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8 11:12:00 来源:澎湃新闻

每一位热爱书法的人,对于书法的未来,无法置身事外,看似毫不相关,其实密切相关,因为我们都是“书法当事人”。对于书法的理解,最终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而不是养生保健的手段,消遣打发时间的工具,更不是谋求名利的伎俩。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于近日播出完毕,节目的举办和“出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书法现象、书法问题、书法传统、书法市场、书法学问、书法破圈等一系列思考。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兰亭序褚遂良临本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中国书法大会

自2023年6月2日开播至7月7日结束的“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目前已告一段落。央视在黄金时段隆重推出六集大型系列书法专题节目,堪称创举。尤其值得推许的是,在最初的创意上,力戒常规的“选秀”做法——类似某种类型的歌曲大奖赛,到最后就推出几个人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显然不符合举办书法大会的初衷。既然是“大会”,顾名思义,应该是“大家集聚的会”,合众人之力,集众人之思。

经历“中国书法大会”后,不由自主地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雅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借助现代科技,虽然暌违千载,精神依然相通。“中国书法大会”历经一年多的策划和筹备,而且是在疫情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如约而至。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答题环节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泰山刻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

经过反复权衡,最终确定以“经典赏读+互动答题+现场书写”等三个环节作为节目主体形式,聚焦碑帖,发掘经典,回归本体,纲举目张。六期节目共选择了十八种经典碑帖(附表),涵盖五体,各有侧重。每种碑帖都设计了一个舞台情景短剧,以书法为“核”,充分运用同声讲述、情景再现等方法,辅之以戏剧(曲)、舞蹈、武术等艺术手法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实现高度融合,全景式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借助“AR+艺术”的创意,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展示,跨界融合,其主旨是“科技+人文”,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讲述书法故事,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加了观赏性,“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进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带入感,对于历代经典碑帖产生直观、立体的感受。然而不能不说,有些书家属于重大历史人物,比如李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颇有来头,而像怀素名气特别响亮,有诗仙李白的赞颂诗篇,大有文章,但并不是所有碑帖都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故而有的剧情难免令人略觉牵强。这是大会第二季精选碑帖时需要考虑的切入点之一。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李白《上阳台帖》纸本草书 28.5×38.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情景演绎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书法科普介绍

“经典赏读+互动答题+现场书写”三个环节,分别呈现了脉络性、互动性和书写性的特点。书法史的脉络性,亦可称为体系性和整体性,本质上是“碑帖叙事”,娓娓道来。一般大众平时很少能够涉及,更不用说可能产生某种审美体验,故而非常必要。碑帖虽经选择反复考虑,仍有遗憾。选择汉简而汉碑缺位。魏晋南北朝有帖无碑——极少数碑刻只在答题环节中出现,可能“碑”多数皆无名氏。殊不知,大名鼎鼎的《始平公造像》,署名朱义章,反而有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整体上感觉元明清三代份量稍轻。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解读,可以由此进一步发挥,增加石刻之中刀法和笔法存在差异的分析,以及拓工的特点和作用等话题。像世所熟知的“颜柳欧赵”楷书四大家,没有并列出现而加以对比。针对这类民间所熟知的关注点,可以顺势引导,既能上升到学术高度,又更容易引起共鸣。再比如像《祭侄稿》这类背景介绍,有公开资料的可以尽量简单一些,主要是强调个人独到的见解。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做好经典碑帖遴选工作,进一步注重关联性和体系性,能够对书法史建立一个整体印象。互动性涵盖名家点评和选手辅演,焦点自然集中在名家身上,有些讲解略显差强人意。比如对于草书的解读,使用“线条”和“空间”这样的字眼,显然不属传统语汇。再比如学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给出的建议从草书入手也可以,势必产生争议。有一道题提及黄庭坚推崇《瘗鹤铭》为“大字之祖”,只是简单地介绍背景,至于“大字之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没有解释,明显跑题。书写性彰显了以笔墨致意的优势。以笔墨问候,回到书法本身,倍觉生动,对于“提笔忘字”,无疑有一种善意的提醒。观摩书写动作和场景,避免干巴巴的讲解。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解析名帖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书法大会”堪称盛况空前。“央视频”六小时观看量突破900万人次。截至节目结束的7月8日之际,全媒体视听率0.61%,累计触达受众5.43亿人次,全媒体受众规模1.64亿人,其中新媒体用户规模占14.77%,年轻观众占37.51%。收视率数据见证了收获满满,获得各界广泛的赞誉。这一数字不包括各类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的编辑传播,还有直接观看电视的受众,以及林林总总的各类随意截取的小视频,加起来数量更加惊人。央视一套已经复播一次,三套、四套和十套正在分别重播。这样一个数据,说明了什么?并不是简单的点击率问题,而是见证了中国人对于书法真实的态度,真正成了“全民运动”。没有哪一种文艺形式可以与书法相提并论,因为书法与汉字密不可分。书法是古老的,又是年青的,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即便在电子信息化时代,依然具有如此的魅力。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能有那么多年青人关注书法,是一个奇迹,也是一种希望,说明书法后继有人,赓续文脉。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解析名帖

言及至此,需要指出,当信息技术使人的惰性增加,提笔忘字,能够切实感受到“文化断层”危机之时,应该有具体的解决措施,而不能仅仅流于口头呼吁。问题的解决要回到问题本身。很多人热爱书法,但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拜访名师,不懂得如何入门,可以借助“中国书法大会”,唤醒内心那份由衷的热爱,对美的认知和感知,自此登堂入室。参与书法大会选手的互动揭示了书法的“实践性”特征。要想理解书法,了解汉字,进而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之美,一定要动手去练,去体验。实践性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带有强烈的兴趣;二是要具备一定的技法功底,尤其是“童子功”非常重要;三是书法有专业门槛,具备一定的专业要求,个人必须具备综合性的专业素养;四是表达和表现能力,能够独立创作完成一件作品,更高的要求则是在多件作品中实现风格跨度,首先是技法积累,其次是对书法史有整体上的了解和书家个案的准确理解。通过实践,可以提升个人信心。这次能够在“中国书法大会”亮相的选手,无疑是幸运儿,既得力于个人的不断努力,也得力于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种种平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整个时代来看,都见证了“中国书法大会”开办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中国书法大会”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各种原因,诸如社会分工,专业隔阂等,造成书法理解上的“盲区”,导致 “江湖字”有了滋生的土壤和可乘之机。企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作用微乎其微。“中国书法大会”创造了一种契机。“正本”首先要有本可依、有本可循。此次所选经典碑帖本身就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检验,借助“中国书法大会”更加深入人心。所谓“清源”,强调源头先要清。对央视本身来说,首先就有这样的功效,对于书法史等和书法审美有了系统了解。导演和制片人受到经典的洗礼,耳濡目染。毋庸讳言,以前在央视频道,曾不止一次出现“江湖字”。不辨优劣,不懂审美,而广大受众对于央视的影响力恰恰又是极度认可的,所以广大群众不辨“江湖字”也是有原因的。借助“中国书法大会”,使得“江湖字”遁于无形。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解析名帖

回顾历史,当年于右任倡导“标准草书”,从艺术性立场而言,曾经被质疑和批评。然而换一个角度,于右任当年所面对的是“西学东渐”大变局。作为一个心系中华文化,终生致力于书法的人,痛感草书普遍“不识”,为了使草书从极其复杂紊乱的状态中寻觅到一条清晰严整的规律,克服“信笔为体”、“聚墨成形”等不良习气,倡导“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等原则,以一人之力,引领对于草书的关注。再来看邓散木,一本本地出版《草书写法》《怎样临帖》《简化隶字谱》,还有类似五体字帖这类现在可能会不屑一顾的普及本字帖。从艺术性角度来看,也许可以提出质疑。然而,如果置身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不仅邓散木,就连“海派”大家白蕉也俯身尝试钢笔字,所致力的都是普及工作。

面对当下这样一个电子技术主导的世界,提笔忘字成了常态,更不用说短视频和浅阅读,早已将人的精神追求弄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文化断层”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很多事都需要有人站出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如前所述,“中国书法大会”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出几个书法家,成为一场几个人的狂欢表演秀,而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以及书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是提升个人审美乃至社会审美,再次是关注中国文字、中国历史乃至中国文化。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解析名帖

“中国书法大会”实现了“破圈”的功能。“书法圈”的“圈”,不应该“小圈子”,把书家圈养起来,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圈”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专业门槛”,但容易造成封闭性。不难看出,书法大会的作用有二:对内,改变了单一的以展览为主要甚至唯一方式的书法生态,书家即使功成名就,也只能限定在小圈子中,“中国书法大会”提升了书法家的文化形象。对外,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打破专业隔阂,填补“审美盲区”,让“江湖字”遁于无形,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书法大会每期有三十位选手,来自全社会各个行业,就是可贵的尝试。

书法原本就是全民性的,本身就存在于无限广阔的社会空间,所谓的“书法圈”,都是长久以来画地为牢,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圈”。破圈是破壁垒,进而破除陈见、陈规,只有具备了包容开放的生态,让圈内和圈外产生积极正向的碰撞交流,书法才能更好地回归、融入全社会。正脉长存,书法就有希望。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现场书写环节

“中国书法大会”的举办,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书法现象、书法问题、书法传统、书法市场、书法学问、书法破圈等一系列思考,展示了新的起点、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式,做到了传播和传承的结合。每一个热爱书法的人,对于书法的未来,无法置身事外,看似毫不相关,其实密切相关,因为我们都是“书法当事人”。对于书法的理解,最终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而不是养生保健的手段,消遣打发时间的工具,更不是谋求名利的伎俩。

在这个电子技术主导甚至于泛滥成灾的时代,书法的临创可以提升专注力,避免人生的碎片化。书法是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入口。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不妨从书法开始。

观察|“中国书法大会”引发的思考

由30位书友作品(局部)集合组成的《中国书法大会》版《兰亭集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书协牵手临沂 中国书法临书大会擦亮书法名城金字招牌
...3日,第十九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开幕式举行。活动现场,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书协和临沂市委、市政府将共同举办全国书法临
2023-09-04 22:41:00
...力打造“书圣故里”的文化品牌和专业影响力、知名度,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临沂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决定联合举办2023“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
2023-05-26 10:43:00
7000多名作者,投稿1.4万余件!中国书法临书大会临沂举办
记者 姜曼10月20日上午,2023“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幕。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嘉宾集体观看了2023“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宣传
2023-10-20 20:52:00
首届中小学书法教育大会在广东深圳举办
本文转自:人民网大会现场。中国教育学会供图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日前,由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深圳市教育局、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翰苑春晖——首届
2023-10-24 13:44:00
【第二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内江二中书法工坊“沱中书苑”:继续发挥教化传习功能 让更多学生接受传统书画教育
...全省决赛暨嘉年华活动在内江举行。活动颁发了此次大会中国书法全省决赛、中国画全省决赛、书画传习工坊全省评选、书画教学课例全省评选等多个奖项。在中国书法及中国画全省决赛中,内江市
2023-08-27 10:19:00
“遇鉴汉字 和合共生”中文日主题活动在联合国举行
...人民网人民网联合国4月19日电 (记者李志伟)4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与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大会部中文处、联合国中国书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以“遇鉴汉字 和合共
2024-04-21 10:39:00
百人同写《兰亭序》,临沂举行第三届全民书法大会
...以书法会友,以节庆造势,倾力打造了“书圣故里”和“中国书法名城”的城市文化品牌。这座城市,有很多喜欢书法的市民,大家一直致力于书法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从组织书法展览到进社区、进
2023-09-04 01:12:00
以书养气 以墨润心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以书养气 以墨润心——深圳市宝安区深耕书法教育实录弘雅小学课堂教学示范宝安区“万师晒好课”书法教研展示活动黄埔小学“千人千作”现场书法大赛 上屋小学篆刻课程
2023-10-16 09:11:00
第六届“全球少年书画艺术大会”总决赛圆满收官
...(全国)教育书画协会会长张保庆宣布总决赛正式开始。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少年分会名誉会长、全球少年书画艺术大会评委会主席连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王文杰,中国书
2023-10-21 20: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