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10万亿中央转移支付,都被谁拿走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31 12:05: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文|凯风

大国一盘棋。

日前,财政部发布最新预算数据,2025年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10.34万亿,连续三年超过10万亿。

财政转移支付,取之于发达省份,用之于欠发达地区,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0万亿的“大蛋糕”,被谁切走了?谁又是最大净贡献者?

01

10万亿转移支付,谁分得最多?

我国财政采取“分税制”,各省份先将一定比例的税收上缴给中央,中央再根据财力均衡进行二次分配。

由于人口规模、发展水平、战略定位截然不同,不同省份最终拿到的蛋糕,自然有大有小。

总体来看,转移支付主要流向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仅有河北一省入围前十。

四川、河南分别以5983亿元、5272亿元,连续多年霸榜前二,成为财政转移支付的最大受益者。

湖南、湖北、河北均超过4000亿元,云南、广西、黑龙江、新疆、贵州、江西、甘肃、内蒙古、辽宁等超过3000亿元。

与之对比,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经济大省再次垫底。

广东仅拿到1985亿元,相比其上缴的1万多亿税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10.3万亿转移支付,已有8.8万亿分配到各省市,还有1.5万亿仍待明确,最终各省落地的数字还会更多。

为什么转移支付的蛋糕有大有小?

一般而言,人口越多、经济越不发达、环境越艰苦、战略地位越重要,分到的蛋糕就越多。

前者如河南、四川,后者如西藏、新疆、青海。

这笔天量转移支付,甚至超过了许多省份的财政收入。

以2024年数据来看,四川、河南1.2倍、1.3倍,西藏、青海则达到9.2倍、4.6倍。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省份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超过50%,最高的甚至接近90%。

许多省市的公共建设、财政运转,甚至“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都离不开转移支付。

反之,经济越发达,地方财力越充沛,财政自给率越高,拿到的转移支付就越少。

这些转移支付,与其净上缴的税收,完全不在一个体量。

02

人均转移支付,谁是最大受益者?

衡量转移支付,不能简单看总量,而要考虑省情差异、人口悬殊。

以人均转移支付来看,最高的是西藏、新疆、青海和宁夏,其中西藏是唯一人均超过5万元的省份。

其实,转移支付总额最高的四川、河南,人均数据仅居于中游,河南人均转移支付甚至与沿海地区处于同一区间。

至于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人均转移支付仅1500多元,位列倒数第一,与其人均税收上缴贡献相比,只有一个零头。

西藏等地为何人均拿最多?四川、河南拿的到底多不多?

西藏容易理解,地处偏远,环境艰苦,基础薄弱,但肩负国防重任,战略意义重大,给予大量转移支付,并非没有理由。

考虑到高寒环境,为吸引人才流入,西藏许多单位在基础工资之外,设有额外补贴,工资普遍高于内地地区,这也需要来自国家层面的补助。

事实上,西藏不只是人均转移支付第一省,平均工资更力压粤苏浙,位列全国第三,而人均养老金收入更超过京沪位居全国第一。

对于四川、河南,同样需要打破刻板认知,两省并非最依赖转移支付的地方。

不能忽视庞大人口总量的摊薄效应,更不能低估两省在劳动力转移、粮食、能源安全上的突出贡献。

河南、四川都是TOP5人口大省,属于名副其实的劳动力输出大省。

同时,河南是“北粮南调”的主力,四川则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贡献者,切走最大的蛋糕并不令人意外。

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对于粮食大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这对于粮食大省、能源大省和边疆大省,则是长期持续的利好。

03

东部8省“养”全国,谁是最大净贡献省份?

有人说,不只是四川河南西藏,就连粤苏浙京沪等发达地区,也在享受转移支付。

其实,对于经济大省来说,转移支付更像是“税收返还”,先切走一大块蛋糕,再返还一小块,最终仍是净贡献者。

换言之,这些地方已经上缴了数千亿元乃至1万多亿的税收收入,而拿回的转移支付仅有一两千亿元。

目前,在我国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8个省份属于净贡献者,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东部5省为贡献主力,山东、天津、福建为次要贡献者。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每年创造的税收超过2万亿元,但最终留给本地的仅有1万亿。

扣除拿到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年度净贡献8000亿元-1万亿元。

因此,广东在经济、人口第一大省之外,又获得财政净贡献第一大省的称号,这一称号更有含金量。

反观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由于地方财力相对不足,上缴税收极其有限,获得的转移支付极为庞大,自然而然成了受益者。

就此而言,广东等经济大省的增长,关乎的不只是一省一地的得失,还影响到广大中西部、东北地区的正常运转。

因此,过去几年,“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反复被提及,官方层面甚至一度直言“经济大省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04

为什么要搞财政转移支付?对东部地区是否公平?

我国存在一定的税收横向失衡,大量税源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了东部地区,转移支付正是补偿的体现。

作为税收主力的增值税按照生产地征收,企业所得税则按照总部原则征收,制造业发达、总部经济突出的东部地区最受益。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大国一盘棋之下,很多贡献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中国有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和财政大省,也有粮食大省、能源大省和电力大省。

没错,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东部经济大省,是全国财政转移支付和养老金统筹调剂的最大贡献者。

但这背后,既有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劳动力的贡献,也离不开它们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肩负起的重任。

要知道,无论粮食、煤炭、石油等能源,采取的多数都是非市场定价模式,通过让渡本地利益,以服务于全国大盘的发展。

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北煤南运、北粮南调,都是典型体现。

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煤炭,陕西、新疆、四川的天然气,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水电,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吉林的粮食,都是如此。

因此,没有哪个地方能够独善其身,每个省份都有贡献,但也同时从其他地区的贡献中受益。

不过,如果过度依赖转移支付,一些地方坐等“天上掉馅饼”,道德风险不可不妨。

一些地方陷入“以债谋发展”的误区,不顾本地发展实际,拼命搞大基建大投资,导致债务愈发膨胀,最终只能寻求中央兜底。

面对这一问题,国家层面不断强调财务纪律,明确“过紧日子”,重申“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同时“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

大国发展,不要无公平的效率,更不要无效率的公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31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0万亿转移支付,都被谁拿走了?
...衡协调发展,就离不开财政收入在不同地区的腾挪。转移支付,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经济大省通过分税制上缴大量税收,通过二次分配,转移给欠发达地区,解决财力不平衡问题。近日,财政部发
2024-04-02 11:21:00
惠蜀地 见实效!易生支付荣获支付服务降费让利突出贡献奖
近日,四川省支付清算协会第五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成都举行,易生支付四川分公司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果荣获了“2022年度支付服务降费让利突出贡献奖”,此次获奖既是对易生支付全面落实推进降
2023-06-08 13:04:00
...资金237亿元。省级实现收支平衡。省级累计下达市县转移支付补助5563.7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4822亿元
2023-08-10 02:25:00
...入。实际上,当前地方40%左右的财力来自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近年来,中央财政‘真金白银’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记者从财政部了
2023-06-06 07:37:00
“财政直通车”这样抵达田间地头(一线调查·扩内需 畅循环)
...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创新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确保中央财政资金迅速直达基层,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使用效率,为基层“六稳
2022-12-19 05:23:00
让老人和“老外”不再有钱难花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优化支付服务 打通支付堵点让老人和“老外”不再有钱难花5月7日,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来自匈牙利的旅客在咨询境外银行卡支付业务。本报记者 王铮
2024-05-13 06:43:00
中央一号文件出炉!这些省份,越来越重要了
...造业大省、外贸大省为一体,粤沪苏浙是主要的财政转移支付贡献者,广东又是全国养老金“南金北调”的最大来源。与沿海大省以制造业见长相比,北方省份则是能源、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山西是
2023-02-14 13:33:00
1年少了1万个村卫生室:医疗资源“下沉”乡村,如何不再“沉没”
...“服务全覆盖”,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村疾病谱和支付能力及意愿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原有的“基层服务包”中的内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包”仍不健全第一财经:目前,在县域医共体中
2023-06-09 11:39:00
...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创新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确保中央财政资金迅速直达基层,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使用效率,为基层“六稳
2022-12-19 12: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世界坐标,领航时尚 -- 杭州•艺尚小镇摩尚・PARK开工
将打造世界级美妆时尚产业新标杆当摩尚•PARK在艺尚小镇这片时尚产业沃土上冉冉升起,一场世界时尚产业格局的蝶变正在悄然发生
2025-11-10 14:09:00
第四届中旅资本—黎川百车自驾游暨\
2025年11月9日上午,第四届中旅资本—黎川百车自驾游暨"柚"见黎川采摘季活动发车仪式在黎川县国安广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旅游集团投资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5-11-10 14:09:00
石家庄市裕华区:趣味消防宣传筑牢幼儿安全防线
河北新闻网讯(范琪)11月7日,石家庄市裕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裕华区蓝天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裕华区国孚培训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2025-11-10 11:20:00
石家庄市新华区以文化体验搭起青年人才桥梁
河北新闻网讯(付杉)11月6日,石家庄市新华区湾里庙步行街管委会党委以“石家庄人才日”为契机,组织开展青年人才铁板浮雕文化体验活动
2025-11-10 11:21:00
晋江至同安高速公路厦门段启动建设总投资57.1亿元!串联厦门北部多个重要城镇和产业区东南网11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崔晓旭通讯员林萍)近日
2025-11-10 11:23: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余广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
2025-11-10 11:24:00
石家庄市裕华区举办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
河北新闻网讯(周岩翡)11月5日至7日,石家庄市裕华区在裕华万达广场举办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作为辖区文化惠民的重要品牌活动
2025-11-10 11:25:00
寻味之旅第九站|同茂生态园:千亩果园藏科技,“果色缤纷”载情怀,“烟台苹果霞姐”用新方式点亮乡村振兴路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魏萱)11月4日下午,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烟台传媒集团承办的“2025烟台苹果生态种植寻味之旅”第九站活动中
2025-11-10 11:31:00
郯城县杨集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鲁网11月10日讯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
2025-11-10 11:32:00
王掌柜农业:深耕三十载,铸就烟台苹果新传奇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魏萱)11月3日上午,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烟台传媒集团承办的“2025烟台苹果生态种植寻味之旅”第六站活动中
2025-11-10 11:33:00
菏泽市定陶区半堤镇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鲁网11月10日讯血液,是生命的源泉;爱心,是温暖的传递。11月7日,定陶区半堤镇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踊跃参与
2025-11-10 11:34:00
鲁网11月10日讯10月29日至11月2日,首届全国职工“文化创意、岗位创新、管理创效”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经过前期初赛
2025-11-10 11:34:00
烟台联蕾:“吃干榨净”一颗苹果,淬炼苹果产业升级的 “黄金价值”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魏萱)11月4日上午,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烟台传媒集团承办的“2025烟台苹果生态种植寻味之旅”第八站活动中
2025-11-10 11:34:00
助企兴业·乐享生活——德州天衢新区与德商商会“助企兴业·乐享生活”惠民消费节圆满举办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费书慧)为深入服务民营企业,激发区内消费市场活力,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11月8日
2025-11-10 11:34:00
工行江西省分行:金融“活水”,浇灌“杏林”花开
来到庐山脚下、鄱阳湖畔的共青城高新区,一股独特的香气迎面而来——那是百年药柜的木质沉香,也是现代实验室里的科技味道。这里
2025-11-10 1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