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诗人韩东谈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热:作者大多不会追究改编是否符合原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6 17:48:00 来源:九派新闻

10月26日,2023武汉文学季启幕,多位文学名家云集江城。

著名诗人、作家韩东告诉九派新闻记者,以往他常常会来武汉,这里有他的许多好友。“2020年到现在,我是第一次来,这次对我来说倒是有不一样的意义。”

诗人韩东谈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热:作者大多不会追究改编是否符合原著

韩东参加武汉文学季开幕式。图/长江日报记者 何晓刚

韩东是“第三代诗歌”和“新状态小说”的代表人物,曾提出“诗到语言为止”的主张,2022年凭借诗集《奇迹》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著有《在码头》《扎根》《我和你》《知青变形记》等作品。

近年来,韩东又跨界做导演和制片,将自己的同名小说《在码头》拍成电影,获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金奖。

谈及“文学作品改编热”的现象,韩东告诉九派新闻,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他不赞成冲着改编成电影的目的,而去写小说。“目前在文学写作中,存在一些作品在写作时,就是冲着电影改编去的,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谈及近来的热门电影《河边的错误》,韩东表示他目前还未看过该电影,但他认为余华和这部电影的关系,只是作为“原著”的存在,电影已经是一种新的表达。

“我觉得作者大多都不会追究改编是不是符合原著。如果在这点上斤斤计较的人,我想可能不太尊重电影制作的规律。不是说一个大作者就要控制小导演的作品,或者一个大导演就能随意改编小作者的电影。因为各自的语言不同,只是各行其是。”韩东说。

至于接下来的创作打算,韩东透露,自己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中篇小说的创作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嘉27岁,同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诗歌奖得主之一的韩东,年仅18岁,当时还是山东大学的学生;1983年,第四届的小说奖得主苏童刚满20岁,正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今天已是著名
2024-05-06 17:04:00
还原还是再造:改编文学名著的当代戏剧影视作品的两难抉择
...题(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论绘画与诗歌之间的差异)。对文学作品的批判和期待,基于其内蕴的复杂性,至于节奏与结构好坏则更取决于读者的阅读体验与个人选择,这给了作者以极大的自由度;然
2024-02-20 15:59:00
《霍格沃兹之遗》:这就是我想象中的霍格沃茨!
...特雷阿蒙曾说过:“诗歌是为每个人创造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它诞生以后,就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而是属于广大的读者,有着无限阐释的丰富可能性。X博士也认为经得起大众体验,能让
2023-02-15 18:53:00
...作家。他总结说:“擅于塑造人物群像、会讲故事是河南文学作品的优势,这些特点将是河南文学能够在未来继续独领风骚的法宝,一定要坚持下去。”
2023-04-18 08:27:00
...察与探讨,比如“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的关系,文学原著与影视改编的关系等等。而过去隐身于作品背后的作家也慢慢走了出来。有时,哪怕在一闪而过的镜头或只言片语里,嘉宾的性情也会有
2023-08-10 07:49:00
...胡邦胜认为,文学翻译除了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也要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文化背景有深刻的理解把握,还要与作家建立密切的联系、开展深入的交流,以便准确传达作家的思想和情
2023-09-06 06:40:00
话剧《尘埃落定》原著作者阿来来渝畅谈川渝文学与戏剧创作
...首演之前就十分期待究竟会如何改编,因为舞台艺术不像文学作品,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当中去尽可能地展现故事的精髓与灵魂。两年前我第一次看完首演后,这个丰富、锐利、智慧的作品深深
2023-11-15 23:42:00
《刀尖》《河边的错误》来袭,原著作者有话说!
...被浓缩、改编成电影,让人着实捏一把汗。影视化改编与原著的关系一直微妙,是还原、超越还是颠覆、魔改,原著作者如何看待和处理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改编的空间语言和影像各有所长“很难改
2023-10-24 10:50:00
...精神引领。这份职业,让我有缘结识众多晋中本土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介子平、张玉、王一武、樊海燕、姚宏伟、李栋、张建民等作者的创作,都是《晋中日报》副刊起步,与副刊相伴二十多
2023-02-17 00: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