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耗资8亿修出面目全非,古建先活下去方能活起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22 09:46:00 来源:新京报

文物建筑开发利用是好事,但不能被办成了坏事。

耗资8亿修出面目全非,古建先活下去方能活起来

▲2022年6月9日拍摄的天水古城夜景。图/新华社

耗资8亿多却修出个面目全非?近日,甘肃天水古城的文物建筑开发利用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

天水古城是天水市遗存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居建筑群落区域,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随着时间推移、岁月剥蚀,西关古民居建筑不可避免地渐渐处于濒危状态。

为此,2018年,天水市全面启动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希望文保院落能够“复活”,其中省保级1处、县保级3处、保护点25处。可惜的是,目前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尤其是,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在商业运营后,文保院落里的部分建筑被“改头换面”,甚至危及院落安全。这让人在为文保院落“变味”深感惋惜的同时,也思考地方文物建筑究竟如何才能“活起来”。

历史街区保护利用难度更大

从央视新闻的调查报道看,花费超过8亿元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一些文物建筑出现了与过往历史文化的“断层”。

比如,位于天水古城内厚生巷13号的一处日式风格餐厅,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但如今,这里已看不到曾经庭院宽敞、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院中台明被木板覆盖,营造成日式风格,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甚至,一些不当的改造危及院落安全,不可逆的文物破坏现象明显。

而公众关注的,不仅仅是单体的文物建筑受到了影响,同样还有那些具有历史意义,承载着众多文物建筑,保存在历史风貌的历史街区。这些街区,往往在较小范围内聚集了相当数量的历史建筑,“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价值”。

我国历史街区数量众多,规模庞大。北京、天津、西安、上海、广州、成都等众多城市,都有历史街区的存在。北京内城的诸多区域、上海城隍庙地区、南京夫子庙地区、平遥南大街地区、丽江老城地区、黄山市屯溪老街地区、桐乡市乌镇古街地区,都是民众耳熟能详的历史街区。

耗资8亿修出面目全非,古建先活下去方能活起来

▲2022年6月9日拍摄的天水古城夜景。图/新华社

此次引起公众关注的天水古城,也就是西关片区出现的情况,当然也属于历史街区的范畴。相比单体文物建筑,历史街区因更具开放性、更广泛地融入社会生活,保护和利用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也更容易成为关注焦点。

为此,《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和《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等法律或文件,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指引和规范。

尤其是考虑到文物建筑日常管理维护难度大,保护任务量大面广,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国家也明确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

比如,《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就指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本体保护修缮、历史风貌维护、旅游文创开发、文化传承发展等保护利用全过程,着力解决文物建筑保护管理力量不足、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问题,推动文物建筑“有人管、在利用、出效益”。

此次天水古城的问题,就是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无疑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文保利用新挑战将持续形成

事实上,近年来,地方也在积极探索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比如,2017年,山西启动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文物建筑“巨手擎”项目,推进文物建筑认领认养工作。并于同年公布了首批供选项目名单,共列入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时期252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福建也出台了类似规定。

必须认识到,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行动,保护一定都是第一位的,必须坚持文物保护红线和底线,保护只能在确保文物安全和充分利用文物保护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只有保护好,才有可依托、可利用的物质载体。这不仅攸关真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还关系到如何在新时期传承历史文脉,做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大文章。

特别是,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做到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一直是应该解决也必须解决好的大难题。历史建筑如果有所损伤,很多时候都是不可逆的,遗憾是永远的。

耗资8亿修出面目全非,古建先活下去方能活起来

▲游客在天水古城游玩。图/新华社

也要看到,即便完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历史建筑的修缮利用都面临严峻的挑战。比如,在对历史建筑的理解上,在材料的认知和把控上,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复现上,都面临着具体的标准与尺度问题。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方面,无论如何小心谨慎,使用何等的高科技手段,都需要面对不同程度的挑战,更不用说历史建筑的日常利用,还将持续形成保护和利用的新挑战。比如,如何防止以利用之名,完全偏向于商业利益,甚至形成破坏性开发的失控局面,就是一个长期、复杂且考验管理智慧的事情。

在利用过程中,同样需要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管,不能因为没有申报就将其置于监管视野之外。通过织牢制度之网,对利用主体动态管理,不仅在利用时有资质要求,在利用的过程中还要严密监管,防止不当利用危害文物安全。

利用的过程要透明,要求公布正确足够的信息,杜绝暗箱操作,探索文物保险等第三方社会机构参与监管的可能性。同时,也需要在技术、人员乃至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和加大投入,系统性地保障文物建筑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

当然,在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上,还需要从高质量发展中获取动力。保护和利用从来是一体两面。天水古城的案例,就启示我们,文物建筑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对历史和文化有敬畏之心,还需要从当代角度,从游客受众角度“活化”历史建筑,让文物说话,让建筑发声。

有底蕴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是一个个风格独具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建筑就是其中珍贵的文物。在文物建筑利用上,既要接文脉和地气,又要立足不同细分市场,注重场景的营造和文旅产品的创意,创造性地通过文物建筑和文旅产品的结合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在有价值、有趣味、有参与性、有仪式感上下功夫。那些简单的模仿,甚至割断文脉、忽视历史联系的开发利用,实在不可取。

对于令人痛心的天水古城“变味”,尽管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开展了调查和补救,但影响已经形成,最多也只能补救。当前和未来要做的,就是确保管控的制度和程序能够真正有效,确保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

无论如何,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一定要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开发利用是好事,但不能被办成了坏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工人日报社评:过度商业化令文物古建“面目全非”,代价太大
...地方文保的单选题,不允许过度商业化及无序开发给文物古建及历史风貌造成伤害。吸纳社会力量增强基层文保能力,是拓展文物保护路径的必要尝试。某种程度上,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
2023-08-22 09:29:00
...,文保院落也不是完全拒绝商业气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利用,一直是推动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果运用得当,以商业养古城,也是很好的保护路径。但实际情况是,运营企业及经
2023-08-29 15:57:00
文保院落变“火锅”餐厅,天水古城“三不像”
...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因历史久远,不少古建民居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抢救这些古建筑,当地对西关片区启动抢救性保护,使得29座文保院落得以“复活”,其中省保级
2023-08-19 23:19:00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 江德斌商业化开发运营是古建筑保护利用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应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必须以保护历史文化为前提,且不能损害其原貌和价值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最近,
2023-08-23 06:58:00
...石都是历史的痕迹,“保护第一”的原则不得动摇。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正是因为福州政府怀揣对古建筑的珍崇,才得以让三坊七巷、上下杭、梁厝等古建筑、
2023-09-06 17:47:00
...“羲皇故里”,现存伏羲庙、卦台山等许多与伏羲相关的古建筑、古遗址、古遗迹和民俗习惯。其中,伏羲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成为我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多
2023-10-11 03:31:00
...砖黛瓦、雕梁画栋。但如今,被商业侵袭的文保院落已经面目全非,岂不让人痛心?痛心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帑被打了水漂,怎对得起当地人民?另一个是文保院落遭遇严重伤害,怎对得起祖宗
2023-08-21 16:02:00
开展夏季古建筑类文物安全专项检查
本文转自:天水日报武山县开展夏季古建筑类文物安全专项检查本报讯 为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夏季、汛期文物古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守牢文物安全底线,近日,武山县文物保护
2023-07-28 00:11:00
...文化的发祥地,现存伏羲庙、卦台山等许多与伏羲相关的古建筑、古遗址、古遗迹和民俗习惯。为了将这一极富魅力、极具辨识度的宝贵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多年来天水市做了大量卓
2023-10-21 00: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