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匡胤是如和成长为历史上赫赫威名的宋太祖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1 17: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决定一个人发展上限的因素有很多,但原生家庭和个人选择绝对是主要因素,赵匡胤就是靠这两张牌制胜并成长为历史上赫赫威名的宋太祖的。

先说原生家庭——

一般来说,一个人能从原生家庭继承到的东西除了财富和人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家族的精神内核,是数代人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

比如赵匡胤,即使他侥幸通过军功走上高位,但如果没有强大内核的支撑也是很难走上皇位的,就算被皇位砸中也很难给五代的乱局按下暂停键开创三百年繁荣的大宋王朝。

是的,支撑一个人走向远方的有时候并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内核,没有一套成熟的内在体系,一个人是注定走不远的,就像再华丽的服装都撑不起一副没有生气的皮囊一样。看看历史上那些暴发户皇帝的结局你就知道原生家庭对赵匡胤到底有多重要了。

后唐天成二年(927)二月十六日,赵匡胤诞生于洛阳夹马营。因为父亲赵弘殷是掌管禁军的飞捷指挥使,赵匡胤的童年也就和军营深度绑定。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不仅让赵匡胤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还同时给他注入了成为军人建功立业的潜意识。

尤其是在后汉乾祐元年(948)赵弘殷在讨伐凤翔军阀王景崇的战斗中立了功被提拔为护圣都指挥使,这就更加烧灼着赵匡胤那颗不安的心。

思想决定行为,既然已经坐不住了,赵匡胤很自然地就走上了从军之路。

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在大家的印象中富家子弟总是被打上“纨绔”的标签,实际上也只是个例被放大后的结果,事实是,富家子弟产生精英的几率极高,因为他们不仅继承了祖辈良好的基因,能更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源,更受到了祖辈创业精神以及经验的影响,他们在攻城略地时大部分平常人家的孩子却还在社会的大染缸中不断试错,等到他们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时,这些富家子弟往往已经功成名就了。

是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并不在资源,而是认知。

赵匡胤既然已经提前完成了成为一名军人的积累,于是就主动出击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壤,在接连于复州和随州碰壁之后赵匡胤最终投靠了坐镇河北邺都的郭威。

事实证明,赵匡胤这一步走对了,因为郭威就是日后后周王朝的开国皇帝,但前提必须得是,赵匡胤是块金子,能够让领导看见他。

对,这个时候,赵匡胤已经吃尽了父亲的人脉红利,是骡子是马就得看他的两把大刀耍得怎样了。

在跟随郭威平定三镇叛乱(长安、河中、凤翔)和进军开封的过程中,赵匡胤这块金子终是凭借战功将自己给显了出来。郭威称帝之后,先是任命赵匡胤为东西班行走,不久又加拜滑州(今河南安阳)副指挥使。

之后,赵匡胤又被郭威的养子柴荣看中,柴荣将赵匡胤调回京师担任开封府马直军使。

没错,赵匡胤的人生就是在搭上柴荣这趟列车之后才开挂的,因为柴荣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威名的周世宗。这么看,任何人其实都不缺贵人的赏识,但前提是你得是一块金子以及有没有为梦想付出过三倍的努力。

广顺四年(954)正月十七,后周太祖郭威驾崩,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因为是柴荣的核心班底,赵匡胤又进一步被提拔,开始掌管朝廷禁军。

在新旧交接的关键时刻后周王朝也迎来了一次大考,北汉皇帝刘崇趁着后周国,丧率领三万精锐联合契丹骑兵南下准备灭了柴荣。柴荣经过权衡,决定御驾亲征,历史上著名的高平之战爆发了。

在高平之战中,周军差一点就拿到惨败的剧本,因为刚刚开战周军右路的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和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就不战而逃,要不是柴荣在危难时刻亲自冲锋,周军铁定会败。

当然,周世宗也只是起了一个示范作用,真正拼命的是以赵匡胤为代表的年轻军人群体。

战后,赵匡胤被升任为殿前都虞侯,领严州(今浙江德清)刺史。更重要的是,赵匡胤还被柴荣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

众所周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颠覆后周江山的基本盘是禁军的殿前司,而赵匡胤对殿前司的全面渗透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陈桥兵变前,殿前司的二把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还有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都是他的好兄弟。包括侍卫司的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韩令坤、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都是赵匡胤的圈子中人。

在朝廷禁军于整体实力上碾压地方藩镇的大背景下,赵匡胤有这样的基础也该他能够成功。而赵匡胤的第一步就是从成为殿前司都虞侯开始的。

当然,此刻的他还需要军功的加持,因为只有有了军功才会积累威望,才会进一步升迁。但这在柴荣铁血征伐的大环境下根本就不是事。

显德二年(955)十一月,柴荣发兵向南唐的军事重镇寿州挺进,正式拉开了征伐淮南的军事行动,作为禁军的核心人员,赵匡胤也在三征淮南的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军功——

当时,驻扎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脚下与滁州的皇甫晖军队从东北和东南对包围寿州城的周军形成了包围之势,赵匡胤率领数千骑兵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两部援军还一举攻克了滁州城;

在救援扬州的过程中赵匡胤又以少胜多打败了南唐皇帝李璟的弟弟齐王李景达,唐军精锐受到毁灭性打击;

在二征南唐的过程中赵匡胤又率军将寿州城的外围一一打下,使寿州城成为一座孤城;

三征南唐时,赵匡胤又一次攻克濠州、泗州、楚州三座城池;

可以看出,赵匡胤在三征南唐的过程中是承担了攻坚、打援、歼敌精锐的重任,且玩的都是以少胜多,他的个人能力在实战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当然,付出与收获也是成正比的:一征南唐后赵匡胤被升任为殿前都指挥使,拜定国军节度使;二征南唐后,赵匡胤被加拜义成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

至此,赵匡胤不管是从人脉、军功、威望等层面都完成了原始积累,他已经真正成长为后周庙堂的一颗政治新星,能量惊人。

当然,这还没完,后来柴荣在驾崩前又将殿前都点检的职位给了赵匡胤,让他以殿前司的最高统帅辅佐新君。

但是,从那一刻,赵匡胤的命运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他已经不自觉地跌进历史的惯性中。除了个人的欲望,赵匡胤的身后全是想将他推上高位以博取富贵的各级将士们。

此时,对于后周王朝、对于世宗的忠诚已经被大家抛在了脑后,一场新的兵变很难避免。

不过,就赵匡胤的个人成长历史来看,他也是走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基础打得足够扎实,这才是保证他兵变成功又能开创三百年大宋王朝的核心原因。

是的,任何人的成长都有周期,你得蛰伏起来耐心走完这个过程。只有基础打得足够扎实,成功才能持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历史上军事水平高的皇帝
...更多是战略层面的谋划。而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这些人则是应该入选的,毕竟他们的具体战功摆在那里。简单罗列一下我认为军事水平较高的几位皇帝吧。【排名不分先后,仅
2023-04-29 11:24:00
柴荣对比宋太祖赵匡胤,谁的综合能力更强
柴荣的军事策略有点像英国的大陆均势,放眼东亚,后周最强,所以谁是第二强,后周就揍谁。柴荣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很明显是想创造一个局部优势,打造好外部环境,希望后周能千古。其实柴荣年纪
2023-07-12 20:37:00
赵匡胤的军事能力出色,但其雄心和格局,却明显不如柴荣
...汉为强援。可是,赵匡胤兵锋所指,几天工夫也就荡平。宋太祖没有急着开疆拓土,而是用了三年时间安定内部,杯酒释兵权彻底解决了藩镇危机。之后,宋太祖每隔数年就灭掉一个地方政权,诸如
2024-10-26 11:48:00
赵匡胤夺了柴荣的江山,为何却不将其后代赶尽杀绝呢?
...在平乱的途中被众人推上皇位,黄袍加身,历史上称之为宋太祖,创立了宋朝,自此后周灭亡,宋太祖赵匡胤也凭着自己的能力,南征北战,终于使天下完成了统一。那有人就有疑问了,历史上只要
2024-10-20 10:02:00
赵匡胤与武将符彦卿的微妙关系
赵匡胤,宋太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君主,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的执政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战割据,使天下得以重新统一,为长期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带来了太平盛世。然而,
2023-12-09 06:27:00
赵匡胤黄袍加身,他逆袭的一生堪称完美
...时候,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这三位英主。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被称为“沙陀三王朝”。而后周太祖郭威是汉人,出身平民,由普通一兵逐
2022-12-23 13:11:00
赵匡胤逆袭的一生简直完美神话
...时候,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这三位英主。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被称为“沙陀三王朝”。而后周太祖郭威是汉人,出身平民,由普通一兵逐
2022-12-23 16:06:00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如何从武夫变身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这位让宋朝成为文人乐园的武夫,他的故事可真是传奇。大唐的辉煌落幕后,中国陷入了一段群雄割据、战乱频发的时期。但人们心中对于统一的渴望从未熄灭,就在这个时候,赵匡胤,
2024-04-24 19:59:00
...,来赎回他的罪过。这个就有了\"誓碑\"的这一历史事件!宋太祖赵匡胤亲自下旨宣布:从自己开始,以后每个继位的大宋皇帝,在祭祀时都要到这块誓碑前下跪,并默诵碑上的誓言,世世代代
2023-09-01 15: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