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盛夏时节,走进毕节市织金县茶店乡龙井村兴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蚕桑养殖基地,成片的桑园映入眼帘,蚕房里蚕宝宝活力十足,正在悠闲地吃着桑叶。
“我家2015年脱了贫,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实现脱贫致富,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村民李艳说。
曾经,李艳和村里其他群众一样靠种植传统作物谋生,但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资源缺乏,一家5口人一年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开支,是桑蚕养殖改变了李艳一家的生活。
“去年我在合作社养蚕,一年收入2万余元,今年我打算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大的收获。”这两年,李艳掌握了养蚕技术,靠着小小蚕茧,编织出了幸福的新生活。
在茶店乡,像李艳这样种桑养蚕的村民有很多,他们正依托桑蚕养殖,努力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据了解,龙井村兴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蚕桑养殖基地成立于2020年,目前,合作社正全力整合现有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我们村的桑蚕产业越做越大,正在收获的这批质量不错,又白又大,白绒密,色如雪,定能卖出好价钱,大家都越干越有劲了。”茶店乡龙井村村委会主任、兴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桑蚕养殖基地负责人潘绍文向记者介绍。
潘绍文本是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小老板,2018年,茶店乡党委联系上他,于是他毅然回乡领办龙井村兴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蚕桑种植养殖。2021年,潘绍文被选为村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目前,该合作社已完成桑叶种植1200余亩,养蚕及加工基地2个,925人受益。
“种桑养蚕对劳动力要求不高,既能就近务工,还能获得收益,挺好的。”脱贫户潘绍红说。
潘绍文说:“织金的气候很适合养蚕,与种植传统农作物相比,养蚕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收益高,因此大家都比较积极。”在兴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3年时间里,合作社逐步探索出“乡联合社+党支部+基地+党员”的组织方式,村民主要通过基地务工及入股分红方式增加收入。
目前,通过合作社示范和培训,已经带动20余户社员自发承包土地开展种桑养蚕,桑蚕产业逐渐得到群众认可和强化示范带动。
“下一步,合作社将依托支部共建方式,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整合资源力量,通过技术培训、农技推广等多项措施,积极促进桑蚕产业实现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就业,让桑蚕产业成为富农惠民的重要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潘绍文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香琳
编辑 张蕊
二审 刘跃
三审 梁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