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雷山鼓藏节:苗族文化盛宴 乡村旅游名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01 05:59:00 来源:贵州日报

11月30日,为期13天的雷山县西江镇黄里苗寨鼓藏节在意犹未尽中落幕。“我们寨子13年一次的鼓藏节,通过亲戚走动、同饮共乐让村民们互相了解和增进友爱,让我们黄里苗寨被更多人看到。”该村的“鼓藏头”杨凯平难掩内心的激动。

由于雷山县各村寨过鼓藏节的时间点不尽相同,有的早几天,有的晚几日。11月中旬,雷山县报德村、脚猛村、干角村就已开启2023年的鼓藏节活动,最晚村寨的鼓藏节将会过到12月。在2023中国·雷山苗年暨鼓藏节于11月16日开幕以来,这里不仅是当地群众的歌舞盛宴,也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热点。

节日期间,拦门酒、跳芦笙、讨花带等丰富的民俗活动令人眼花缭乱。雷山以传统民族节庆为文化名片,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据雷山县相关部门测算,该县11月11日至26日共接待游客48.4万人次,过夜游客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2亿元。游客覆盖了全国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客源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四川、江苏、浙江、山东。

鼓藏节的前世今生

鼓藏节,苗语称为“nongx niel”,直译过来即为“吃鼓”,意译为“鼓藏节”,是苗族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鼓藏头”是由苗族群众选举产生,在鼓藏节期间掌管祭祀祖先和社会事务的人物。

作为至今仍在传唱的经典,《苗族古歌》之《十二个蛋》记录了苗族先祖姜央举办鼓藏节来祭祀蝴蝶妈妈的故事。在雷山,关于鼓藏节的起源,蝴蝶妈妈的传说是广泛流传和被接受的版本之一。

贵州省苗学研究会首任会长、哲学教授李廷贵在《简论苗族的社会组织》一文中指出,苗族古代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鼓社。苗族先民最早举行祭祖活动时,只祭祀女性祖先,鼓社用枫木鼓象征着女性祖先蝴蝶妈妈的安息之所。

在雷山苗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里,鼓象征着祖先,鼓是宗族的标志,一个鼓代表一个家族,是维系亲情血缘的纽带。所以,鼓藏节的仪式与活动都会以“鼓”为核心来进行。

贵州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申敏长期从事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他向记者介绍,鼓藏节是近几年的说法,在历史上它叫“吃鼓藏”。吃鼓藏有着数百年历史,十二年为一个周期,苗族同胞遇到收成不好或是其它不顺心之事时便会举行“吃鼓藏”仪式,一次仪式举办三年。第一年为起鼓年;第二年为跳鼓年;第三年为送鼓年,其中送鼓年最为隆重。

“如今雷山的鼓藏节被简化了,一般是13年过一次,一次过13天,各村寨按照自己传承多年的纪年法则记事、过鼓藏节。”雷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雪解释道,因为各村寨过鼓藏节的时间有所不同,所以从全县来看,年年都有不同的村寨在过鼓藏节。

苗族文化的展示窗口

鼓藏节沿袭传承着苗族传统习俗,生动鲜活地展现着苗族的历史与文化。2006年,苗族鼓藏节入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雷山举办盛大隆重的鼓藏节,再次成为苗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

在舞动的芦笙场上,各式各样的黔东南苗族服饰、银饰成为场上的焦点。银饰上的篆刻纹样、服饰上的手工刺绣都蕴藏着苗族历史的文化烙印。以蝴蝶、鸟、鱼、龙为主要内容的纹样表达着苗族先民在迁徙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很多期待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头上的银花帽伴随着苗族妇女轻快的步伐碰撞出欢快的响声;芦笙悠扬婉转的曲调声与衣服上银饰“叮叮”的碰撞声相得益彰,愈发悦耳;跳舞的男女老少一圈又一圈地将吹芦笙的小伙们围了起来……

在现场气氛的带动下,观众席上的游客们情绪高涨,随着芦笙曲的节奏舞了起来,芦笙场与观众席相互呼应、热烈欢快。

“非常喜欢开幕巡游和每个展演节目,让我对苗族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会在朋友的带领下去村里体验鼓藏节。”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张丽云兴奋地说。

距离县城13公里的黄里苗寨同样热闹。11月24日晚上八点半,“鼓藏头”杨凯平举着火把点燃了芦笙场中央高高垒起的柴火垛,随着篝火慢慢燃起,盛宴开启。

在杨凯平媳妇和女儿的带领下,村民们盛装打扮围成圆圈,边吹芦笙边跳舞,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感受过节的喜悦畅快。

芦笙舞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苗寨,只要有人吹奏芦笙,其他人必定以舞蹈相伴。在芦笙场上,男子吹笙在前,妇女执帕摇铃在后,随笙乐而舞,左右交替前行,场面蔚为壮观。苗族同胞在传承中不断丰富“芦笙舞”的内涵,一到过节,便会以经典的芦笙舞来庆祝这欢乐时刻。

文旅融合的创新活力

自2000年以来,雷山开始连年举办苗年文化活动,至今已经是第22届。苗年、鼓藏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经成为了雷山文化旅游的一个品牌节庆活动,是雷山乡村旅游的一张文化名片。

申敏表示,传统的“吃鼓藏”是一种祭祀活动。如今的鼓藏节,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了更丰富的呈现方式:12道拦门酒、篮球赛、璀璨烟花、篝火晚会、姑妈回娘家、讨花带……传统民俗文化的神韵同现代生活气息相得益彰。

在申敏看来,鼓藏节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化旅游为当地群众带来收入,是现代语境下“非遗文化+”的立体化呈现。“做好鼓藏节的活态传承,最重要的是将鼓藏节与今天的社会需求相结合。”申敏说。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雷山创新宣介模式。11月12日,雷山非遗与腾讯公益联手推出“雷山鼓藏节邀您答题”非遗互动项目,截至11月17日,6天时间内共有240万人参与“雷山鼓藏节邀您答题”活动,平均每天35万人参与答题,传统文化搭乘着网络传播,获得更多影响力。

雷山县副县长梁定华介绍,此次苗年暨鼓藏节系列活动以“民间自办、市场运作”为主导,重点突出鼓藏节文化特征。在充分尊重每个村寨节日习俗的基础上,号召具有承载力的村寨广泛让游客参与到村寨中,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鼓藏节,丰富村民的收入渠道。

鼓藏节前,雷山县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生态服务平台“智游雷山”苗年节地图功能上线,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具备游客接待能力村寨的节日活动、村寨介绍、旅游产品等上线到平台,以供游客及时查阅,方便出行。

“过鼓藏节是一个很奇妙的体验,以前从未有过的。黔东南人民淳朴、热情的民风深深地感动了我,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和朋友再来黔东南。”在雷山住了两天的江苏游客杨佑鸣感叹本次旅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民族文化带火一座城,一座城映射出多样民族文化。“非遗+旅游”,让更多人看到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也展示出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秋去冬来,贵州各地文化活动层出不穷。黔东南州雷山县苗族鼓藏节、2023贵州铜仁·梵净山冬季马拉松、六盘水首届贵州烙锅美食博览会……各类创新创意的冬季文化旅游活动不断推出,“文化+
2023-12-08 06:10:00
“山海相逢.黔来相约”——贵州雷山银球茶走进山东系列推介会首站来“临”
...绿色生态,同品干净黔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雷山银球茶更是贵州绿茶中极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8月20日上午,细雨初霁,伴随着芦笙悠悠、苗舞翩翩,贵州雷山银球茶临沂推介会暨
2024-08-21 10:28:00
走进贵州两县!快手平台首档乡村振兴综艺开播
...王铮亮等演艺人员担任“美好乡村发现官”,奔赴贵州省雷山县、贵州省普安县、湖南省永顺县、湖南省花垣县、云南省金平县、云南省麻栗坡等3省6县风格迥异的乡村,推广乡村好物、点亮乡村
2023-08-17 04:07:00
...有80余年历史。今年春节出圈的西江“姑妈篮球赛”,在雷山县也有20多年的历史。从历史中走来的群众体育活动,厚积薄发,光芒万丈。 据统计,2023年在“村BA”赛事带动下,台
2024-04-11 06:02:00
文化中国行 | 苗族织锦技艺:用经纬线书写生活百态
...锦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在凯里市、台江县、麻江县、雷山县苗寨盛行。凯里苗族织锦过去用麻、丝,现在用棉、丝,也有棉、丝混织的,以丝织的丝锦为上品。丝锦最精者首推舟溪“中裙苗
2025-01-29 21:25:00
【多彩贵州外宣交流汇】走进雷山,感受13年一遇的鼓藏节……
...流汇第四期“民族文化”主题采访创作活动走进黔东南州雷山县,感受苗族文化“盛宴”。当天,正值2024中国·雷山苗年暨鼓藏节巡游展演。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又被称为祭鼓节,是苗族同胞
2024-11-10 22:01:00
粤黔协作共建4条乡村振兴特色带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好的遵义市、六盘水市盘州市、铜仁市江口县、黔东南州雷山县,协作共建4条乡村振兴特色带,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聚焦特色主题,创新探索出一条以乡村振兴特色带为引领、统筹推进
2025-09-19 05:17:00
粽叶飘香润苗乡 金融惠农践初心——贵州银行雷山支行开展端午主题惠农活动
端午时节,粽香四溢。5月27日,贵州银行雷山支行深入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依托普惠金融服务站,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粽香端午普惠助农”主题活动,将金融服务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架起了金融
2025-05-29 15:28:00
贵州雷山大型实景苗族歌舞诗剧《仰欧桑》开演受欢迎
8月10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贵州雷山大型实景苗族歌舞诗剧《仰欧桑》在当日晚迎来首场正式演出,整场歌舞诗剧用富有苗族特色的民族舞蹈、音乐和故事,呈现给现场观众一场传统苗族文
2024-08-12 15:5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日前,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2025年江苏瞪羚企业评估结果,盱眙凹土企业——江苏神力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高速成长性和优异创新能力入选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