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最近,“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被打”这事儿闹得挺大的。通报里说,那个装修公司的负责人夏某某,因为拦着记者还推搡人,不光让记者受了伤、设备也坏了,最后自己也被行政拘留了十天。虽然依法处理了,但背后的事儿却值得深思。
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他们的镜头和手里的笔,揭露的是真相。这次事件里,记者是接到市民投诉,去调查装修合同纠纷的,这事儿跟老百姓的利益可是紧紧相关。本来就是在尽舆论监督的职责,帮着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正儿八经的事儿。可那个夏某某,不光不配合,还控制不住情绪动手了。这行为首先是侵犯了记者的人身权利,往深了说,更是明摆着挑战和践踏公众的知情权和社会监督机制。
不过,这次有几点是值得肯定的,公安部门很快就出警处理了,新闻工作者协会也马上介入帮着维权,这一系列反应又快又有力。执法部门这么果断,就是告诉大家暴力抗法是有代价的;行业协会态度这么明确,也给新闻工作者的权益撑了腰。这种“零容忍”的态度和高效的处理,给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记者正当的采访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谁要是想用暴力不让真相曝光,肯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不光是安慰和支持了受伤的记者,更是维护了法治的尊严和新闻行业的正常秩序。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法治越来越完善了,为啥这种暴力拦着记者采访的事儿还时不时发生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的性质理解错了,觉得媒体曝光就是来“找碴儿”的,不把这当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这种狭隘的对抗想法,不仅解决不了矛盾,还会让冲突更厉害,最后肯定没好结果。一个健康的社会,得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舆论监督不是敌人,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帮着解决问题的重要力量。
保护记者,就是保护真相;捍卫采访权,就是捍卫大家的知情权。记者的镜头不能被侵犯,他们的权利也不容践踏。
文字/金妮
视频/陈久菊
编辑 李海钦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