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希望为家乡的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07 00: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通高英才看通州,对日新月异的变化赞不绝口——

“希望为家乡的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5日下午,在通州高级中学建校10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前夕,200余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通高校友齐聚一堂,参加2023“通高英才看通州”活动。大家参观了张氏墓祠、科技新城以及中辰昊、中科仪等辖区部分企业,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赞不绝口。

近年来,通州紧抓南通建设“一枢纽、五城市”战略机遇,引导发挥在外通州人才作用,坚持高端产业、高层次人才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以来已有近4000名通州籍本科学历以上学子选择回乡发展。

“未来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落户家乡。”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博导孙钱是通州平潮人,通州高级中学1998届校友。这是他今年第二次参加家乡的人才活动。孙钱长期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材料生长与光电子及功率电子器件制备研究,曾带领团队研发出大尺寸低成本硅衬底氮化镓基高效蓝白光LED的外延与芯片技术,并率先实现规模量产;成功研制出首支硅衬底氮化镓基激光器,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多次受邀参加家乡行活动,孙钱表示自己对家乡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看好家乡的未来。

同为通高英才的白振华是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高品质板带的低碳绿色智能制造。他说,以往通州以传统家纺和建筑业闻名,从事高等级板带生产企业不多。近些年来,随着苏通大桥、新长铁路、沪苏通铁路的开通,通州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转向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白振华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携项目落户通州、服务通州,并以通州为基地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为家乡的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区域经济要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通州除了吸引更多在外学子回乡创业发展,还不断拓宽引才路径,排摸通州籍在外乡贤,建立“科技镇长团+在通人才”协同机制,在团员后方单位建立人才驿站,组建高校专家人才智库,通过以才引才,吸引有创业意向的校友、专家来通创新创业。仅今年上半年,通州就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40个。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钱银进,是通州区刘桥镇人。自2020年以来,钱银进连续三年在通州挂职科技镇长团团员。他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学科优势与通州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促成通州与西安交大政产学研全方位合作。挂职期间,钱银进推动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交大挂牌成立了“南通江海-西安交大高端电容器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金额2000万元;邀请西安交大30个教授团队与南通当地相关企业对接洽谈,签约横向课题11项,合同金额2325万元。

通州已连续十八年举办通州区高端产业和高层次人才项目洽谈会,链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推动辖区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人才交流、产学研合作关系。招募由企业家、高校专家、投资人等组成的招才引智大使,成立驻德国、英国人才工作站,开展境外招才引智活动,放眼全球招引海外优秀人才。截至目前,通州已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10名,121人入选省“双创”计划。

通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通州还将高质量举办通州籍在外高校院所专家家乡行、高端产业与高层次人才项目合作洽谈会等品牌活动,出台人才新政3.0版,发布“双创”人才需求,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供给侧与企业人才需求侧精准链接,集聚高端急需紧缺人才,为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蓄势赋能。

本报记者 黄艳鸣 本报通讯员 杭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叙乡情 谈合作 谋发展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通州籍高校院所专家“家乡行”活动举行叙乡情 谈合作 谋发展本报讯 (记者徐爱银 通讯员吴思远)21日,通州籍高校院所专家“家乡行”活动举行,来自北京、上海等高校
2023-08-28 00:09:00
...市各高中纷纷邀请校友回校,在共叙师生情的同时,感受家乡发展变化,了解人才落户政策,推动“通才回通”落细落实。据统计,截至昨日,我市各高中纷纷开展各类“通才回通”活动,其中全国
2024-02-20 00:59:00
培育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 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第一个都指向科技创新。希望企业继续聚焦产业前沿、深耕专业领域,将自身发展需求与江苏丰富的科教资源对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更多关键核
2023-09-01 22:04:00
“1+3+N”,产才融合促发展
...智工作网络。立足创新要素引才。11月15日,通州首届“科技镇长团杯”项目路演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8个项目参加了路演。这也是我区组建南通市
2023-11-24 00:29:00
...设计小镇、高线公园等载体,打造一批场景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通州区副区长吴孔安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方案设置五项主要
2025-01-10 17:17:00
南通通州举办高端产业与高层次人才项目合作洽谈会 25个项目签约
...包容“十年不鸣”的耐心,静待企业“一鸣惊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南通高新区深化与南通人才发展集团合作,围绕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产业,打造国际青年
2024-12-08 17:04:00
...银奖团队、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霍亮等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先进典型13个,通过典型带动、榜样选树,厚植科技创新沃土,激励青年以火热青春为通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4-04-16 03:57:00
...11个来自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高新科技领域项目突出重围,参加现场路演,并角逐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据介绍,大赛评选出的高品质项目,如在通州湾
2023-06-26 00:59:00
厚植沃土,才聚通州创未来
...的生活环境。今年,省“双创人才”、南通鑫凯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明强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在区人才办、教体局对接下,孩子顺利入读南山湖小学。为确保人才在通州安居安业,
2023-11-24 00: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