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近日,“夜游南京西站,大三男生爬火车被电伤”的相关报道引发热议。铁路南京站官方回应称,受伤男子目前没有生命危险,正在医院治疗。据了解,事发现场的“电化区段 严禁攀登”标志明显、照明良好。(1月22日澎湃新闻)
既有明确警示,该男子为何还是不顾自身安全“以身试电”?这恐怕要“归功于”所谓的网红打卡攻略。经了解,该男子正是通过网红攻略介绍的方法进入南京西站,在攀爬列车车辆时被接触网高压电弧灼伤。在一些分享帖中,有博主直接称这一车站已废弃,游客很容易就认为此地已荒废、不再正常运营。误解之下,打卡也变成了“铤而走险”。
近年来,社交平台的打卡攻略、种草分享很流行。其实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先来者分享经验,后来者免费“取经”,两全其美。但如今,有人为赚流量而“标新立异”,只求新奇小众,罔顾安全;还有人把分享做成了生意,为了打广告“制造”打卡景点。这就导致网红打卡点“货不对板”——实地和照片判若云泥的情况频现,更有甚者,还有推荐未开发景点导致伤亡的事件发生。
种草变误导甚至给人“挖坑”,于人、于打卡点都不是好事,必须引起足够的警醒。除了在醒目处标注好“安全第一”等警示语,对于博主发布的攻略帖,平台还应担起审核责任,鉴别危险地点、及时进行风险提醒。同时,游客们应更谨慎地看待打卡攻略,理性考量能不能去、该不该去。在实地打卡时,还要多关注现场环境、周边警示,勿擅入禁区、勿做危险动作。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更好保护自身安全。
(皇甫思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