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80年代考上中专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8 15:38: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批人,被誉为是耽误了的“清北学子”,这些人也就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去读中专中师的人。由于他们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去读中专中师,中专中师毕业以后,立刻就被分配参加工作,因此没有机会读高中,自然也就没有机会考大学。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在初中毕业以后,会去读中专中师?为什么他们又被誉为是被耽误了的“清北学子”呢?

80年代考上中专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咱们先来说说,他们作为被耽误了的清华北大学子这句话,是否名副其实?

说起来这句话还真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时候,初中毕业,参加中考以后,录取的批次首先是中专中师,中专中师录取完以后才录取高中生。高中生的录取,又是先录取重点高中,再录取一般高中。那时候中专中师的录取成绩,比高中的录取成绩,要高很大一截。而且每个县每年的录取总人数,也就是三四十个人。如果是放在现在的话,这三四十个人,也就相当于全县最好的重点高中里的最好的那个班。你说这样一个班,就不可能全部考上清华北大,但是考上名牌大学的,肯定不少。至少一点,考重点大学,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惜的是,这三四十个全县成绩最顶尖的学生,因为去读中师中专,就没机会考大学了。三年之后,他们要么被分配到工厂去当工人,要么被分配到农村去教书。去工厂当工人,大约也就在工厂里呆一辈子,和现在一些流水线上打工的农民工也就差不多。而那些考上中师的,三年后,他们一般都是被分到山村学校教书。也许从此后,他们一辈子都会在山上教书,他们上升的空间是很小的,最多也就在山区的学校当个校长。但在这样的山村学校当个校长,其实和当个老师也没有多大的区别。校长本身没有行政级别,与一般的老师没有什么区别。

那时候,由于交通很不方便,因此城里和乡村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一个老师是在乡村里教书,他想谈一个城里的朋友,几乎是不可能的,谁愿意嫁到这样的乡村里去呢?而这些被分配到山村学校教书的老师们,可能他们今后就只能在山村呆一辈子。由于他们是老师,是领工资吃饭的人,比山村里的一般农民有优势一点,因此,他们可能娶一个村里长得比较漂亮一些的姑娘。但是呢,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了,因为农村的农活比较多,因此这些山村里的老师把课上完以后,必须马上赶回去,帮助家里干农活。这就是那时候所谓的“半工半农”,半天当老师,半天当农民。或者说,他们是老师,但他们的家属是农民。

80年代考上中专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久而久之,这些半工半农的老师,与外界的接触就越来越少,掌握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少。再加上长年累月奔波于学校和田地之间,长年累月干农活,因此,慢慢地他们就变得和当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山村汉子差不多了。

反过来说,如果当初他们不是去读中专中师,而是直接去读高中。那么,他们至少会考上一所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毕业以后,他们所分配的工作,多半是全国各地的重点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他们将生活在城里,发展前途也是非常好的。

但是由于他们没有走这条路,而是只考了中师中专,因此这样的机会,就让给了那些原本成绩比他们差一大截的同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被称为是被埋没的一代,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那么,为什么当初这些优秀的人,并不是去考高中,而是只去读中专中师呢?

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铁饭碗制度。

由于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有大量的中等学历的人才。比如在教育上,需要大量这种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去从事基础教育,尤其是是从事一些比较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所以中师就应运而生。工厂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然就需要大量有中等教育的人才走到基础岗位上去。这样说,并不是国家不需要受到高等学历的人才,并不是不需要研究生、博士生,只是那样的人才,培养过程相当漫长,国家没有时间慢慢等,所以就有了中专。

80年代考上中专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最关键的是,所有考上中师中专的人,只需要在学校里读三四年的时间,就可以分配工作,端上铁饭碗。这对于那些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能端上铁饭碗,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所以,尽管他们的成绩非常好,智力水平也非常高,但是为了更快摆脱农皮,有一个铁饭碗端在手里,所以他们毫不犹豫选择了这条路。

只是后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整体国民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义务教育得到了普及,读高中也变成了常事。甚至到后来,读完大学才能教书,才能走进工厂的时候,原本只有中师中专的人,明显就落伍了。他们不得不自修专科,自修本科,最终他们的见识反而成了最小的。由此落后于时代潮流,成了时代的弃儿。

笔者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专中师生。笔者是八四年考上中师,三年后,被分到一个山村学校里面教书,教了近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时间里,虽然充满了寂寞,但是我没有放弃自己,除了在学历上不断努力提高以外,还走上了写作这条道路。写作不仅成了我的兴趣爱好,甚至成了我的职业,而我也早已从那个小山村走了出来。自我评价,我还不算落后于时代,不算是生活的弃儿。

总之,一个人不管处在怎样的环境,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只要不放弃自己,努力拼搏,最终结局绝对不会太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农村读初三的我,听到一个爆炸性消息:初中生可以考中专了!消息好像点燃了一个火药桶,在教室里炸得嘭嘭响。那些成绩好点的同学兴奋起来,好像自己马上要从“泥腿子”变成穿喇叭裤的人
2023-10-24 10:14:00
在粮管所读书是怎样的体验?
...个考上中师的人。那时候初中读完考学校,是先录取中师中专,然后再录取高中。读了高中的又可以继续考中师中专或者考大学。我考上了中师以后,也就意味着脱了农皮,因为将来我就会回到我们
2023-08-07 20:42:00
饥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已经到镇上读初中了。为了初中毕业后,能考上中师中专,因此初三那会儿就在学校住校。在学校住校,就能节约很多的时间来读书。但是那时候,我们家里非常穷。家里有四兄妹,都是依靠父
2023-08-08 15:51:00
...母辈中,初中毕业的孩子会有三种选择:一等分数考生读中专、二等分数考生读中师、三等分数考生读高中,极个别家庭条件好的一等分数考生也会选择高中。初中毕业那年,我超常发挥,分数刚好
2024-04-03 01:58:00
...量一个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首先也是看能考取几个中师中专生,每年的初中毕业班,首先是中师生录取第一批次,录取的都是全县各初中拔尖的学生,其次就是中专生,然后才是普通高中、职业高
2023-09-10 08:54:00
...、炎陵县1个。此外,普通高校对口招收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含中师)、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考试时间和科目安排在6月7日和8日,6月7日上午为语文,下午为数学;6月8
2024-05-16 08:50:00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中专是什么学历?中专如何升大专?
...,下面深圳技工学校-宝山技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关于"中专"吧!中专是什么学历?中专和高中都属于同等学力,都是中等教育。其实大家经常会认为学历就是文凭,这是错误的认知。学历是学
2023-11-14 10:55:00
...觉得,一个女孩子,上高中考大学太累了,最好能上一个中专,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过一世妥帖的生活。而彼时的我,也没有任何想法。于是,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报考了省里的邮电学校。还记得
2023-06-07 04:14:00
...使出怎样“解数”,成绩还是提升不大,加上当年是大学中专分开报考招录,于是为了“跳出农门”,我一咬牙就填报了中专,谁知竟阴差阳错被中师学校录取。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可班主任周镇隆
2023-09-09 00: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