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4 11: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北洋军阀之所以会失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互不团结,一盘散沙,彼此之间内斗严重。

北洋集团在刚从清朝手中接过全国大权的时候,领导人袁世凯能号令北洋众将,在他的带领下,北洋集团尚能团结一致。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就出现了好几个实力相当的大佬,以皖系的段祺瑞、直系的冯国璋和奉系的张作霖为主,这三个派系实力都很强,也都先后掌控过北京政府。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袁世凯死后不久,段祺瑞的皖系就首先掌控了北京政府,但皖系并不能用武力统一整个北洋系,在1920年的直皖大战中,皖系输给了直系,直系就取代了皖系,成为了北洋军阀中名义上的老大。但直系成为北洋名义上的老大,其他的北洋军阀并不服气,尤其是东北的奉系张作霖,更是与直系展开过两次直奉大战,最终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大战中战胜了直系,入主了北京。1925年10月,又爆发了张作霖与孙传芳之间的浙奉战争,孙传芳获胜。

北洋军阀不但大派系之间斗争激烈,在各大派系的内部,斗争也十分激烈,比如在1924年10月直系的冯玉祥就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了直系首领曹锟,导致直系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战败,曹锟自此退出了政治舞台,吴佩孚也因此实力大损。

又如,1925年11月奉系大将郭松龄起兵对抗张作霖,虽然郭松龄的反叛最终被奉系镇压了下去,但奉系也因此实力大损。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在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北洋军阀主要分成了张作霖、吴佩孚和孙传芳三大军阀,面对咄咄逼人的北伐军,三大军阀之间不但没有紧密合作,一致对外,反而相互算计,勾心斗角。

张作霖与吴佩孚向来不和,此前他们就经历过两次直奉大战,张作霖的奉系取代直系掌控了北京政府,为此吴佩孚也一直耿耿于怀。1926年的时候,两人虽然合作打击冯玉祥,但他们各怀心思,北伐军攻打两湖的时候,孙传芳也希望北伐军能先跟吴佩孚死磕,他好坐收渔翁之利,等到吴佩孚跟北伐军死磕的差不多了,自己就能出兵攻占吴佩孚的地盘,结果孙传芳的坐山观虎斗,就给了北伐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反观国民党,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还是一盘散沙,却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一步步地团结了起来,在北伐战争开始的时候,其内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就非常地强。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鉴于革命党内部的松散问题,孙中山就一直致力于提升革命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在1919年改组了新的国民党,1922年开始联俄联共,并进一步改组国民党,通过不断的改组,孙中山就成为了国民党的领导核心。

在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部也经历了不少政治变动,在孙中山死后,国民党内部排名是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许崇智和蒋介石。1925年8月,先是党内三把手廖仲恺遇刺身亡,随后廖仲恺事件中嫌疑最大的二把手胡汉民出走,后来廖仲恺事件又牵扯到了四把守许崇智,许崇智也因此出走。由此,蒋介石一举从五把手跃升到了二把手的位置。1926年3月,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此后就逐步掌握了国民党的大权,虽然在孙中山死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但最终还是决出了一个核心,能维持住至少表面上的团结。

正因为北伐军内部还算团结,而北洋军内部一盘散沙,所以北伐军在对战北洋军的时候,北洋军就被北伐军给各个击破了。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北伐军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在北伐刚开始的时候,国民革命军只有大约10万人,而他们面对的北洋三个主要军阀当中,吴佩孚、孙传芳各有大约20万军队,张作霖拥有大约30万军队,势力差距相当地悬殊。

但三大北洋军阀明显是低估了北伐军的实力。北伐的第一个目标是吴佩孚,在1926年5月北伐战争爆发后,吴佩孚正集中主力在北部与张作霖联手对付冯玉祥,在击败了冯玉祥后,吴佩孚并没有马上率主力南下对付北伐军,而是与张作霖争夺起了北京的控制权,但吴佩孚很快就为他这一战略上的失误付出了代价。

后来还没等到吴佩孚拿下北京,湖南全境就被北伐军攻占,直到8月下旬吴佩孚才带领主力回到湖北,但此时北伐军已攻下了湖北境内的天险汀泗桥,吴佩孚的直系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到了这个时候吴佩孚才如梦初醒,连忙组织部队在贺胜桥与北伐军展开决战,却再次大败。

正当吴佩孚被北伐军杀得大败的时候,孙传芳却按兵不动,他本想让北伐军与吴佩孚互相消耗,自己就可以乘机吞并两湖。正是因为孙传芳的按兵不动,北伐军在进攻吴佩孚的时候,才得以侧翼无忧,但北伐军在打败了吴佩孚后,很快就掉转枪头攻入了孙传芳的地盘,在江西与孙传芳的主力展开了大战。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在江西战场,虽然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在前期多次失利,但后来随着第四军、第七军等北伐主力相继赶赴江西战场,在各路北伐军的合力下,孙传芳的主力被大部消灭在了江西战场。

在击败了吴佩孚和孙传芳后,国民革命军就积累了相当大的优势,到了这个时候奉系就很难抵挡北伐军了。

北伐军能取得胜利,除了北洋军阀内部的问题,也有北伐军自身的一些优势。

首先是北伐军得到的外援更多,1922年孙中山开始与苏联合作,之后就得到了苏联方面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苏联还派来了鲍罗廷、加伦(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等顾问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培训军队并出谋划策。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除了人员上的援助,苏联在物资上的援助也不遗余力。苏联在1923年5月向广州国民政府提供了200万金卢布的款项及8000支步枪以及一定数量的机枪、火炮等。1924年黄埔军校开班缺少军火,苏联就提供了8000支步枪,每支步枪配了500发子弹,并资助了200万卢布的开班费。1925年苏联为国民党提供了价值56.4万卢布的军火,到了1926年又分四批给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军火,包括2.3万支步枪、90挺机关枪、24门大炮、1200万发子弹和1000发炮弹。此外国民党在北方的盟友冯玉祥,也得到了苏联方面的援助。

相对于北伐军而言,北洋军阀的背后虽然也有列强国家,但北洋军阀在列强国家哪里得到的支持显然不如苏联。

其次是国民党方面的盟友更多。国民党在北方有冯玉祥这一重要盟友,而冯玉祥本身也是北方的一大势力,手下有数十万军队,可与奉系、直系周旋。虽然1926年初,冯玉祥虽与吴佩孚、张作霖的作战中失利,但也牵制了吴佩孚的主力,就在吴佩孚击败冯玉祥的时候,北伐军则顺利攻占了湖南,兵锋直逼湖北。

在老巢武汉遭到威胁的情况下,吴佩孚便不得不仓促带领主力南下阻挡北伐军,此后冯玉祥卷土重来,又在陕西击败了吴佩孚的部队。冯玉祥在北方的作战,可以说是北伐军能战胜吴佩孚的一个关键因素。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国民党军的另一强大盟友是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新桂系在1925年统一了广西,随后就加入了国民党阵营,李宗仁、白崇禧本身就是名将,再加上新桂系的军队也非常善战,这就使国民政府实力大增。

此外加入国民政府阵营的还有山西的阎锡山、湖南的唐生智,他们都属于地方上的大型军阀。有了大型军阀的加盟,国民政府也就如虎添翼了。

第三点在于国民革命军的士气更为旺盛,作战也更为勇敢。得益于长期的革命精神宣传,国民革命军就成为了一支有信仰的军队,一支有信仰的军队,其作战意志就非常地顽强。在整个北伐战争过程中,北伐军往往能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仍死战不退,尤其是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更是打出了革命军的气势,第四军也在这两战中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而反观北洋军,在北伐战争的时候表现就远不如北伐军,他们往往不敢打硬仗,一遇到战事不利就容易出现溃逃的局面,在湖北贺胜桥战役中,吴佩孚即便出动了督战队,也不能阻止部队的溃败,甚至还出现了败兵还向督战队开枪的事情。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第四点在于人心。

1923年发生了曹锟贿选事件,直系军阀首领曹锟以贿选国会议员的方式当选了大总统,事情曝光后,曹锟就得了个“贿选总统”的称号,这就使得北洋政府大失人心,威信扫地。

直系政府垮台后,就由段祺瑞成立了执政府,但段祺瑞的执政府却在1926年制造了三一八惨案,打死打伤游行群众几十人,再次使北洋政府大失人心。

此外,北洋军阀不断的内战,也使其失去了民心。自袁世凯死后的1916年到北伐战争开始的1926年的10年期间,北洋军阀内部为争夺老大的地位而战争不断。在前期的北洋军阀内斗中,相对比较文明,战争伤亡也不大,但自从直奉战争爆发后,战争规模就不断升级,战斗也变得越来越血腥。10年间持续不断的战争,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困苦,而多年的战争下来,北洋军阀也始终未能决出一个老大,长年累月的战争也使百姓对北洋政府越来越失望了。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而国民党提出的三民主义却非常有吸引力,当时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对此都能普遍接受,这也为国民党北伐的胜利打下了群众基础。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归附,其中不少都是受了三民主义的感召。

而北洋军阀的大佬们只知道抓军队、揽钱财,既没有响亮的政治口号,也没有深得人心的政治理论,更没有值得百姓信任的政治操守。

在如此巨大的反差之下,北伐军就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所到之处,往往能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并有不少百姓能主动为北伐军充当向导、递送情报。

北洋军阀为何会败在北伐军的手上

第五点在于当时的北伐军也是名将云集,而北洋军则缺少名将。国民革命军阵营当中,有第四军的叶挺,第七军的李宗仁、白崇禧,第八军的唐生智、第一军的何应钦,以及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加伦将军等。

而北洋军阀一边,吴佩孚已廉颇老矣,早就没了早年的锐气,孙传芳虽然还算能打,但也独木难支。而实力最强劲的奉系,在郭松龄的内乱中,损失了郭松龄、姜登选等一众名将,到了北伐战争时期,就只能让张学良领兵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十万北伐军为何能轻松击败拥兵百万的北洋军阀?这些因素功不可没
...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北伐军战斗力大大增强,先后平定了广东的数次叛乱。随后,十万北伐军开始向北洋军阀发起进攻。与上一次北伐不同,这次北伐进行得很顺
2024-02-29 22:33:00
北伐军为何能够完成“龙潭大捷”?
...混战局面,中国也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在这场战争中,北伐军队一开始的总兵力只有10万出头,而北洋军阀却坐拥70万大军。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之下,北伐军为何还能够完成统一呢?19
2023-08-13 15:47:00
北洋军阀覆灭后,有四支地方武装力量,依然让蒋介石很忌惮
...动的北伐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蒋介石任职北伐军的总司令,指挥八个军,兵分两路,在江西,湖南,湖北境内,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将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一直推进到长
2025-01-05 00:58:00
为什么数千年来仅有两次北伐成功
...山西、关中以及陇右,最终统一了全国。二、国民革命军北伐军阀民国时期,岭南已经开放,特别是广州沿海一带。在鸦片战争以后,作为港口城市逐渐的发展起来,所以这一次北伐的大本营始于广
2024-04-24 10:15:00
从秦朝起,为啥仅有明朝和民国自南向北统一
...头颅洒热血,这是一个团结的政权。同样民国自南向北,北伐军在两党合作之下,奋力进取。第二,北方势力的内耗与混乱。明朝北伐前期,名相脱脱拥有百万大军,转眼之间被皇帝赐死,威名赫赫
2024-04-14 10:31:00
北伐军中的军官很少,为什么能打败北洋军阀?
北伐军中的军官,主要是一批黄埔军校学生。一些学生,别说打仗了,就算是其它一些社会实践经验也没有。而且整个北伐军的人数也非常少,也就是10万人。可是为什么,由一群学生领导着10万人
2023-08-13 06:57:00
​看看两个北洋小兵的真实故事
...艰难。1928年,张宗昌任山东督办期间,为筹集军费对抗北伐军,大肆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山东局势动荡不安,土匪兵痞横行,加之田地收成不好,冯元堂家陷入绝境。冯元堂的老父
2023-02-23 14:11:00
长孙追忆卢立群:宁可饿死也不做顺民和亡国奴
...洋军阀吴佩孚旗下的鄂军第二师师长刘佐龙等重大行动。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国共两党决定建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聘请卢立群担任政治教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策动政变,卢立群遭到
2024-05-26 10:44:00
最初跟随蒋介石打天下的八位军长,分别都是谁?
...在这一年,有八个军跟随蒋介石一起打天下,他本人任职北伐军总司令。因此,这八个军也成为蒋介石创业路上的重要资本。第一军是由黄埔系的将领组建而成的,军长是黄埔军校的战术总教官何应
2024-12-30 12: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