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车来了!车来了!”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加勇村养殖大户王志国攥着三轮车把手,声音里透着激动。他的喊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早已等候在此的养殖户们纷纷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期待。
雷山县永乐镇加勇村发放鱼苗现场。
几辆大型运输车车厢里,数万尾鲜活的鱼苗正等待着奔赴新家。待车停定在加勇村村委会楼下,工作人员跳上运输车,熟练地打开充氧袋,一勺一勺地将鱼苗舀进准备好的水桶中,溅起阵阵水花,也激起了受灾养殖户们新的希望。
这是永乐镇灾后渔业生产恢复补助鱼苗的发放现场。
一个月前,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永乐镇部分养殖户渔业生产遭受不同程度损失,不少养殖户的鱼塘几乎绝收。
“那几天晚上根本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鱼跑了怎么办。”王志国摸着胸口说,“一年的投入全打水漂了。”
雷山县永乐镇草坪村发放鱼苗现场。
为最大限度减少农户灾害损失、稳定养殖产业发展、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永乐镇在雷山县农业农村局的统一部署与专项资金支持下,迅速启动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重点围绕畜牧、渔业、农田等受灾较重领域,扎实开展灾情摸排与统计,精准认定补助对象,并据此制定针对性措施,全力推动恢复生产。
据悉,此次补发的鱼苗为本地特色鲤鱼品种,是适宜在稻田与池塘综合养殖的稻花鱼。该鱼种经科学筛选,不仅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还能与水稻形成共生系统,提升综合种养效益。所有鱼苗在发放前均已通过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初步验收,确保苗种健康优质。目前,已为1008户受灾养殖户补投鲤鱼苗万余尾,每尾50至200克,为恢复“稻 鱼”生态种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恢复生产,技术是关键。雷山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和永乐镇农技人员组成多个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27个行政村,采取集中培训、田间课堂、入户指导等形式,围绕灾后动物疫病防控、水产养殖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以及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手把手对受灾群众进行培训指导,解答群众疑问,有效提升农户科学种养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
雷山县永乐镇天马山村党员干部帮助发放鱼苗。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笔笔暖心资金,一次次精准指导,为永乐镇受灾群众带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信心与力量。
目前,在县、镇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永乐镇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受灾区域生产生活秩序逐步走向正轨。
余秋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