,还需要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风险,加强内控,以减少业务合规问题的出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赣州南康区:房票持有人以房票购房的,给予一定额度奖励
赣州南康区1月17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十六条措施(试行)》,涉及促进市场需求,优化市场供给,规范市场,加大金融支持,去库
2024-01-18 10:30:00
...9%,较2021年下降5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层面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更高,2022年达到48.7%。东北、西南地区首当其冲
2023-07-08 14:01:00
贷款50万元一年可省数千元利息!年内超30城出台房贷“商转公”新政
...”的呼声日渐高涨。8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赣州市、聊城市、日照市、梅州市等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公告,支持办理或优化“商转公”业务。不过,受制于资金池有限等因
2024-08-29 22:15:00
5人一齐被罚,大连银行也领罚446万,流动性风险已不容忽视
...同业负债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资产业务开展对同业资金依赖度较高,净息差空间被大幅压窄。雪上加霜的是,大连银行的贷款主要投向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建筑
2023-11-25 11:49:00
江西赣州:在购房地无住房有过1次公积金贷款但已结清的,再申请公积金贷款算首套
8月27日,江西省赣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连续发布四条关于公积金的优化政策,涉及首套资格认定、异地公积金贷款等。开展“商转公”组合贷款业务赣州市还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本市住房公
2024-08-30 15:00:00
部分银行额度告急,“存款搬家”银行对同业存单依赖提升,未来发行速度会如何?
...景下,大行缺负债现象加剧,这导致银行对于同业存单的依赖度上升,供给大增。据统计,截至9月初,大部分国有行和股份行同业存单发行额度已使用超过70%,而部分银行同业存单额度不足1
2024-09-09 21:55:00
“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土地出让金下滑
...旺盛,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综合财力中的占比(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土地市场不够活跃,土地出让收入相对较低,更依赖中央转移支付。例如,2020年,浙江、江苏、福建
2023-01-15 14:07:00
多户股东失信,赣州银行上市之路添阻
...的声誉风险。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2024年末赣州银行的148户股东中,有多户法人股东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有多户法人股东持有的该行股权被法院冻结、司法拍卖,并以流
2025-05-14 10:35:00
我国各行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同,具体来看:制造业一是,外需转弱下制造业对内需的依赖度更高,但不同行业需求来源差异较大,存在结构性挑战。出口需求是疫情爆发后我国制造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根据我们在报告《中国制
2023-01-28 15:2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开展特殊儿童金融教育活动,传递金融温度
大河网讯 近日,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走进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开展金融知识伴成长教育宣传公益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课程
2025-10-11 13:08:00
锦浪科技在宁波新设进出口公司
近日,宁波锦浪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电气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锦浪科技(300
2025-10-11 10:24:00
企查查IPO:为“数据要素三年计划”后首家数据商
10月10日消息,据上交所官网,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查查”)已递交招股书,拟登陆A股主板。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后
2025-10-11 10:24:00
时任光大银行丹东分行行长葛某因贷款“三查”严重失职被禁业10年
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丹东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葛某(时任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行长)因贷款“三查”严重不到位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10年。
2025-10-11 10:32:00
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因内控及贷款“三查”违规被罚75万元,三名责任人遭警告
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内控管理不规范、未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工作要求被罚款75万元;相关责任人徐
2025-10-11 10:32:00
北京金融监管局印发专项文件督导机构支持“三农”领域极端强降雨灾后恢复重建
10月10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印发专项文件督导机构支持“三农”领域极端强降雨灾后恢复重建的通知。前期,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
2025-10-11 10:34:00
宁德金融监管分局创新银保联动模式精准滴灌乡村振兴产业
10月10日,宁德金融监管分局发布关于创新银保联动模式精准滴灌乡村振兴产业的通知。指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协作,探索多种银保联动模式
2025-10-11 10:35:00
宁夏金融监管局督促辖内政策性银行做好秋粮收购工作
10月10日,宁夏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督导辖内政策性银行积极落实2025年粮食收购政策的通知,把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作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2025-10-11 10:36:00
中国进出口银行任命三名重要部门总经理:孔乔任资产保全部总经理
10月10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官微消息显示,孔乔任资产保全部总经理;曾宪策任审计部总经理;李建梁任行政部总经理。
2025-10-11 10:39:00
渤海银行拟近500亿元“出清”不良资产包,以优化资产结构
10月10日,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9668.HK,简称“渤海银行”)发布公告宣布,为优化资产结构、节约资本占用
2025-10-11 10:40:00
渤海银行高层变动:非执行董事段文务将辞任,提名崔宏琴接替
10月10日,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9668.HK)宣布一项董事会人事变动。因工作调整,段文务先生已向董事会请辞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发展战略和普惠金融委员会委员职务
2025-10-11 10:40:00
华夏银行吉林分行开展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宣传推广月活动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提升公众对债券市场及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认知,华夏银行吉林分行开展了“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宣传推广月”系列活动
2025-10-11 10:47:00
平安产险黔东南中心支公司“乡风文明100行动”落地丹寨县扬武镇番瓮村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与基层的党建共建,近日,平安产险黔东南中心支公司总经理赵子颂一行赴丹寨县扬武镇番瓮村开展“乡风文明100行动”捐赠活动
2025-10-11 09:52:00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全力堵截电信网络诈骗 为企业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通讯员 张梦清 王燕男近日,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效保护了企业客户资金安全,彰显了该行在风险防控和金融安全领域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
2025-10-11 06:54:00
从规模扩张迈向收益回报 科创板50ETF迎来首次分红
2025年10月10日,科创板50ETF(588080)发布分红公告。根据公告,本次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0
2025-10-10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