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4:1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清朝的吃肉问题

近些年,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视线聚焦点都在帝王将相上......

看他们在尔虞我诈的权谋争斗中,有多么身不由己;看他们的感情生活到底是“莞莞类卿”的遗憾,亦或是“兰因絮果”的悲怆。

偶尔镜头给到市井,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街市,无处不透露着烟火气满满的生机勃勃,好似大家伙都过着岁月静好的小日子。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清朝是这样的吗?

且从最接地气的问题,清朝的普通人多久能吃一顿肉来入手探究——毕竟肉吃的频繁,说明饱腹已经不是问题,开始追求更美味营养的食物、味蕾上更丰富的体验。

那么先来细分“普通人”的定义,奴仆成群、穿金戴银的贵族和地主定算不上普通,家有盈余的小康家庭和所获正好够用的是普通人。

因为这两类人群之间的距离不远,前者一场天灾或疾病就会消耗掉积蓄变为将将够用,而后者只要勤劳且节俭,也有迈入小康的那一天。

而他们多久能吃一次肉呢?

——小康之家,逢年过节可以开荤吃肉,将够用的家庭则唯有遇红白之事才能吃肉,这还是一切风调雨顺、没病没灾的情况下,若遇上旱灾、水患,则能活命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二、清朝一个被人忽视的挑战

之所以会如此,跟清朝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有关。

清朝国祚二百多年,人口呈大指数上升趋势,顺治八年全国人口数为1063万人,待乾隆六年就涨到14341万人,到道光十四年,则突破四亿大关。

且统计方式只算16-60岁的男子,老弱妇孺数量再加上的话,会更是一个让人惊叹的数据。

而人口逐渐激增,土地却没法跟着成比例上涨,摆在清朝普通人面前的,是土地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这两个问题。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前者就是人均耕地太少,粮食产量不足以养活全家老小,后者则是占有不均,10%的大地主占据60%的土地,60%的农民瓜分10%的土地。

剩余农民连自有土地都没有,四处给人当佃农接散单谋生。

至于剩下30%的土地去哪了,清朝奉行八旗制度,满洲亲贵和在编旗人会分享这些土地,可见留给大多数平头老百姓的资源有多么匮乏。

乾隆朝的大学士曾算过账:每人每年4石粮食和四亩地是温饱的基本标准,三口之家的话,就算孩子吃的少,也得10石粮食。

可当时的农民能收获多少粮食呢?康熙末年给出过答案“终岁勤动,计十亩所入,得半不过十石。”也就是披星戴月非常勤劳的农民,风调雨顺之年也不过刚刚支撑三口之家的口粮。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这还是自家有地的小康之家,若是无地只能租种、或给地主当长工的话,日子会过得更捉襟见肘,并且还没算家有老人、孩子再多点的情况......

毕竟清朝前期因才结束战乱百废待兴,各种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只生一个的家庭并不多,可老人和小孩都不是劳动力,那所获之粮就更得省着吃了,估计六七成饱就差不多了。

既然米面都可丁可卯,又怎会能常吃肉?

小康之家逢年过节吃肉,已然算生活相当幸福,在够与不够之间徘徊的更没啥大事都难以吃肉。并且吃不上肉这件事,在清朝还有个愈演愈烈的走向。

——分别从清前期、中期和晚期来看原因。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三、清朝三个时期老百姓的处境

清前期,经历数年的兵荒马乱,不仅人口凋零的很严重,土地也因大家都或被抓兵丁或举家逃难而荒废,所以是人少、地也少的状态,普通人虽有大量的机会可以获得土地。

但精力跟时间毕竟有限,再玩命卷,开垦的数量是可计算出来的。

所以家底儿足以天天吃肉是不可能的,可温饱则不成问题,且百姓的幸福度比较高,因为觉得努力就有收获,一年更比一年好,日子有奔头。

壮劳力多的家庭开荒的土地多,有盈余的情况下,逢年过节就会整点肉改善伙食,给家人们补一补打打气,勉强温饱的人家,因对未来抱有希望,红白喜事也会相对大办。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可到了清中期,情况又发生变化......

康熙晚期到雍乾时,土地已被开垦的七七八八,按说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越来越有风险抵御能力,可地多的同时,人口也蹭蹭往上涨,两相对冲,就把优势抵消掉一部分,又落成温饱线上横跳的局面。

再加上地主阶级的出现,官僚和富商为了通过租赁土地获得几十倍的收益,就以各种手段大量收购,一度形成“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的夸张世态。

每一次的交易,土地的身价都会数倍翻番,直到形成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没法购买的结局,那么为了活下去,就得租赁土地来耕种。

清中期有两种土地租赁形式,分成租和定额租。

前者是跟地主按照比例分成,如五五、六四等,北方多采用这种,后者则是约定好一定的量,不管旱涝都是这个价,数额至少跟分成租是持平的,地主怎么会做吃亏的买卖呢,当时南方大多用此种方式。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虽说分成租遇到灾年缴纳的少,但农民所获也少,定额租农民可以起早贪黑多种、费尽心思提高产量。

可但凡颗粒无收,分文不少的租子就会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重担,并且无论哪一种,普通人的所得都会分出不等给地主,温饱都难以为继,又怎会有盈余吃肉呢?

待到清朝晚期,土地兼并问题越发严重,普通人若想糊口,单靠自己耕种远远为继不了,就开始发展养殖、畜牧及手工业等,靠出售的钱来购买粮食,从而商品经济冒头。

那么除了坐等收租的地主阶级以外,又多了一个“资本阶级”,他们会赶丰收时低价收购,囤着等秋冬或旱涝时翻数倍卖出,导致明明一袋粮食都是自家种出来的,可卖的时候所获微薄,等吃的时候则价值不菲。

或许会有人问,耕种的粮食不卖留着吃不就完事,那租土地的费用从哪出?来年买器具、种子的钱又怎么办?这般极限倒腾几次,难免会遇上凑不上钱的难关,于是印子钱就来了,虽解一时燃眉之急,可利息则相当高昂。

清朝的普通人被重重枷锁扣死,又怎么有多余的钱吃肉呢?

——就像《红楼梦》里,刘姥姥破釜沉舟带着孙儿上贾府打秋风,贾府众人则连茄鲞都吃腻味了,荣国府的王熙凤放印子钱,普通人还不上钱绝望之下只能去死。

这般残酷,也写出清朝时两极严重分化下的对比。

清朝普通人多久才能吃一顿肉

总结

因此综上所述,清朝时的普通人基本吃不上肉。

碰上风调雨顺之时,小康之家逢年过节或许能开开荤,还得是过日子没那么节俭、注重享受的那一拨人,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家,则压根不想肉的事,能活着就已经烧高香了。

待到清晚期,更是大家都过得生不如死,卖儿卖女、形销骨立,是稀松常见的光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4岁知名女星宋轶秀恩爱!当街帮白敬亭戴帽子
...的爱人和恋情。最后的话不得不说,明星有明星的烦恼,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烦恼。然而,大部分人的烦恼都是因为和钱有关。穷人因为没有钱而烦恼,一日三餐都成为问题,而温饱阶层的人,因为
2023-11-07 14:47:00
...地挖坑埋了呢?因为在古代,土地大多都是在地主手中,普通人种地都是在帮助地主种地,可得到的佣金却少的可怜,甚至许多农民没日没夜的劳作,得到的报酬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唐朝时期的李绅
2023-04-22 09:49:00
聊聊官员奢靡无度,老百姓苦不堪言的清朝末期
...察到清朝由盛转衰的多种原因,还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境遇与抗争精神。他们在动荡的岁月中,与困境斗争、与命运对抗,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品质。与那个时代相比,我们今
2024-02-07 17:59:00
靖康之耻的发生,熙宁变法真的是始作俑者吗?
...尊严被金人践踏,而北宋以及南宋却毫无作为。然而就当普通人将所有的责任都归结于北宋王朝的腐朽政治体系之时,明朝的一部分史学家却认为熙宁变法才是导致靖康之变的真正缘由,这又是为什
2023-05-30 16:36:00
古代打仗喜欢屠杀,主要是为了掠夺土地等财富
...,有时甚至购买不到,而且由于粮食少,粮食往往高价,普通人只能等死,比如秦穆公时期,秦国发生饥荒,邻国晋国却拒绝救援,这下秦国损失惨重,对了,古代可没有今天的人道主义救援,一方
2023-02-16 21:02:00
如果汉朝没有“文景之治”,也许就不会有“王莽篡汉”
...问题往往就是过分简略,如果你略微看细一点,也就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就未必了。首先,那个时代是要交人头税的。这个和今天的个人所得税还不一样,并不是根据你的收入高低来收税没收入
2023-01-26 21:27:00
历史告诉你财政再分配的重要性
...的,能站在塔尖的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人,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富人对穷人的掠夺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很多美国人希望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梦真正能实现的时代。那
2023-02-01 14:21:00
为何有的人银行存款过百万,却过着简朴的生活?背后原因很现实
...、拥有存款百万的人在很多人看来,拥有百万存款的人与普通人的生活肯定不一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拥有百万存款的人同样也会选择过着普通的生活,并且为了保障手中的资金安全,会将钱存放
2023-01-10 09:39:00
新年代剧今晚开播,两大卫视强推,演员阵容强大,爆款预定!
...对夫妇的创业故事为脉络,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普通人如何一步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华丽转变。剧中的彭锦西与罗虹,从最初的挣扎到最后的成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的成长。
2024-03-31 17: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