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关闭“百万保障”市民被骗47万元
晋安警方:以此为由让人下载屏幕共享软件的,都是诈骗
本报讯(记者张铁国)“不好了,我可能被骗了47万元!”17日,晋安区宦溪镇居民黄先生与家人赶到当地派出所报警。
黄先生介绍,当天,一名自称腾讯客服的人来电说,黄先生的“百万保障”功能即将到期,如果不取消将自动续费,每年都会扣费。黄先生称不需要“百万保障”,要求取消。对方就让其下载一个叫“微会议”的APP,并把银行卡中的钱都转到“安全账户”,保证这些钱不会被自动扣费,等到解除续费后,“安全账户”就会自动将钱款退还。黄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指令,将其支付宝、微信、银行卡里的钱均转到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黄先生共计转账47万余元。“他还让我把家属的钱也转进去,我就找到家属说明情况,这个时候才发现被骗。”
无独有偶。12月20日,被害人张某在晋安区象园街道家中接到陌生人来电。对方说,张某在微信上开通了“百万保障”功能,如果不及时关闭,将每年扣除9600元年费。张某信以为真,询问对方该如何解除。对方让张某登录一网站下载“微会议”APP,并声称安排专人在此APP上帮他解除“百万保障”。在该APP上,有人让张某发出银行余额,得知张某卡上有20万元是定期时,对方又让张某将银行余额转至活期。对方还发了一个银行账户给张某,让张某向该银行账户转账1元。转账时,嫌疑人称需要在转账页面输入“198198”这个验证码,张某信以为真,输入后才发现这是转账金额。近20万元就这样被骗。
晋安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关闭“百万保障”这种新型诈骗套路中,骗子一般谎称自己是微信、支付宝、银行、保险公司等的“官方客服”,声称受害人开通的“百万保障”保险服务即将到期,不取消会被强制扣款,甚至会影响征信,从而诱导受害人一步步进入其设计的圈套。受害人一旦上钩,骗子会诱导其下载会议软件,设置屏幕共享,借机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支付信息,用以盗刷银行账户资金。一些骗子还声称需要将微信、支付宝等绑定的银行存款转至“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百万保障”实际是指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用户支付账户提供的一项免费的保险保障服务,即账户安全保险,当账户因被他人盗用导致资金损失时,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可到100万元。“百万保障”不存在“到期续保”,完全免费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只要接到陌生来电,无论以何种理由,只要提到关闭微信、支付宝“百万保障”的,就是诈骗。凡是以关闭“百万保障”为由,让你下载屏幕共享软件的,都是诈骗。一旦发现被骗应保留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全文共1048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4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