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都江堰渠首排洪护岸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9 15:1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都江堰渠首排洪护岸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都江堰渠首排洪护岸项目主体工程完工现场。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供图

人民网成都3月29日电 (记者朱虹)“完工!”3月27日,随着防洪通道最后一米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渠首排洪护岸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这也是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中首批实现主体完工的省管工程。

据了解,此前受岷江上游较大来水和倒滩水冲刷影响,都江堰渠首外江黄家河心护岸、木观音大堤护岸局部堤防受损,河道行洪能力受到制约,渠首工程运行存在安全隐患。2023年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将渠首排洪护岸整治纳入了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采取“生态护坡+防洪通道+护岸砌石”的形式,对外江小罗堰出口至青城桥河段左、右两岸护岸损毁段进行修复,修复护岸总长1980米,疏浚河道1.1公里。其中,包括河道左侧护岸长190米;河道右侧护岸黄家河心护岸长1790米;修建防洪通道长1790米、宽4.5米,堤顶人行道宽2.5米,防浪墙高0.5米。

“工程于去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混凝土砌卵石、框格梁、防浪墙、青石栏杆安装、路面及人行道浇筑等建设任务均已完成,也标志着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项目现场办工作人员任伟称,该项目主要建筑物级别为Ⅰ级,建成后排洪标准将提升至50年一遇,让都江堰渠首工程防洪体系更加完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为下游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生态环保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

不仅排洪能力过硬,该项目在建设上还融合了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我们在堤顶安装的青石雕花栏杆上融入了杩槎、竹笼等元素,在堤身护坡上采用了干砌卵石的升级工艺——混凝土砌卵石,不仅增强了渠堤防渗抗冲、抵抗侵蚀的能力,还能起到进一步减缓水流速度,提高防洪能力的作用,同时也能提升堤防工程的视觉效果,展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传统文化。”任伟介绍,与一般砌石相比,混凝土砌卵石工艺选材更严格,不仅要求内实外光,还要求所用砌石不小于0.2米,且迎水面外露0.03米“鹅蛋头”,“鹅蛋头”要做到横平竖直、外露均匀。不仅如此,渠首排洪护岸工程对左岸冲刷的黄家河心段进行河道疏浚,使水流归入河心,减小对堤岸的冲刷,有利于排洪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日前,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渠首管理处、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都江堰市河长制办公室共同签订都江堰渠首水利保护公益诉讼合作协议。此次签约内容包括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以及
2023-07-05 04:16:00
文化中国行 | 人水和谐共生 山水间的中国生态智慧泽被千秋
...智慧》系列报道,今天(6月3日)的《文化中国行》走进都江堰。说起都江堰,大概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它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导修建的水利工程,让四川盆地从旱涝无常变成了“天府之国”
2024-06-03 17:57:00
...区改造建设。接下来,我们就来关注全国最大的灌区——都江堰灌区。这项水利工程建成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依旧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天府之源——都江堰灌区都江
2023-10-15 15:08:00
千年灌区 “成长”从未停步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都江堰灌区春灌期间的美丽景象。 都发中心供图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17申遗成功时间:2018年8月工程档案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根据岷
2023-05-10 06:26:00
...古蜀3000年”,并与远在俄罗斯的网友实时互动;在成都都江堰景区,《发展中的摩尔多瓦》编辑阿纳托利·卡丘克感慨:“中国人善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顺应自然、保护环境。”近期
2024-10-14 10:17:00
...冰治水的传说,东汉以后不断有所增附,唐代导江县(今都江堰市)已建李冰祠。北宋开始流传所谓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治水等神话。在民间传说中,神话人物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之子,《太平广
2024-04-30 22: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5月9日,记者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获悉,截至4月底,都江堰灌区育秧工作全面结束,累计完成育秧79.48万亩,占计划育秧任务的100%。据悉,从春灌开
2024-05-10 21:42:00
上游科考室丨“铁打”的契约!都江堰4根卧铁背后跨越两千年的默契
近日,有科普博主发布视频称,都江堰一直遵从李冰定下的“深淘滩 低作堰”原则,所以从古至今每年枯水期都会清除淤积在河道的泥沙,而清淤的深度则和卧铁有关——古人会在疏通过的河道放上卧
2025-02-14 19:11:00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是一年好“丰”景。9月21日,都江堰市石羊镇七里诗乡稻麦轮作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从江苏来的专业农机手余义永将收割机缓缓开进稻田,收下饱满的稻穗,留下二三
2023-09-28 03: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瑞梅铁路江西段站房全面开工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25日凌晨,在瑞梅铁路江西段建设一线,近200名施工人员连续奋战230分钟,顺利完成首组道岔换铺
2025-08-26 06:38:00
江西粮食产量连续12年超430亿斤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2025-08-26 06:38:00
江西直飞马来西亚航线复航 每周一、六执行两趟往返航班
本报讯 原晋、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记者从昌北机场海关获悉,8月25日10时20分,江西航空RY6607航班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顺利起飞
2025-08-26 06:38:00
交融创新 文化自强
聚焦第七届文博会8月25日,第七届山西文博会最后一天,热度不减,观众络绎不绝。邓寅明 摄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8月25日落幕
2025-08-26 06:46:0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8月24日,第十七届两岸大学校园歌手邀请赛决赛暨风采展在福建厦门举办。来自北京大学
2025-08-26 07:06:00
针对市民提出献血人员免费乘坐地铁较为烦琐的问题,我市日前回复,正采取技术手段,以进一步便捷相关人员乘车。市民提出,我市自今年起实行献血人员“三免”政策
2025-08-26 07:18:00
8月25日,都市奇幻爱情微短剧《她似软糖甜》在太原市数商大厦正式开机。微短剧作为新兴文艺形态,凭借其快节奏、题材丰富的内容优势
2025-08-26 07:18:00
8月25日市司法局消息,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日前印发行政执法投诉举报规定,整合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2025-08-26 07:18:00
当川流人潮走过城市的大美中轴迎泽大街,当带着丝丝凉意的清风掠过迎泽公园的湖面,当四方游客沉醉于钟楼街古韵今风的美景,当诱人的香气从街巷餐馆飘散弥漫……这一刻
2025-08-26 07:18:00
城市更新推动工业厂房蝶变变身非遗产业园 老印刷厂破茧重生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从老印刷厂到非遗产业园,从封闭厂房到开放空间
2025-08-26 07:37: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蓝毓钟,1914年出生。1934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1936年参加南京学生界救国会(南京秘密学联)
2025-08-26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通讯员薛晶晖练红宁)8月21日,第二届“边海防亲子团南京行”活动结束。根据全国双拥办、省双拥办关于“城连共建”“城舰共建”的工作部署
2025-08-26 07:37:00
暑期旅游旺季即将收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各大景区、旅行社等处了解到,今年游客的出行偏好正悄然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到此一游”式观光
2025-08-26 07:41:00
8月23日,“晋擎低空·链动未来——2025山西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太原市数商大厦举行。本次会议由省通用航空协会主办
2025-08-26 07:48:00
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助力建设城市文明,我市启动了“城市文明我来说”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2025-08-26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