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秦国统一路上最关键的一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15:3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一段时间电视剧,大秦赋愣是被无良编剧整成了大情妇,彻底败光了大秦帝国前几部的观众缘。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秦国统一路上最关键的一环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华夏,混一中华,千古一帝,实至名归。但是在秦统一中国的历程中,秦始皇是这场接力赛中的最后一棒,在这一个传递了6代的接力跑中,第一棒,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居功至伟,秦赵襄王在位期间,屡屡用兵,消灭山东六国雄兵百万,注意这里的百万不是虚值而是个实数,尤其是长平一战消灭赵国四十几万人,彻底把赵国打出了统一中国的候选名单,但是我认为在这秦国从弱小到崛起到最后统一中国的旅程中,有一个人的功劳绝对不能忘记,那就是秦惠文王,没有他的坚持,秦国的变化很有可能和其他国家的变化一样,政亡人息,甚至可以说,秦惠文王的功劳丝毫不亚于秦孝公与秦昭襄王。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秦国统一路上最关键的一环

商鞅变法在秦国的历史上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在战国时期变法是一个潮流,几乎每一个大战国都在进行变法图强,作为变法的先驱,魏国任用李悝变法,国力增强,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楚国也,曾任用吴起变法赵国还有赵武陵王的胡服骑射,燕国有燕昭王,韩国用申不害变法,所有的国家都在尝试用变法来使自己变得强大。但是和秦国相比,这些国家的变化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阵亡人兮,变法者或者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那么这个国家的变化也就结束了,变法的内容要么只留下一点点皮毛,要么索性全部回归本源。只有秦国将商鞅变法的成果一五一十的保留了下来,这才造成了后来秦国有气吞六国一统中华的局面。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秦国统一路上最关键的一环

这其中秦惠文王的功劳是最大的。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是商鞅背后最大的靠山,但是秦相公不可能永远不死,要想把变法内容坚持下去,只有后续的君主任可变法,这样才能够避免政亡人息的局面。秦孝公没有活过50岁,变法的时间并没有长到能够彻底改变秦国在秦国形成强大的变法惯性。所以在秦孝公死的时候,国内反对变法的声音还是很强的,秦孝公刚刚死,尸骨未寒,他最器重的商鞅,就遭到了反噬,被五马分尸而亡。一般情况下作为变法的主脑,商鞅死翘翘了,

由他主导的变法自然而然也就结束了。但是在秦国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杀商鞅而留其政,一方面是秦国朝堂君主与大臣博弈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君主惠文王是实实在在看到了商鞅变法对秦国带来的改变,所以他绝不愿意让秦国翻新鞋走老路。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秦国统一路上最关键的一环

在当时,秦国的变法基本上已经成型,只要继续依靠强大的惯性以及凭借行政机器执行就可以了,商鞅的重要性远远不如秦孝公时期。所以秦惠文王可以杀商鞅,一来向保守势力妥协,同样也可以堵住保守派的嘴,死对头商鞅死了,他们没有理由继续折腾。

其次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商鞅的威望极高,甚至盖过了新登基的秦惠文王,如果再留着商鞅的话,商鞅登高一呼,会不会威胁到赢家对全国的统治?这一点是作为君王的秦惠文王所必须考虑。所以他杀商鞅而留秦法,一方面堵住了守旧派的口,另一方面实打实的消除了自己王权路上的威胁,还保住了变法的成果,一举三得,秦国的变法没有半途而废,而是坚持到底,这才使得秦国最终能够问鼎中原。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秦国统一路上最关键的一环

其次,秦惠文王吞并了巴蜀,为秦国夺取了稳定的大后方。

巴蜀两国在四川盆地里自己闹腾,互相攻击,这两个国家都想秦国求援,试图借着秦国的手消灭对方,从而独霸四川盆地。面对这两个国家的球员,秦国朝堂为此特地开了一个扩大会议,著名的外交家张仪觉得没有必要帮助他们,巴蜀弹丸之地,灭了也没啥意思,不如东出痛打韩国,那叫一个爽。但是此时此刻司马错出场了,他认为打韩国无非就是几个城池的得失而攻打巴蜀则能够赢得一片广阔的后方。最终在司马错的带领下,虎狼之师的秦军,消灭了巴蜀两国,最终占领了四川天府之国,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再加上靠着张仪的忽悠与反间,秦国从楚国夺取了汉中,再加上后来李冰修建都江堰,把成都平原彻底开发,使之成了秦国的大后方,确保其兵精粮足,可以一直保持对外的攻势,这才有了后来的昭襄王与白起的大杀四方。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秦国统一路上最关键的一环

所以在秦国的历史上,秦惠文王绝对不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而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丝毫不输给秦孝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惠文王:英明领袖,奠定千秋伟业
...主,使得秦国的实力再次增强,也是秦国第一位王,即秦惠文王。1.处死商鞅秦惠文王继位之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守旧势力和商鞅,守旧势力自从商鞅对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两个师傅施加酷刑
2024-03-09 02:52:00
秦惠文王抓住千载难逢之机,奠定秦国国运
...做了一件以前没做过的事,向秦国求援。当时的秦王是秦惠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可是高兴了半天又开始犯愁。因为手下大臣们也有分歧。以张仪为代表的一派提出要讨伐韩国,理由是韩国
2023-06-22 05:13:00
公孙衍:从秦国大良造到六国叛徒的传奇人生
...穆公开始,秦国奋发图治,谋划布局,广纳贤才。到了秦惠文王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然而,在秦惠文王执政期间,发生了一桩令人费解的事情。有一位人物先是离开自己的国家,投奔秦国。但没
2024-02-20 12:48:00
秦惠文王是自秦孝公以来,又一位对秦国霸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外的最大功绩是兼并巴蜀、破坏合纵、削弱楚国;对内,其一是迅速稳定了“后秦孝公时代”的秦国政局,其二则是继
2024-06-10 22:56:00
商鞅对秦国的发展有何作为
...强。然而,在做出巨大贡献后,商鞅却被秦孝公的继任者惠文王扣上谋反的罪名,甚至判以车裂之刑。那么,为何商鞅立下了领导变法之大功,却最终下场如此凄惨呢?谈及商鞅之死,其实存在着许
2024-06-28 14:56:00
...本完成,只需要执行就可以了,商鞅也就无关紧要,所以惠文王杀商鞅,不会为了私怨,而是为了能够堵住贵族的嘴,而且商鞅是变法的最大功臣,孝公一死,他在秦国的影响力无人能及,所以杀商
2024-06-27 13:08:00
秦国的霸业之路:从伐蜀到统一六国的战略转变
秦惠文王九年,苴国、巴国和蜀国之间发生战争,苴蜀两国都派出使臣请求秦惠文王出兵相助,秦惠文王瞧着蜀地的情形:小老弟,你们两个国家我都想要怎么办?不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秦惠
2024-04-13 06:59:00
...时间便统一六国,定鼎中原。若论最关键的人物,还是秦惠文王。商鞅变法这件事固然重要,但是当时可不止秦国在变法,其他国家也在变法,魏国有李悝、楚国有吴起、韩国有申不害、燕国有昭王
2024-06-27 13:07:00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而就本文所要说的秦惠文王,不仅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的君主。在秦惠文王之前,则是秦孝公、秦献公等君主。作为秦国
2024-06-05 06: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