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类别: 发布时间:2025-10-13 07:36: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这个微笑的陶塑人面像的精致程度,突破了以往我们对这一时期同类发现的认识。”10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举行考古成果集中发布,陕西渭南蒋家遗址考古队成员辛宇在介绍中这样说。

自仰韶中期沿用至仰韶晚期,遗存主要为庙底沟文化中期

蒋家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蒋家村东,遗址所在的沋河流域遗址分布众多,南约10~11千米为史家遗址和北刘遗址。2024和2025年,为配合渭南市蒋家水厂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渭南市博物馆与临渭区博物馆对建设用地范围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在蒋家遗址共计清理了庙底沟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陶窑等遗迹近1100处,出土了大量陶、石、骨、角器等遗物。”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蒋家遗址为一处面积较大的仰韶时期聚落,主体遗存为庙底沟文化。出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泥质灰陶次之。纹饰以素面居多,其次为绳纹、线纹、附加堆纹。彩陶数量较多,以黑彩、褐彩为主,彩陶纹样常见勾连回旋纹、弧线纹、西阴纹、圆点纹及简化鱼纹等,还发现了少量的白衣彩陶。器形包括重唇口尖底瓶、葫芦口瓶、盆、钵、罐、杯、釜、灶、瓮、釜形鼎、器座和器盖等。初步判断蒋家遗址庙底沟文化阶段遗存的时代主要为庙底沟文化中期。此外,在一些遗迹单位中也见庙底沟文化早期遗物。

“蒋家遗址庙底沟文化时期先民利用自然地势落差,结合人工开挖宽阔壕沟筑成聚落。聚落内部大型房址、灰坑、陶窑、墓葬等要素齐全,聚落营建经过统一规划。在遗址外壕以外向南的发掘区,庙底沟文化时期的遗存分布密度明显降低,发现少量仰韶晚期文化遗存。这表明该遗址自仰韶中期沿用至仰韶晚期,并沿沋河东岸存在向南迁移的动态发展过程。”

发现残存总面积超210平米房址,居住面加工考究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经考古发掘发现的相关遗存中有房址4座,均遭受较为严重的破坏。两座仅残存部分白灰地面,形制不辨;另外两座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其中一座编号为F3,位于北发掘区北端。

该房址坐北朝南,由门道、灶和居室组成。门道位于房址南侧中部,平面长方形,剖面斜坡状。灶位于门道与居室相接处,由操作坑、火道及火塘三部分组成。居室平面近方形。室内南北14.2、东西约15米,残存总面积约210平方米。

室内居住面加工考究。经解剖,最下层为经过火烤的生土层,属于房址的基础部分;中间一层为黄褐色草拌泥层,质地坚硬,厚8~12厘米;表层仅在火塘口缘附近及室内局部有所保留,白灰硬面,平整光滑,厚约1~2厘米。

室内共发现柱洞3个,大体均匀分布于居室中部。按同期大房子常见形制,该房址应有4个室内柱洞。房址壁面及边缘未发现明确柱网结构,在现存半地穴室内墙北端向外延伸出0.45~1.2米宽垫土台。

“这个房址是保存比较好的一座房址,是五边形的。它在庙底沟文化时期是已经达到了最顶级的那种大房址的规模,所以也彰显了当时这个聚落在这个区域中心的重要地位。”

在一座灰坑内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瓮棺葬仅发现一座,位于北发掘区。葬具由1件陶尖底瓶、1件陶绳纹鼓腹罐和1件陶高领罐的碎片组成,尖底瓶底部被打掉不存,陶绳纹鼓腹罐仅有口腹残片。瓮棺内见有人骨,已朽成粉末,葬式不详。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辛宇介绍,截止2024年底,共清理仰韶中期灰坑652座。其中在位于中部发掘区西南部、编号为H13的灰坑内,出土了1件陶塑人面像。“这种人面形的艺术造像在庙底沟时期是比较流行的。但蒋家遗址出土的这件非常生动,可以说,其精致程度突破了以往我们对这一时期同类发现的认识。”

该陶塑人面像为泥质红陶,加工精致,后部、颈部残。头顶饱满,从后向前以密集戳刺纹表示头发,额顶正中有穿孔,两鬓连至下颌。面部泥条盘筑,两眼镂空月牙形;鼻梁贴塑,挺直,略呈鹰钩状;口部镂空微张,呈微笑状;双耳扁平,贴于脸颊两侧,耳垂下方有穿孔耳洞;颈部中空,半弧形。残宽14厘米,残高12.5厘米,厚0.8~1厘米。

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期的一种类型,因首先发现、发掘于三门峡市区的庙底沟遗址而得名,其下限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的中华文明的起始年代,距今6000~5300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营盘山遗址遇见最早的“南京面孔”特展中,有一件陶塑人面像格外引人注意。这小小的陶塑人面像,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是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面孔”,被称为“金陵先祖”。据策展
2025-09-19 14:49:00
...史印记。在茂县营盘山遗址,出土了一尊5000年前的陶塑人面像。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更是一件艺术珍品。它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头形彩陶瓶颇为相似。考古学者为探索古
2023-07-22 11:50:00
...的三张‘面孔’”,多角度生动地解读南京的个性。陶塑人面像憨厚的面孔南京人最早长啥样?1983年,距今约五千年的陶塑人面像在南京市浦口区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月牙似的眼
2024-01-31 10:08:00
...,南京共登录近14万件文物藏品。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陶塑人面像、孙吴青瓷釉下彩盘口壶、东晋鹦鹉螺杯、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明代黔宁王遗记金牌等早已为众人所熟知的“国宝”,完成
2024-06-14 07:54:00
...南部出土一尊“带着笑脸和两个酒窝”的古罗马时期狮身人面像。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在声明中说,这尊狮身人面像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约450公里处的基纳省哈索尔神庙附近出土,比吉萨金字塔群
2023-03-07 17:57:00
...什么样?在殷墟博物馆新馆,有几件3000多年前商代的陶人面像,专家认为是商朝人的“自画像”。其中一件面具陶范上,两只眼睛上方各刻画一道凹痕,用它制作出的陶人面,呈现出明显的双
2025-03-11 07:40:00
观展记|跨越万年的“塞上江南”:从水洞沟到西夏陵
...着飞禽走兽与乐舞狩猎的周遭万象,有的通过手足印记和人面像抒发着内心丰富的情感,有的则是展现巫觋祭祀,搭建起人神沟通的桥梁。古代贺兰山地区草木茂盛,动物种类繁多,岩画描绘了羊、
2024-05-22 11:20:00
15项重要考古项目参评年度“陕西六大新发现”
...。根据发掘确认的双重环壕结构、大型房址等,和出土的人面像陶器等高等级文物,结合遗址规模,初步判断该遗址在仰韶中期具有区域中心性质。遗址文化堆积以庙底沟文化早、中期为主,可见大
2025-01-02 21:12:00
点亮古蜀璀璨之夜 提前打卡2024成都金沙太阳节
...作而成的“黄金面具”,两侧以光雕勾勒的铜人形器、金人面像、玉神人面像等精品文物渐次出现,联袂展现古蜀金沙人致敬天地万物的精神世界。而面具身后,五组象牙和铜鸟拱门交替而成的观灯
2024-02-08 15:17:00
经过Ai系统合理推测:狮身人面像未解之谜,很可能是用来取水的
经过Ai系统合理推测:狮身人面像排除外星人(或史上文明)建造的最合理的解释,居然是,狮身人面像的作用居然是在缺水的时候用来取水的?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经过智能AI系统的
2024-07-05 02:11: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临沂第六中学太原路校区小学部校园采摘实践活动
鲁网10月13日讯为深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2025-10-13 16:38:00
绥阳县宽阔镇红河村天麻“破土”迎丰收 生态种出“富民果”
多彩贵州网讯 十月的绥阳县宽阔镇,秋风裹挟着桂香掠过层层山峦。在红河村200余亩林下天麻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图景徐徐展开
2025-10-13 16:43:00
房县白鹤镇:贝贝南瓜丰收在望 产业惠农硕果累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常红权 通讯员 周健婷)时下,正值金秋收获季,十堰市房县白鹤镇赤岩村的蔬菜大棚里丰收的气氛正浓
2025-10-13 10:47:00
10月了!江西为啥还这么热?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已至,江西居民却还在过夏天,不少网友调侃:“夏装从5月穿到10月,衣服都洗变形了,有本事热到过年
2025-10-13 06:57:00
渭南蒋家遗址发现五千多年前微笑陶塑人面像
“这个微笑的陶塑人面像的精致程度,突破了以往我们对这一时期同类发现的认识。”10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举行考古成果集中发布
2025-10-13 07:36:00
“南亚鱼王”露斯塔野鲮:从丝绸之路走上滋补餐桌
一千多年前,露斯塔野鲮已与中国结缘。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孔桑桥遗址,考古人员曾有过惊人发现:公元8世纪的吐蕃时期地层中,出土了一批来自印度次大陆的淡水鱼骨
2025-10-12 13: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谢晓丽记者从聊城市气象台了解到,预计11日夜间至12日白天聊城市阴有中到大雨,12日夜间至13日早晨阴有小雨
2025-10-12 16:24:00
最高39℃!福州高温“霸屏”!降温就在……
热!热!热!尽管已经进入寒露节气,而福州依旧被“秋老虎”牢牢掌控,热力十足。午后,福州多地最高气温突破38℃,其中,白沙镇大目埕村更是达到39
2025-10-12 17:30:00
郧阳:从历史深处走来
作者 万义早(湖北省仙桃市人,十堰市五届政协专职常委,一级调研员退休。)序章:时光的缆绳——汉江的千年絮语汉江,宛如一位沉默而睿智的史官
2025-10-12 18:26:00
山崳——吉斯波尔的中式轻“泥煤”
在威士忌的世界里,“泥煤”常常与苏格兰艾雷岛画上等号,其标志性的强劲烟熏与消毒水的气息,塑造了全球爱好者对泥煤风味的初始印象
2025-10-12 19:1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山东遭遇多次连续阴雨天气,光照减弱,湿度增加,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2025-10-12 19:50:00
白龙湾,被时光珍藏的一湾传说
在吉林,风景从不囿于盛名。在长白山腹地,靖宇的层峦叠嶂之间,松花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蜿蜒而过。于赤松镇清泉村东,江水在此温柔地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2025-10-12 21:53:00
国庆中秋长假,厦门本站平均气温高达28.7℃,为近10年来同期最高未来7天,厦门依然是晴热天气东南网10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建民)10月对于厦门来说是夏秋转换的时节
2025-10-11 18:31:00
近日,罗源鉴江镇井水村养殖的绿鳍马面鲀迎来丰收,这也是罗源县首次成功实现该鱼种网箱高密度纯养。
2025-10-11 19: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